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释放信用红利——我市加强信用建设助力疫后重振观察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今年来,我市在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选择重点领域开展信用建设工作,积极完善平台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健全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营造诚实、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优良的信用环境,正成为咸宁疫后重振的“金名片”。开展信用修复助企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65余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我市信用修复工作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年初就在“信用咸宁”网站开设信用修复专栏,发布《信用修复指南》、修复流程和所需材料清单。3月16日印发《关于集中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工作的通知》(咸信用办〔2020〕2号),比省信用办早3个月引导市场主体,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办、邮递办、电话办”信用修复,当天累计受理修复申请最高达40条。疫情期间,湖北金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向市发改委申请纳入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市信用办在审核其信用状况时发现,该公司在“信用中国”网站有一条因违法税务相关规定被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稽查局进行处罚的不良信息,导致其无法纳入申报名单。市信用办立即指导该企业,向税务局提出信用修复申请,找到税务部门出具的已履行处罚义务的凭证,按照“信用中国”网站上“修复流程指引”的要求,上传信用承诺书等修复材料。4月2日,该公司重新成功申报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4月7日,成功被纳为国家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可享受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惠。通城某磨具股份有限公司有1条行政处罚信息在信用中国网公示。在市信用办指导下,决定进行信用修复工作。工作人员向公司讲解该平台如何申请信用撒销流程修复,并协助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撤销,不再公示,为公司今年及以后的商务拓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修复的不仅仅是信用,还有企业复工复产复销的信心。“关键时期,信用修复机制拉了我们一把!”湖北省联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感慨道。该公司在信用中国站中存在一条行政处罚信息,导致政府招投标项目飞标受阻。信用办了解情况后,主动对公司给予帮助和支持,短期时间内就将公司的行政处罚信息修复完成。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强化信用服务功能市防控指挥部印发了《关于疫情期间加强对个人四种隐瞒行为管理的通告》,对四种隐瞒行为进行管理,并将名单列入失信公示榜,在“信用咸宁”网站及各公共媒体披露曝光,情节严重的依法进行联合惩戒。市信用办迅速出台了《关于落实市防控指挥部第十一号通告的紧急通知》在疫情防控期间将有关个人隐瞒行为分类汇总为四种隐瞒行为名单中,将相关信息同步录入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汇集”、“行政处罚”汇集系统,并在相关公共媒体公示。共产生四种隐瞒行为案件3起,涉及市公安局上报四种隐瞒行为行政处罚名单4人,并形成全市联合惩戒案例上报国家信用监测平台。民营经济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咸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把其作为政府“精准扶企”的重要内容。化解一批:由法院甄别一批情节轻微的“失信被执行人”推送调解中心,对其进行信用知识培训,鼓励其积极主动做信用修复。疏导一批:民营经济纠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三角债,其中涉及政府部门或国营企业的,先期化解。惩治一批:对一部分拒不执行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上传咸宁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嵌入系统,做到信用监测全覆盖。我市强化信用服务,提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支撑。对申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企业”名单实行严格审核把控,剔除有不良信用信息记录的企业,并告知企业尽快完成信用修复,在满足修复条件的前提下设置了“绿色通道”,积极协调修复申请快速审核、快速办理。共查询341家企业信用状况,无一家企业被告知有不良信用信息记录。对86家企业发放108笔优惠利率贷款共15.84亿元,贴息后平均利率为1.4%。协助市人社局全量核查享受“稳岗返还”企业是否存在失信行为,疫情期间共核查三批涉及企业748家,返还金额共1848万元,其中第二批核查企业涉及600多家,仅在一天内全量完成,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强大支撑。信用可视化扫码亮诚信6月17日,咸安区举行“诚信经营

放心消费”示范工程发布仪式。现场,国药控股咸宁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被授予咸安区2019年度商贸诚信建设示范企业和“信用可视化”示范企业,20家企业代表在发布仪式上现场签署诚信经营信用承诺书并宣誓。今年以来,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我市积极对标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行地区,聚焦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探索第三方征信服务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建模式,利用大数据和信息网络技术,为企业建立起涵盖市场监管等相关单位的动态信用档案及对应的信用二维码,在商家店铺门前展示。扫码可知“信用家底”。信用可视化工程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征信技术与实地验证,实施“信用+政务+商务社会监督+消费安全”互联网共享链接。通过征信系统量化信用,建立信用网址代码、公开立信标识和信用二维码,让经营单位真实人、真实地理空间、真实产品服务和信用资产信息一目了然。同时,监管部门可以轻松掌握经营者相关信息,高效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小小的二维码,它能与实名制下的消费者维权机制有机结合,为企业与消费者搭建了‘面对面’‘点对点’的在线沟通渠道。将实名制下的投诉纳入大数据征信平台,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帮助尊重消费者、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市信用办负责人表示。聚力破解企业信用监管中的公示不力、信息孤岛、约束虚化三大瓶颈,不断健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以信用为核心、以信用信息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惠民便企为目的,我市抓住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等重点领域,全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点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