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建设生态马港描绘九岭画廊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通城县马港镇界分湘楚,南鄂门户,武深高速、106国道穿境而过,是长江一级支流——陆水河的主要发源地和通城县城饮用水源地。全镇版土面积188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人口4.7万人。

马港,得名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饮马之地。大革命时期,马港籍早期共产党人赵世当在当地创建中共通城县第一个党小组。控九岭而护长沙,抗日战争时期,马港成为中日军队绞杀争夺的战场,三次“长沙会战”在马港谱写了“立马九岭”的浩气长歌。

进入新时代,马港镇干部群众立足山水资源,加快产业发展,培育形成油茶、有机稻、茶叶、楠竹、养殖等五大特色产业,打造万亩油茶产业走廊,推出程坳油茶、石溪彩米两大核心品牌,建成全县第一个乡镇产业园。围绕“一镇四区两重点”,加快百丈潭生态观光、百丈潭滨水休闲娱乐、星星竹海世外桃源、太平岩探险运动、程坳农庄休闲度假等绿色生态旅游村建设;建设铁血九岭、赵世当革命烈士陵园、通城县第一个中共党小组红色游等五大精品旅游景区。

2020年,马港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科学应对,周密谋划,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上半年,全镇规上企业总产值2.8亿元,其中二季度总产值2.1亿元,同比上涨10.1%。农业方面,石溪彩稻、高峰村有机稻、有机茶、中药材、油茶种植共新增2000亩。工业方面,投资3500万的AAA类屠宰厂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占地45亩的裕丰中药材加工基地已开始动工建设,马港工业园扩建项目正在评估阶段,拟有3家企业入驻工业园。

着力基层党建活力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扎实开展“六大”活动。成立马港镇“六大”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将践行初心使命与开展“六大”活动结合起来;开展积极走访农户、企业的专项活动,深入村组,真正把镇情摸透、把问题找准、把措施谋实;邀请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专家给镇村干部、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130余人讲授中药材种植方面相关知识;收到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就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21条。立足实际,决定打造油茶和中药材特色产业增长极,并形成相应的专题调研报告。

发展壮大基层组织力量。上半年征兵工作有214人网上成功报名,组建民兵队伍80人;发展预备党员16名,审核通过16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全镇目前有33个基层党组织,其中22个村(社区)党支部,1个企业支部,镇直机关党支部10个,党员1328名。

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马港镇通过开展“三资”清理,盘活村级资源、制定村级集体经济方案、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完善服务功能和鼓励支持党员带头致富,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等方式,完成了对高峰村、彭塅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工作。

扎实推进党建示范带建设。马港镇坚持“抓示范、创特色、带整体”的思路,着力打造“1”条G106国道党建引领示范带,提升何婆桥、九岭“2”个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文化、文化、产业“3”条长廊,打造九岭基层治理示范点、石板李家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东山屋场乡村振兴示范点和绿源生态农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示范点“4”项示范。目前已启动绿色长廊建设,沿线11公里栽种绿树4230余棵,何婆桥、九岭两个集镇基础设施绿化项目已完成60%,石板李家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正在进行拆除老旧、破败房屋工作。

着力做好疫情防控

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雷厉风行,快速打响“阻击战”。1月21日,镇机关干部紧急集合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指示精神,成立马港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镇防控指挥部从组织动员、工作部署、人员安排到后勤保障,连续20多个战时命令,靶向直指疫情一线,重心转向疫情防控。1月24日,22支应急小分队、22支志愿者团队、200多名镇村干部、100多只应急喇叭、100多条标语横幅、2万多份疫情宣传单、30多辆巡回宣传车全部下沉到村进行防疫宣传。1月26日,全镇分区分片,完成村村网格隔断。

压实责任,牢牢踩紧防护线。踏“破”万家门,镇防控指挥部采取“立即净街、全面宣传、全网排查、全力管控”四条“硬核措施”,进行“地毯式”摸排,4个工作日排查出从武汉等主要疫区返乡人员1386人。落实“多包一”,针对“四类人员”、返乡人员、境外返隽人员,严格落实“三包一”或“四包一”管理,包保人做到“四个到位”(贴告知卡、每日电话询问、每日提供服务量体温、每日心理疏导)。信息共享,联防联控,根据排查结果得知部分马港籍返乡人员没有回到辖区,为真正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马港镇第一时间发函给其他乡镇请求协助管理。

