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耳机线暗藏134项专利。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瀛通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耳机线这一细分领域,已占据全球约27%的市场份额,它是国内领先的声学产品制造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十佳科技创新企业”。一根根铜线巧手点化,广泛运用航空航天、数控机床等领域;一个个电源插头,连接山外精彩的世界……永续经营,豪情万丈。永豪科技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自PVC线缆绝缘材料,到电线,电子线押出加工、五金加工的生产制造体系,已成为面向全球,开放融合的大型高新科技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中部通城过不断创新,依托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带动作用,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产业链逐步完善,全县已有平安电工、三赢兴科技、中天云母等规模企业27家,
共有职工1万多人,资产45亿元,2019年,实现产值46.49亿元,营业收入42.74亿元,分别占县域工业的33.3%、36.9%。高端电子线材产业更以强劲的发展势头,为通城经济发展赋能。抢先布局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通城高端电子线材产业的发展,源于“瀛通电子”。电子线材是连接电气线路的重要元件,具有体积小、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点。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通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集群已具规模,产业链逐步完善,已发展电线电缆规模企业20多家,并涌现出一批以全市首家本土民营上市企业瀛通通讯为代表的优秀企业。龙头企业瀛通电子集技术研发、结构设计、精密检测、组装配送、技术服务于一体,产品主要应用于移动通讯终端产品及其他智能终端产品等领域,是苹果、小米、vivo、OPPO、万魔、傲声等品牌智能音频产品和数据线产品供应商。经过多年不断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在多个细分行业占据制高点,呈现爆发式增长。瀛通股份的增长和前景,让通城看到了一片前景。从7月份通城县“两会”期间的初步构想,到9月份的深入调研,县委、县政府决定,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打造一个百亿高端线材产业基地,建成中国中部地区高端电子线材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高端线材产业是应对“双循环”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既符合咸宁市委市政府“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也符合通城实际。对此,通城县围绕高端电子线材加大招商力度。9月11日,通城县电子线材产业发展座谈会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东莞虎门举行,上百余家电子线材生产制造相关企业相聚一起,为通城打造百亿线材产业出谋划策,会上共签约10个电子线材产业项目,总投资5.9亿元,这是该县打造百亿线材产业聚集地的重大推进。构建百亿高端线材产业洼地通城决策者考察分析,通城县内有电线电缆生产企业20余家,县外相关企业超过200家,仅通城籍在东莞从事电子线材生产加工的企业就多达1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家,年产值近50亿元。瀛通电线、永豪电业、汇鼎电子、凯科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已带动周边上下游企业百余家,年产值近百亿元。区位优势明显,产业链配套完善。国内主要的电子线材厂商基地均位于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中部地区暂未形成较大的电子线材产业集群。通城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地处武汉、长沙、南昌大金三角经济区和咸宁、岳阳、九江小金三角经济区交汇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加之,通城从事电子线材生产的企业技术成熟、产业链完整,在我国经济发展“双循环”的新格局中,依托通城的区位优势建设生产基地,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便于开拓中部市场,加之通城人家乡情结浓厚,多数企业都有回乡投资意愿。这些企业涉及覆盖产业链条完整,生产技术成熟。县里多次前往东莞招商考察、对接项目,同时不断升级产业配套、优化投资环境,对企业在资金、厂房、税收、人才等方面进行扶持,让入园企业享受两年房租全免等优惠政策,一批批通城企业家看准项目发展前景,抓住机遇,组团签约回乡发展。东莞珍爱电子、东莞钜富电子、东莞凯兴金属新型导体材料、深圳兴品信科技等一批线材企业在乡情和政策的感召下也即将落户通城。建设高端电子线材产业集聚区,集群化发展是关键。通城县决策者认为,以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为发展原则,通城致力建设集“产品生产基地、研发中心与技术服务中心为一体”的高端电子线材产业集群,打造更具活力的线材之都。按此思路,通城打造产业集聚平台选址在坪山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该园区紧邻杭瑞高速出口,距武深高速3公里,通城大道贯穿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发挥坪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孵化器作用,为企业拎包入驻提供条件。产业园目前已完成了6栋6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其他4栋4万平方米的厂房在建。“一纵三横”路网、工业水厂、工业污水处理厂全面完成,产品研发中心、员工公寓楼、餐饮楼等配套工程,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企业拎包可入驻,进厂可开工。最先受益者是永豪电业,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电脑周边连接线,音视频线缆,高端接口线缆等产品的线材企业,产品广泛服务于通信系统、轨道交通、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是美的、富士康、华为、华硕等企业供应商,产值数亿元,已在家乡投资1.1亿元,建设了湖北永豪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高端电子线材产业集聚区产业要发展,要素保障是基础。决策者认为,打造中国中部地区高端电子线材产业集聚区,最需要的是资金和人才。按照市场化规则,通城县成立高端线材产业协会,聚集各类人才,实现强强联合。成立中国中部(湖北通城)高端电子线材行业协会,召开中国中部(湖北通城)高端电子线材行业协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组建原材料采购联盟,为企业提供原材料保障。依托行业协会,带动行业链上企业组建区域性原材料采购联盟,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问题共商,切实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通“堵点”,
让市场方和经营户都得到了实惠。该县建立高端线材产业担保基金,支持产业强链补链。由县经开投公司筹措第一笔资金2000万元,按照1:10的比例进行放贷,作为该产业担保基金向我县金融机构贷款融资的担保金。同时,制定了产业担保基金运营、监管等工作章程。通城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百亿产业集群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已成立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明灯任组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罗小虎,副县长项小斌,通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续红林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从职能部门抽调人员,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和对外招商工作,制定并实施《通城县高端电子线材产业支持办法》。《办法》对高端电子线材生产企业给予厂房租赁、厂房装修,人员培训,税收奖励,物流差价补贴和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等多项支持。该县全力推进“只要跑一次”“并联审批”“帮代办服务”,以流程最短、审批最少、时间最少来打造优良的营商发展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大力弘扬服务企业群众“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坚决做到“十必须十不准”,竭诚为企业家提供最优质、最贴心、最到位的服务,让企业家在通城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通城正在加强源头创新,落户国家线材线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创新中心等,开展高端线材产业前沿性研究,打造线材产业创新发展平台。万雅国际贸易展示中心也将成为产业链重要一环,可定期举行线材产业会展,为企业打造品牌,展示创新成果提供展示平台,大力促进产业发展提速,提升区域影响力。通城县依托现有有利资源建立产品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力争今年年底,电子线材产业基地入驻企业达到30家,到2022年,电子线材产业基地入驻企业达到100家,到2025年,电子线材产业基地入驻企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安排近万名劳力就近就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