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湖北省
咸宁市
经济
文章详情
珠峰测量的背后是一部科技进步史
2022年01月20日
10
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12月8日,习近平主席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为8848.86米。今年是中尼建交65周年,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60周年,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完成了这一壮举。这是我国第3次成功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为什么我们要一次次测量珠峰?2020年的这次测量行动,有哪些看点和亮点?为什么要重新测量珠峰的高度1847年,英属印度测量局在离珠峰322千米的恒河平原上运用三角测量法对其进行了首次测量,测得高程为8778米(一说8783.7米)。之后百年间,从印度方向又开展了多次测量,其中最精确的结果是8847.6米。1966年,中国的珠峰测量终于拉开帷幕。几年内,中国在珠峰周围进行了一系列基础测量工作,最终测得珠峰高程为8849.75米,但是没有树立觇标,也没有公布这一结果。1975年,中国首次登顶珠峰放置觇标,并向世界公布了8848.13米的测绘成果;去年上映的电影《攀登者》就是以此次登顶测量为背景。2005年,中国又对珠峰高程进行了测量。此次测量有三套观测方案同时进行,最终测得的珠峰岩石面高程为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时隔15年,中国测量人又一次登上珠峰峰顶,成功获得珠峰高程测量的最新数据。为什么要重新测量珠峰的高度呢?珠穆朗玛峰是我们这颗行星的重要标志之一。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第三极”,被称为地球演化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行星风系,引发了季风,大气降水发生了重组。从某种角度来看,整个亚洲气候、环境和生态与青藏高原演化息息相关,对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研究具有极大科学价值。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了8.1级大地震。这次大地震对珠峰高度是否产生影响、有多大影响,在全球存在争议。此外,珠峰也一直在发生长期性和随机性的变化,有必要及时更新相应的数据。对珠峰每年几毫米几厘米的变化要定期测量,这是科学的要求,也是我国测绘法对国土测绘的要求。新华社发表评论指出,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尽管我们掌握的材料是领先的,但创新性特别是原创性远远不够。比如青藏高原的形成可以用板块理论解释,但这是我们掌握着大量材料却用来阐明人家的理论。在青藏高原这么一个独特区域,中国人应当做出更多原创性的研究。本次测量“史上精度最高”为了数据更加准确,我国选择了人工登顶测量和卫星遥感测量相结合的方式。科研人员收集了珠峰及邻近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最新地形数据,总量达1.44亿条。结果发现,珠峰整体上向长春和北京方向移动,每年移动速率是3厘米左右,整个地区每年隆升4毫米左右。从总体趋势上看,珠峰“长高”的速度不快,“横向比纵向要长得快”。自然资源部权威人士说,同上一次测量结果相比,此次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创新性,都达到一个新高度。“精度在历史上是最好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于珠峰峰顶大地高计算,首次将5G和北斗结合,对珠峰的冰川、实景三维也进行了研究,这在历史上都是第一次。这一次珠峰测量用到的各种仪器,如峰顶的GNSS接收机、北斗接收机、雪深雷达、航空重力遥感等装备都是我国自己研发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珠峰是世界最高峰,也是最年轻的山峰之一,造山运动还没有结束;中国人勇攀科技高峰的脚步也绝不会停下。正如新华社评论文章所说,8848.86米不是终点,是起点。(本报综合)《珠穆朗玛日记》摘登珠峰新高程的公布代表着人类探索和认识世界、追求和实现梦想的勇气和力量。这项工作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去完成的,他们是如何工作、如何思考的?2020珠峰测量队随队记者王少勇以日记的形式讲述珠峰高程测量全历程,还原了少为人知的测绘登山队员工作与生活状态,将70多个日夜的苦与乐浓缩于这部《珠穆朗玛日记》。5月27日珠峰大本营,晴创造了中国人在峰顶停留的时长纪录雪飘了一夜。珠峰大本营弥漫着一种期盼、紧张又亢奋的气息。1点半左右,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和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长次落用对讲机通话,次落说8300米此时微风、小雪,冲顶队员按计划起床、出发。4点45分,队员们抵达8500米的第一台阶,向第二台阶进发。我们的直播7点开始,8点多,队员们登上第二台阶。快到10点时,传来消息,登顶在即。11点整,终于传来那个消息。已有几名队员登上峰顶,西藏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忍不住大声宣布:登顶成功!我打开耳机,试图告诉观众“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可刚一开口便哽咽了。在随后的直播中,我多次忍不住哭出声来。接下来是峰顶测量获取数据的关键环节。队员们要在峰顶竖立起测量觇标,开展GNSS测量、雪深雷达探测和重力测量。“次落队长,请报告GNSS接收到的卫星数。”“大本营,卫星数56颗。”次落说。突然,雪深雷达探测仪因线路接触不良出现问题,指示灯本应亮两个绿灯,却有一个绿灯变成了红色。“大本营,雷达现在只亮了一个绿灯。”次落焦急的声音传来。指挥部一下鸦雀无声,大家的心都跟着提起来了。“请检查一下卫星接收机连接线。”大家焦急地等待。过了一会儿,对讲机响了,次落在那头说:“好了,好了,两个绿灯都亮了,工作正常。”指挥部一片欢呼。“重力测量完成。”“GNSS测量完成。”“雷达测量完成。”随着次落一声声报喜的话语传来,指挥部所有人提着的心都放了下来。此时,队员们在峰顶已经工作了两个半小时,创造了中国人在峰顶停留的时长纪录。当次落报告完成任务准备下撤时,大家眼睛里都放出喜悦的光芒,有的挥舞起拳头。我激动地使劲鼓起了掌,所有人都鼓起了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