践行宗旨,全面彰显为民情。封村不封情,隔离不隔心,在这场特殊战“疫”中,考量着每名党员干部的公仆心、为民情。接力护平安,传达千里的关怀,丁仙村73岁的糖尿病患者面临断药,接到其孙子千里之外发来的求助后,专人辗转镇、县城多家药店,将“救命药”及口罩等防护用品及时送至患者手中。特别公交车,搭建生命的通道,疫情防控期间,马港镇将一辆“退役”老救护车,改为特别公交车,专门负责血透析患者或普通急诊病人的运送,每天3-6次往返,“点对点”接送,尽量降低就医人员被感染的风险。生活物资车,连通深厚的百姓情。疫情防控刚开始,马港镇就提前布局谋划,着手安排生活物资供应,44辆物资保障车有序穿梭于22个村(社区)一个多月,集中采购基本生活物资并发放到每一户,解决群众生活所需。

着力解决硬题难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截止到2020年5月动态调整,马港镇建档立卡贫困户3168户10053人,2020年全镇未脱贫存量户57户117人。为保证所有未脱贫存量户顺利脱贫,脱贫户稳步增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马港镇积极推动企业和微工厂复工复产,落实各项扶贫措施。

复工复产,保群众就业。一是抓谋划,2月中上旬,马港镇成立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严格落实复工复产的审批流程,规范各类场所杀菌消毒,确保应急和预防物资储备能够满足复工后的日常需求。3月初,经审核通过的规上企业复工率达到75%,4月份工业产值实现正增长。二是强监管,马港镇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进驻企业,确保进入企业人员都有防护措施,并有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督促企业落实分餐、错开座位、错开时间就餐制,防止人员过多接触。同时加强对进出货物的消毒措施。三是稳就业。为减小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防止已脱贫户出现返贫现象,镇村帮扶人入户了解贫困户的困难,着力解决扶贫微工厂、合作社复工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确保贫困户劳动力能够及时到岗到位参加工作。并组织安排4场村级种养殖类集中培训,培训人员179人次,同时顺利承办“江苏省对口支援咸宁通城县专场招聘会”,135人顺利签约找到工作,全镇共计1052人次享受了就业扶贫政策。

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产业扶贫方面,20个村级产业稳步发展,发放奖补资金174万元,带动贫困户1355户4257人;九岭村、踏水村、高峰村的3个扶贫微工厂正在建设;2100户贫困户享受产业奖补资金167.4965万元。健康扶贫方面,截至5月份住院报销731人次,报销金额548.685万元,慢性病报销533人次,报销金额19.6332万元。教育扶贫方面,118人享受春季幼儿园教育扶持资金,1162人享受义务教育“一补”资金,高中免学费101人、助学金101人,职高免学费112人、助学金24人,雨露计划207人,顺丰莲花助学45人,举办“爱心送真情,捐书育英才,朱曜奎公益行走进湖北通城马港镇”捐书仪式,马港小学接受捐书1065册。金融扶贫方面,成功贷出1笔扶贫贷款5万元。

着力生态宜居整治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积极贯彻落实河库长制。强化各河库长的责任意识,持续推进工作,开展常态化巡河,细化实化工作任务,镇级河库长巡查14次、河库长巡查40次。马港镇各河库长主动担当作为,河库长制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

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作并设立宣传展板23块,悬挂横幅44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万余册,同时通过村村响、微信等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进行宣传。组织了2次大型清扫活动,动员2400余人次共清理卫生死角56处、清理水库13座、河道小溪90余千米,清运垃圾590吨。

严厉整治非法挖砂洗砂。马港镇成立了砂土乱采乱挖乱运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印发了《马港镇砂土乱采乱挖乱运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将全镇砂土整治工作明细化、阶段化和目标化。加强巡查力度,开展突击检查行动13次,取缔非法采砂点6个,在交通要道安装高清摄像头,全天候监测渣土车运营情况,实现精准打击。积极配合县砂土整治办、水利、国土、林业、镇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挖砂、采砂工作。

加强水域周边环境治理。开展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在百丈潭饮用水源地的水库库区、沿线河道水域岸边向四周纵深30-100米的陆域范围,建设水源涵养林及河岸防护林,提升水环境自我净化、保护能力。

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秸秆禁烧和防火宣传力度,与农户签订防火责任状。开展“清四乱”、村庄清洁行动,继续完成厕改(界上村、何婆桥村、中塅村已完成公厕改造,马港村、易塅村公厕正在规划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着力社会安全管理

维护安全稳定发展大局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镇政府联合综治办、派出所和司法所到马港中学开展“禁毒宣传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宣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禁毒法制教育、预防校园暴力等,提高青少年预防犯罪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强化社会矛盾调处。上半年全镇共化解涉疫期间矛盾纠纷30件,做好疫情期间62名逝者的善后服务管理工作,对天宝光电30人和东方合信投资人49人实现有效维稳,没有出现闹访、聚集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

