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一粒药”看“十四五”医改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近5年的创新药纳入评审、大量“僵尸药”面临清退,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进入倒计时。此次调整力度空前,将是对14亿人药篮子的一次升级保障。今年以来,医药领域可谓风起云涌。跌入“千元时代”的冠脉支架打响了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的发令枪;共计112个国家集采药品全面落地,平均药价降幅为54%;医药代表备案制度正式执行,终结“带金销售”;药品流通在互联网领域迈向“最后一公里”……一粒药,牵动民生。迈向深水区的“十四五”医改,如何接力扭转药品价格虚高、以药补医等乱象,如何以药品改革为突破口,让人民群众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好的健康?集采“三板斧”:药品降价将成常态近期,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内科医生苑宏伟在开药时发现,系统里出现了一种价格低到“不敢置信”的盐酸二甲双胍片。12月初,第三批国家组织集采的55个品种药品在全国公立医院落地。盐酸二甲双胍是其中的“明星药”——这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在44家药企的激烈竞争中,0.5g规格的单片平均价仅为6分钱。几分钱的便宜药怎么来的?答案就是集中带量采购。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副司长丁一磊说,“带量”是改革的核心,治的就是流通环节哄抬价格。国家和地方医保部门就是“带量”的代言人,拿着账本直接跟厂商“团购”。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今年有多猛?国家医保局给出一本账:小支架降价93%——首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冠脉支架均价从1.3万元降到700元。“集采药”打了对折——患者已可以在全国公立医院用上三批国家集采带来的112种便宜药,平均药价降幅达54%。药费省了539亿元——按国家集采约定的采购量计算,每年药费从659亿元下降到120亿元,节省了539亿元。人们不禁要问,药价为何能降这么多?便宜药能放心用吗?“降价的核心首先是药品要好,而不是一味便宜。”丁一磊说,集中带量采购制度的“三板斧”第一是用需求导向遏制临床滥用现象;第二是用竞争规则引导药价回归合理区间;第三是用带量规则促医药行业风清气正。梳理中国医药改革的历程,针对“一粒药”的改革犹如一场精细手术,目标是让药品市场逐步回归正常的价值体系,同时大幅降低药价,而不仅是让价格“一降了之”。丁一磊说,只要符合集采条件的药品品种数或其金额达到一定水平,即触发国家组织集采。这意味着更多降价药品、医用耗材正在路上。医药格局之变:为医改“腾笼换鸟”僵尸药清出去,救命药请进来。每年的医保目录调整,也是一次对医药格局的动态调整。记者观察到,一些群众诟病已久的神药、僵尸药、滥用明显的药物将被调出目录,为临床价值高的救命药腾出空间。深水区的医药改革,表现在药,根源在医,因此牵一“药”而动全身。广西上林县人民医院从今年1月1日起落实集采。此前,药品收入约占这家医院总收入的四分之一,用上集采药后,这一比例降为15%左右。但院长潘茂华说,目前集采的品种还不够多。为何药品收入降了,院长还想让便宜药“多来点”?潘茂华说,“以前是药开多了,有的群众不理解就会骂,现在医生开药更多考虑的是合理用药。加上集采节省的医保结余可以留用,用于医院发展的钱和职工收入都能跟着提高。”节省下的天量医保资金去哪儿了?这就是答案——丁一磊说,集采改革从本质上说,是腾出了药价虚高、带金销售风气难消、医患关系紧张的“旧笼子”,换进了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效应也在显现。治疗乙肝的一线药物——替诺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曾经价格高昂,最初每人每年花费在1.3万元到1.8万元间。2019年,国家医保部门通过集中采购,使这两种药物价格下降,每人每年花费仅需200多元。医改新“药”方: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南宁市上林县明亮镇九龙村,以前村民拿药只要是刷医保卡的,就得往大医院跑。这是因为,村卫生室没接通医保直接结算系统,认定慢病也必须去二级以上医院认定。如今,广西有卫生室的村子都接上了医保“村医通”。“再便宜的药,也要能在基层买得到、能报销。这对于落实分级诊疗意义很大。”村医蒙美色感触颇深,像常用的阿莫西林颗粒,现在降到了每盒一元多钱,村民也不会抱怨车费比药费还贵了。“此前的改革我们一直围绕药品单价来做文章,但其实药价问题可能只是症状,并非病因。”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主任顾雪非说,以往人们诟病的药价贵、以药养医等问题根本上是医生激励机制失当、医疗保障不充分的问题。要开出新“药”方,就得拿出新“招”。从药品、耗材集采常态化之门打开,到医保目录更新谈判、竞价准入规则;从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重拳治理假药、劣药,到承担销售任务的医药代表“出局”……2020年对于医药领域,是不折不扣的革新之年。展望“十四五”,以创新引领医药领域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方共识。顾雪非表示,“十四五”期间亟待以“一粒药”为突破口,通过各项机制创新落实,真正建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及以健康价值为导向的医保支付制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