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四网”保安全“双创”惠民生——

咸宁市“双安双创”工作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和食品安全战略的安排,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是建设“两个战略”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咸宁市委、市政府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四个最严”的指示,着力打造党政同责、全链条监管、智能科技、社会共治四条互相支撑的食品安全防护网络。2019年,全市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较上年跃升8.7个百分点,“一书四员”监管模式、“互联网+智慧监管”、“三小”治理等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织牢“党政网”

夯实“双创”基础咸宁把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心工程,摆到重要位置。建立健全考评、问责、奖励三个办法,实现确责、履责、考责、问责的责任闭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基层,着力解决重难点问题,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各级党政“一把手”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基础,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各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工作责任。率先在全省推出“一书四员”监管模式,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乡镇设置食品安全协管员、村(居)委会主任为信息员、组长为网格员、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及老党员为监督员,着力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责任链条,有效延伸了监管“最后一公里”触角。全市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政同责有关文件纳入“主题党日”活动和各级中心组学习,全市5000多个党支部、13.8万党员参与学习,确保各级各部门和基层单位全面知晓、自觉履责。健全“监管网”守住“双安”底线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咸宁市已织起一张覆盖食品全生命周期的监管网络,严保食品安全。在种养环节,全市坚持走质量品牌之路,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不断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强化土壤、大气、水污染管控和修复。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可追溯等制度建设,加强种植养殖生产环境、投入品、储运、屠宰、生鲜乳管理。全市先后创建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9个,省级示范乡镇、龙头企业6个,示范面积210万亩。全市累计认证“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450个。在餐饮消费环节,全市大力强化餐桌风险管控,完善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组织开展“放心肉菜”、“文明放心早餐店”等评选活动,共评选出“文明放心早餐店”30家、“文明示范街区”10条。开展餐饮服务示范景区创建,2019年度认定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景区5家,通过示范引领,带动餐饮行业质量安全整体提升。在流通环节,咸宁市进一步规范、整治农贸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等场所的食品经营秩序。我市出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贩安全管理办法》,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奖励城区小餐饮、小作坊提档升级改造,每家最高奖励30万元,完成“三小”食品企业升级改造182家,市城区小作坊持证率达90%以上。制定城区农贸市场三年行动计划,对城区16个农贸市场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每个农贸市场以奖代补200—300万元。加快推进县(市、区)规范化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预计2年内可完成。创新“智慧网”提升监管效率按照“有责、有岗、有人、有装备”的要求,全市加大财政保障投入,整合食品、农业等各方检测资源,成立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2019年,市县两级共安排工作经费1.48亿元;全市共完成食品抽检1.15万批次,超过4批次/千人,抽检合格率达97.1%;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9.9%。咸宁万达广场是咸宁市首个食品安全示范商圈,已实现商圈内53家餐饮商户后厨智慧监管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社会服务的方式,引入食品安全职业化协管服务,市城区录入食品安全信息化协管系统的食品经营户1200多家。全市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融入诸多“智慧”元素,开展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试点,统筹推进“四个一”建设(一个机制、一个平台、一个中心、一个终端),组建专业化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实现了执法必录、循案可查、电子记录、直达现场的全流程追溯,形成“技防”代替“人防”的大数据智慧监管新模式。率先在全省研发市级大数据风险预警综合监管平台和网络餐饮及食品大数据监管系统。今年以来共排查网络订餐2.4万家次,网络订餐综合违规率从最初的11.88%下降到现在的2.47%,提升了风险预警能力。在生产企业,选取奶粉、食用油等六类重点企业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原辅料验收入库、成品验收出库、生产过程控制、不合格产品管理等全程可追溯。在农贸市场,各摊位配备智能溯源秤,对每件商品精准追踪溯源,实现“一户一屏一秤一票”(每家商户摊位上方一个屏幕显示经营户基本证照信息及产品价格,一台智能溯源秤赋予每件商品唯一的“身份ID”,一张消费小票可以查询商品生产、质检等溯源信息)。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建设,全市共创建“明厨亮灶”单位3453家,其中学校食堂覆盖率100%,实现“后厨操作可视化、加工过程标准化、食安管理规范化、社会监督常态化”。推行“一户一码一检一评”(每家商户赋予一个二维码,公众通过二维码可直接观看后厨操作,系统对后厨工作人员测体温、查验健康证、外来人员等情况进行报警,违规操作经电子取证移送执法人员,消费者在系统内可以对商家的服务进行点评),推动公众参与。织密“共治网”在共建中共享坚持共治共享,打造食品安全的社会治理体系。组织“双安双创”成员单位开展“六进”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工地、进农村,大规模、系列化,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规。全媒体、多视角、广覆盖、全域推进“双安”宣传。通过公益广告、移动电视、户外媒体等等,广泛开展全方位、多角度、高频率的食品安全宣传;利用12315热线、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等互动平台收集信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提升食品行业诚信意识,将讲诚信、保质量贯穿到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组建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支援服务,用全社会的力量,奏响凝心聚力大合唱。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王铄晖食品安全是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政治。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在食品要求的不断升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指示铿锵有力。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利益,推动高质发展,是政府责任,也是时代要求。双创,一切为了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双创,敢于攻坚克难——坚守安全底线,拉升质量高线。双创,勇于做出表率——压实责任,善于创新,惠民利民。党政同责、全域监管、智能科技、社会共治……咸宁的实践,在于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持续增强。织牢“党政网”、健全“监管网”、创新“智慧网”、织密“共治网”,四网纵横,上下同欲,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其难也易。创新智慧监管模式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我市加强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工作机构改革以来,咸宁市坚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智慧监督,解决人手不足与监管工作量大的矛盾,基本实现“职能倍加、人员倍减、