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开展“春防行动”为36名精神障碍患者做好服务保障,做实对68名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组织13名社区矫正人员每月一次教育学习和一次义务劳动,做好对“法轮功”及其他邪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

着力构建平安和谐马港。上半年共接处警271起,办理行政治安案件35起,行政拘留18人,罚款23人,办理刑事案件13起,刑事拘留1人,起诉1人,逮捕1人,破案1起,扫黑除恶效果明显。

袁隆平院士“把脉问诊”石溪彩米

1月16日,通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功辉率农业考察学习团,专程前往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拜访袁隆平院士,就该县特色优质水稻产业,特别是彩稻产业发展向袁院士请教学习。

石溪彩米是由石溪珍珠红米、石溪乌紫米和石溪黑壳糯米按口感调配而成的一款有机彩色稻米。据《通城史志》记载,珍珠红米、黑壳糯米至今有400余年种植历史,其中石溪珍珠红米,乾隆年间一度作为贡米入朝,乌紫米查证为通城的古瑶采山谷间野稻培植而繁衍,起源于唐末宋初,迄今已有千余年种植历史。

袁隆平院士认真倾听了石溪彩米情况汇报,并针对彩稻杆子高、不耐肥、不抗倒等产量制约因素,提出了用钴60同位素照射法进行辐射改良,既不改变品质特性,又可矮化株高,达到耐肥抗倒提高产量的目的。袁隆平院士同时希望通城县一定要保护和保存好石溪彩稻品种,确保这种种植历史悠久的优质水稻品种一直延续下去,给人们带去高质量的生活享受。

马港镇规上企业增至10家

近几年,马港镇大力实施“引项争资”工程,对马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进行了改造扩容,对入园道路进行了整基、绿化、刷黑,新建规划的石材工业园已进入第一期建设,潘家坳扶贫工业园正在洽谈。目前,已稳定形成云母、造纸、塑胶、特种钢铁等四大产业为主体,建材、食品、电子为支撑的工业体系。

全镇规上企业由4家增加到10家(中天云母、通特科技、红星纸业、力星灯饰、天马铸业、恒科科技、固德新型材料、东启包装、致力电子、同兴机械)。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由6.4亿元(2016年)增加到9.5亿元(2019年),年均增长率14.1%。规上企业利税总额由2559.4万元增加到7400万元,年均增长率42%。

全市首家AAA类定点

屠宰场在马港开业

9月29日,湖北三汇肉联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庆典,标志着咸宁市首家AAA类定点屠宰场正式运营。

位于马港镇何婆桥村的三汇肉联,作为咸宁市首家AAA类定点屠宰场,占地面积36亩,项目建设总投资3500万元,设计年屠宰生猪20

万头、牛3000

头、羊7000

只、家畜类40

万羽,计划打造一家集生猪、牛、羊、鸡、鸭等畜禽综合屠宰场,全面引进现代化全自动处理工艺、先进的环境处理设备,将实现畜禽屠宰的机械化生产、冷链化运输、现代化管理、产业化开发、品牌化运营。

与此同时,湖北三汇肉联有限公司将加大品牌“隽邑牧歌、何婆恰品”宣传力度,依托三汇肉联为起点,正在或即将建设出栏10000头的两头乌标准化养殖场两座,旨在实现畜禽屠宰的机械化生产、冷链化运输、现代化管理、产业化开发、品牌化运营,成立集生猪饲养、仔猪供应、饲料供应、生猪屠宰分割加工、肉类开发、高低温肉制品生产、物流配送及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正规化的大型高科技食品加工企业。

新修九二线

党员带好头

“九二线”是一条通村公路,途经马港镇九岭、彭段、潭下三个行政村,止于百丈潭水库二级站,主干线路全长5.6公里,涉及周边9个行政村、2万余名群众出行。新修之前的“九二线”路面狭窄,九曲十八弯,坡陡,路况差,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借着精准扶贫的东风,“九二线”道路由以前的4米拓宽至7米,按二级公路的建设标准进行升级改造。镇党委以深入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发动3个村的100多名党员积极投入到征地拆迁工作中。

60岁的徐贤文是一名老党员,家里有26座坟要迁。“只要路修好了,就不愁富不起来。”徐贤文及时说服家人,带领自家两个兄弟,自费雇几个零工,开始迁坟工作。在徐贤文的带领下,“九二线”沿线需要动迁的坟地,全部如期迁完,共计迁坟38座,涉及村民54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