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旅游特色景点优质,环境优美,大畈旅游发展蒸蒸日上。可如何让广大游客对大畈“情有独钟”,让旅游发展更上一层楼?“立足自身优势,推进农旅融合,树立特色旅游品牌。”大畈镇党委书记程刚指明了方向。谈及大畈,人们会第一时间想到枇杷。枇杷是我国南方名果,据县志记载,通山种植枇杷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加之大畈位邻富水湖,形成了更利于枇杷生长的小气候,所种出的枇杷汁多肉厚、美味可口,域内种植规模达全县80%以上。大畈镇立足枇杷产业效益化、规模化发展,通过“合作社+公司+协会+政府+科研院校+基地”模式,构建果树种植——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化发展格局。同时坚持优化自身品质,推动枇杷产业向“精”发展,先后引进了白沙、大五星等优质品种在全镇推广。目前,大畈镇枇杷种植面积1.8万亩,其中丰产园5000余亩,年产量近5000余吨。东园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每年5月,大畈枇杷园挂满金黄,众多周边省市游客慕名前来。大畈镇为打造“枇杷小镇”特色品牌,吸引城乡居民主动到乡村旅游,以“采摘生态绿色果品,享受淳朴乡村风情”为主线,谋划举办“通山县大畈枇杷旅游节”,推动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互促提升。自2016年以来,大畈镇已成功举办3期“通山县大畈枇杷旅游节”,带动发展家庭农场15家、休闲采摘园10个、农家乐35家,年接待采摘游客达3.5万人次。大畈麻饼同样盛名远播,阳春园麻饼最负盛名。阳春园麻饼厂于2017年投资2700余万打造主体观光楼,不仅设有麻饼生产观光区域,更是增添了游客体验中心,让游客品尝麻饼美味的同时,还能体验制作乐趣。“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是发展新出路。”阳春园麻饼厂负责人章晓建说,旅游是大畈的优势,地方产品与旅游融合则是大畈的特色。目前,故乡里民俗文化园、隐水葡萄园、长滩大殿桃园、等一批特色农旅融合产品发展势头正旺。近年来,大畈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支持鼓励群众自主发展农家体验、果蔬采摘等乡村旅游项目,逐步构建“赏生态景、住农家屋、吃乡土菜、品四季果”的旅游模式,打造独具大畈特色的旅游品牌。“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名镇,推动全域旅游绿色发展。”程刚表示,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山水富民、旅游兴镇”的思路,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将大畈打造成旅游名镇、生态绿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