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水库涨水时,很多房子都被淹,村民们有家不能回,只能四处去借住。变化,从2015年开始。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修通,从东流村穿村而过。自此,该村成功融入崇阳“1+5半小时”交通圈,村民们结束了靠船出行的日子。崭新的柏油路不仅通到村,还延伸到组,村民开车进城仅需20多分钟。随着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东流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吸睛又吸金。2018年,湖北鼎誉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亿对青山湖旅游景区进行开发,其中投资2亿元对大泉洞景区升级改造。同时,青山镇党委政府启动东流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山多水美”先天优势,邀请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新农村整体规划,对全村进行改造升级,该村已逐步形成春赏花、夏游洞、秋吃鱼、冬爬山的旅游特色,正在创新打造“旅游+渔村+农家乐+民宿”乡村名片。“从2019年5月起,我们对大泉洞新探测长约1600米的洞中景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并多次邀请探险、地质、溶洞等专家入洞探测,作出了具有旅游开发价值探测报告。”湖北鼎誉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杰告诉记者,中国地质大学一位资深地质专家在对大泉洞进行探测后大为赞叹,称探测的不止是一个溶洞,而是一座宝藏,属世界溶洞一流资源。“我们的目标是国家4A级景区,并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沈杰说。大批乡贤助力乡村旅游再上一层楼“东流村有一大批乡贤主动作为,贡献才智,乐洒汗水。在他们的引领下,村里人人出力、个个流汗,也加快了美丽乡村步伐。”青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成兵感慨。东呈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程新华是从东流村走出去的企业家。这些年,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他投资了上千万元。从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开始,陆续改变了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以及垃圾清运等问题。该村原本有一些农户,住在水库里的半山腰上,上学读书、入县城购物要划木船往返,极不方便,也不安全。该村在外企业家刘旭明找到村委会,提出自己出资平整一块地基,供全组村民建房。在他的努力下,30户移民全部入住新居,生活从此变得便捷。乡贤的感召力,无疑是带动乡风向好、民风向上的最有效“武器”。今年,东流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时,原本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难题。“我家两层平顶楼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的,不符合新农村规划,该拆!”30岁的沈炯原本在武汉一家企业上班,听说村里搞建设受阻后,特意赶回来带头“免费拆家”。“年年涨水年年淹,一年有半载有家不能回。如今有机会建新房,何乐不为?”43岁的沈浩然自发拆掉了5间老宅。“我家有片杉树林,做斜屋面的材料绰绰有余!”68岁的沈天佑老人连续上山半个月,扛回来一堆立面改造所需的木材……一户动,户户动。整个项目建下来,政府不仅没花一分钱拆迁,就连立面改造时,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出工、出钱、出木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