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共谋“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谭昌强通讯员姜以钢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编制和新蓝图绘制之年。“十四五”干什么、怎么干?12月23日,市政协组织召开五届十八次常委会议,部分市政协委员、市直部门和县市区政协负责人、企业家,围绕《关于咸宁市“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的若干建议》,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我市“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聚共识、增合力。完善中医药产业链政协委员李勋认为,完善制药产业链,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支持医药企业开展科研攻关,搞好中药传承和再创新,做好药品战略储备,扩充防疫抗疫重点药品产能,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金银花产业达50亿元。湖北领康中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熊银德,就促进黄精产业发展提出建议,政府成立中药材产业专班,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成立市一级中药材协会。建设规范化良种繁育基地,建立电子溯源系统和制定标准,完善好加工体系建设,搭建科研平台,打造公共品牌,以“定制药园”为主题,发展以黄精为主打产品的中医药产业园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进提出,全面推进咸宁高新区融入省级光谷创新大走廊。他建议,成立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段)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咸宁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依托科教平台,积极谋划智能机电中试基地、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特色农业产业综合研究院、起重机械国家检验检测中心等基础科技创新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落地。出台支持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段)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湖北凌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曲洪波提出,大力推进政企互通,全面发展数字经济。采取“基本模型1+3+N”形式,即1个政务办公平台,“政企通”服务平台、数字政务平台、数字民生平台3个供应平台和基于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创新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共享的“数字区县基础设施”。实现电子商务和物流产业新突破政协委员傅火金提出,把电商作为引领工程,加快传统企业升级触网,引进培育电商项目,推进电商产业园建设。落实网商培育举措,扶持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每个县市区至少打造一个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网货品牌。加快推进物流快递下乡,加强乡镇物流节点建设,解决好农产品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多层次多渠道引进电商急需人才。市交通物流发展局局长王武元提出,积极实施“三大领域、七大业态”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出台促进全市物流行业发展政策,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形成发展合力。加快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引进知名品牌物流企业,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咸宁现代物流业全面升级。协调推进武咸同城嘉鱼县政协副主席谭新民提出,持之以恒推动武咸同城战略,让咸宁成为武汉的“休闲后花园”“工业协作区”“高校卫星城”。加快推进嘉鱼港区、赤壁港口建设,加快联运交通配套,推动临江港口运输和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精细谋划沿江产业布局,准确划分咸宁高新区功能定位,统筹土地等要素供应,优先引进并承载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建设沿江高速轨道等快速通道和“两湖”旅游绿道,打通“北三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循环。大力打造环斧头湖、西梁湖生态休闲旅游服务区,大力发展沿江生态文化旅游服务带,积极承接武汉居民养老服务需求。市政协委员高又玲提出,要以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南部支点为目标,争取建设武汉新港咸宁深水码头,将幕阜山打造成中部绿心。瞄准武汉主导产业,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接旅游和康养产业,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对接“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建设华中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和光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基地。引进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项目,打造汽车零部件及用品“互联网

”基地。规划建设中国桂花城湖北科技学院教授陈洪国就规划建设中国桂花城提出建议,成立咸宁市推进桂花产业转型发展领导小组,科学编制咸宁桂花三产发展、建设世界桂花城规划。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设立政府桂花产业发展基金,破解企业融资瓶颈,引进龙头企业配套。加强品牌建设,大力推进桂花精深加工及电子商务产业园、桂花苗木及鲜花采摘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香花植物种质资源圃暨观赏园和国家级芳香植物研究中心等“三园一中心”建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