效率倍增、业绩倍优”的工作目标。一、推进平台搭建,“智慧监管“助力转变工作模式咸宁市在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一个机制、一个平台、一个中心、一个终端“建设。构建隐患排查—先期整改—等级公示—问题抄报—指导闭环—结果反馈的常态化协管机制;构建市场监管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高度信息化的食品安全监控指挥中心;为基层监管执法人员配备移动执法终端。组建专业化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实现了执法必录、循案可查、电子记录、直达现场的全流程追溯,形成“技防”代替“人防”的大数据智慧监管新模式。二、创新监管模式,“智慧监管“助力提升工作效能(一)“标准化“排查,提升监管执法的靶向性。通过信息数据和执法资源共享,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变“拉网式排查”为“靶向式监管",提升了风险预警能力。利用智能违规判断,对证照公示、虚假宣传、生产批号过期、价格欺诈等数十种违规类型进行精准排查。(二)

“可视化"监督,提升监管执法的灵活性。在餐饮监管方面,建设食品安全监控指挥中心,联动监管端及客户端

,监管人员通过指挥中心能实时开展监管,实现后厨“操作可视化、加工过程标准化、食安管理规范化、社会监督常态化、监管手段信息化”。(三)

“程序化“监管,提升监管执法的专业性。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具备专业资质和管理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开展食品安全事中事后监管,形成“隐患排查、先期整改、等级公示、问题抄报、指导闭环、结果反馈”的程序化监管模式。三、加强联合执法,“智慧监管”助力规范执法行为依托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化平台,搭建了一套“执法必录、循案可查、有理有据、落实到人”的行政法管理系统,实现执法办案的全流程追溯、指导。“双安双创”咸宁关键词打造食品安全防护四条网络党政同责,全链条监管,智能科技,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四个一”建设一个机制:构建隐患排查—先期整改—等级公示—问题抄报—指导闭环—结果反馈的常态化协管机制;一个平台:构建市场监管智慧化管理平台;一个中心:建设高度信息化的食品安全监控指挥中心;一个终端:为基层监管执法人员配备移动执法终端。后厨操作“四个一”标准后厨操作可视化、加工过程标准化、食安管理规范化、社会监督常态化;“一户一码一检一评”,每家商户赋予一个二维码,公众通过二维码可直接观看后厨操作,系统对后厨工作人员测体温、查验健康证、外来人员等情况进行报警,违规操作经电子取证移送执法人员,消费者在系统内可以对商家的服务进行点评。商户摊位一户一屏一秤一票一个屏幕,每家商户摊位上方一个屏幕,显示经营户基本证照信息及产品价格;一台智能溯源秤,赋予每件商品唯一的“身份ID”;一张消费小票,可以查询商品生产、质检等溯源信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