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湖北省
咸宁市
经济
文章详情
贯彻落实新理念凝聚合力谋发展
2022年01月20日
10
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根据安排,我结合分管领域的工作实际,谈三点体会。一、要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始终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一)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一是突出首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首要的是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要坚持不懈用这一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要全面落实“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引导全县人民坚定主心骨。二是把握根本。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柱、力量之源。要在全县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践行“水滴石穿坚韧不拔”的崇阳精神,引导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坚守共同理想、实现共同梦想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抓住重点。要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云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统筹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争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着力增强全县人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公共文化数字工程建设,推进“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推进全民阅读,着力打造书香崇阳。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三)着力提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树立“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理念,重点发展全域旅游、健康养生、文化数字产业。一是将全域旅游建设作为崇阳旅游业升级发展的突破口,打造崇阳特色旅游品牌。争创2个4A级景区,打造2条省级精品旅游线路,以柃蜜小镇、雷竹小镇等特色小镇为支撑,推进全域旅游持续发展。二是依托崇阳优越的生态文明资源,重点发展医健用品、健康食品、中药材产业、养生休闲四大领域,打造健康养生基地;三是将文化数字产业升级建设作为崇阳大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的突破口,重点发展数字印刷包装,打造区域性数字包装印刷产业中心,努力建设1-2家省内数字包装印刷产业标杆企业。二、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卫生健康体系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使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一)建设我县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一是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80%以上。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缓解城区教育资源紧张和消除大班额,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8.6%以上。三是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加强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崇阳县第一中学扩容建设项目。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6年。四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6年。五是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建设,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二)加快推进健康崇阳建设。坚持以治病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制订并实施《健康崇阳2021-2025行动计划》,切实形成健康崇阳建设共建共享格局。一是抓好两大建设。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推进疫后重振三年补短板行动,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建设,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二是提升四项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提升老龄健康服务水平。三、要始终坚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凝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统领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崇阳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不畏艰险、奋勇向前,彰显了坚不可摧、磅礴伟大的抗疫精神。(一)建设现代化崇阳,需要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疫情发生以来,全县上下患难与共,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和衷共济,广大党员、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义无反顾投身抗疫。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村湾小区,排查值守、转送物资,一个个口罩、一箱箱水果、一袋袋蔬菜、一句句话语,凝聚着温暖,散发着大爱,彰显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二)建设现代化崇阳,需要继续发扬无惧牺牲、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全县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奋勇向前、无惧牺牲,涌现了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罗浩”为代表的抗疫红榜群体。一份份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一句句“我先上”,“白袍战士”治病救人、日夜奋战;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群防群控,展现了广大党员干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勇气,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无惧牺牲、勇往直前的顽强意志。(三)建设现代化崇阳,需要继续发扬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令行禁止,自觉改变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出门、不聚集、不走亲、不访友,宅在家里作贡献,不给抗疫添乱。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义无反顾、勇于奉献;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志愿者不辞辛劳、甘于奉献,彰显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彰显了他们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大爱情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