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学知行凝共识创辉煌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系统学习了《党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说明、《中国制度面对面》《抗疫英雄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修订《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文献。通过系统学习,思想得以进一步升华、认识得以进一步提高、宗旨观念得以进一步牢固。体会有以下几点:一是深切、真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崇高和伟大。中国人民100多年来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现代化的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三步走”战略。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又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在,我们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历史即将翻开新的篇章,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二是深切、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和优越。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第一,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第二,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四,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三是深切、真切感受到我国社会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有力有序有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就。“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四大类25项主要指标进展顺利。尤其是现行标准下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生态环境状况出现转折性变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四是深切、真切感受到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和美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明确提出2035年的远景目标之一是“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并提出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要求。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调要“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二是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三是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四是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五是要全力推进全会精神在政协系统落地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县政协党组会议、常委会议、政协机关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要求更加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在贯彻落实全会决策部署中推动政协工作与时俱进、提质增效。下一步,我们将要切实肩负起“传递下去”和“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充分用好“政协讲堂”、委员联组活动等有效载体,面向委员、界别和群众,推动学习贯彻全覆盖,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方针、重大战略、重大举措,省委、市委、县委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等,用政协语言宣传宣讲出去,用政协作为贯彻执行下去,转化为各方面的共同认知和一致行动。年关在即,要认真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积极筹备好县政协十届六次会议,高质量完成好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相关任务,切实助推全会精神在政协系统落地落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