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争当改革“排头兵” 勇作发展“急先锋”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核心阅读今年以来,崇阳县天城镇以强镇富民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疫情防控、项目推进、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社会综治和从严治党六大方面争当先锋,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2020年,天城镇获评“中国中部百强乡镇”,天城镇党委荣获“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及“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天城镇茅井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及“全省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预计全年可完成685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全年可完成12.45亿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全年可完成22.4亿元;农村常住人口可支配收入预计全年可完成20340万元。疫情防控措施精准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天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政治站位,重点围绕“防”、“控”两个环节,以常住人口底数清、流入人口底数清、重点疫区流入人口底数清、发热人员底数清、留观疑似确诊人员及密切接触人员底数清的“五清”为目标,充分利用社区干部、网格员,完成对全镇11个社区57326户200239人的摸排登记,对摸排到的重点对象全部落实“九个一”和“三包一”的管理措施,同时将社区网格化管理落到实处,对城区11个社区共计116个小区、996个楼栋进行网格化管理,严守小区重要防线,扎实织密疫情防控网。疫情期间,该镇积极开展“在职党员干部职工到居住地小区报到”活动,全镇共有6129人到居住地小区报到,其中党员3923人,干部职工2206人,期间共成立79个网格党支部,已有阵地39处,所有党员干部职工都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该镇11个社区联合成立由307人组成的87支疫情防控巡查队,全天轮班走街串巷,开展巡查宣传工作。镇、社区共安排12辆疫情防控宣传专车,深入城区各个大街小巷,全覆盖、无死角巡回宣传国家政策和疫情防控知识,确保宣传力度不减弱、宣传频次再加大、宣传重点更突出、宣传内容与时俱进。疫情期间,该镇坚持“六抓六到位”工作方法,全体干部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严格筛查、严密管控,共建立封闭值守卡点334个,治愈确诊病例36人,涌现出一大批以罗浩同志为代表的抗疫先进,天城镇党委更是湖北省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单位。服务项目稳步推进狠抓项目投资,激发发展活力。该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突破,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各项目建设指挥部紧盯目标,奋力追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条”。2020年,该镇逆势而上成功引进湖北臻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60万元建设桃红黄精种植加工项目、崇阳葛仙泉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580万元建设金竹爆田园综合体、崇阳义邦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寺前种猪场、湖北穗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2亿元建设天石种猪场。加速项目推进,实现城建突破。该镇坚持问题导向抓推进、举一反三抓推进、安全第一抓推进,着力破解项目建设面临的征地拆迁、政策处理、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问题,夯实主体责任,落实管理制度,把安全意识贯穿于项目建设和运行全过程,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2020年,县传染病防治医院项目征地35亩,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山水天城三期在建;山下排水圳青苗补偿30亩,项目已完成;龙背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征地180亩,龙背村8组地段9户已进入评估阶段;森林公馆拆迁3户已完成,项目三期建设正在进行;赤通公路征地102亩,土地平整已完成;香山公园完成6户房屋拆迁;电力大道西延完成青苗补偿75亩;文体中心二期续征土地50亩、200亩泡桐山青苗补偿已完成;新白泉安置区完成青苗补偿30亩,白泉村4组土地征收完成;城南工业用地新征土地500余亩,服务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服务5家企业用地落户,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该镇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审批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简化企业投资审批,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积极宣传近期出台的减税减费政策,同时坚持平等保护理念,依法打击侵权行为,持续强化纪检监督。健全绿色服务机制,在政府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建立集法律咨询和信访一体的“服务民营企业”通道,搭建服务民营企业网上平台。稳定就业形势,保障民生福祉。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该镇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落实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畅通线上线下就业渠道。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做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摸底统计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登记造册、建立台账。联合县直单位和本地企业开展贫困户专场招聘会,加强失业保险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同时对已返岗就业人员加强科学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做好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营造健康有序的生产环境。环境整治力度空前天城镇以“五线”为主战场,以“五治”为着力点,全面打响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在28个村设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80条,印制下发“天城镇环境整治倡议书”和“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倡议书”共1000份,在各村召开环境整治“湾子夜话”共计30余场。结合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召集所有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入户宣讲环境整治意义。截止到10月份,该镇共清理垃圾465处,1000余吨,配置垃圾桶5198个,清理87处国道、省道、村级道路垃圾堆放点和60处堆放杂物。清理道路70公里,清理河道128处43公里,清理水库11处6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2处,拆除农村道路附近老旧闲置房屋17间,拆除影响市容老旧广告牌20处。疏通排水沟、水渠20处870米。立面改造15000平方米以上。清除11个社区牛皮癣300多处。绿化20个村道路,长度10公里,植树40000多棵。对保洁员进行系统培训,形成村级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对国道、省道等重点地段加配垃圾桶、勾臂箱,设定专职保洁员,全面保障环境治理成果。在9月份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综合考评中,实现了全县排名第四,排名仅次于咸宁中心城区、咸宁高新区和赤壁市。乡村振兴日新月异天城镇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指示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旅融合、产村一体、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持续加快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强力推进果蔬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抓实抓细稻虾套种产业,持续发展“两茶”、“两竹”和黄精等中药材产业,加大帮扶推进劳务产业。引导合作社规范化运营,树立一批可学可比的样板合作社,在技术指导、营销服务和法律咨询等方面加强指导和服务。放大以天城为中心的“1+6”一刻钟经济圈和外围半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的优势,持续深入推进天城“五条金带”旅游示范线,即:以一河两岸为核心,建设滨河休闲带;以洪下十里画廊为圆心,打造洪下景观带;以坤旺农业示范园为龙头,打造城西精品水果采摘带;以影视城为中心,建设隽水影视观光带;以仙山灵泉为依托,建设白云潭生态旅游带。科学制定规划,各村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带动型、田园观光型、人文展示型、三产融合型等多种振兴模式,改善接待条件,提升服务水平,重点发展旅游经济实体,扶持农事体验园、农家乐、民宿等农村新型经营项目,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社会管理日臻完善信访维稳方面,该镇坚持大调处、大接访、大包保、大排查、大化解“五措并举”,今年以来,全镇信访办收到领导批示件18件、督办件14件、阳光信访网116件、市政府公共服务热线转交46件、网管办转交8件,镇日常接访195件、下访调处23件、接收来电107件、历年化解遗留案件240件,共621件。安全生产方面,该镇通过整合各方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成立应急办公室和物资储备仓库。面对今年防火防汛的严峻形势,全镇投入专项资金高标准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先后采购高压水泵1台、背式风力灭火机4台、便携式风力灭火机27台、割灌机30台、油锯4台、打火棍200根,配备2辆应急车辆和1辆物资运输车、10个灭火水桶等灭火物资,水库值守点行军床、棉被、沙袋和应急排单兵装备等物资也全部补充发放到位。镇人武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30人民兵应急排,先后参加“县4·09防火防汛应急抢险军民联合实兵演练”和“天城6·18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有效推动了全镇应急工作再提水平、再上台阶。该镇严把企业复工复产关,严格监测企业员工身体状况,严格落实疫情防范措施,有序引导企业复工复产。4月份以来,该镇坚持开展“一月一检查”的大检查大整治行动,对辖区内学校、企业、宾馆、建筑工地、液化气站、加油站等危化品场所和烟花爆竹零售店进行多层次全覆盖检查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区分情形,以通报批评、警示约谈和线索移交等整改措施全部予以落实,实行闭环管理。该镇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第九届湖北省安全生产月知识网络竞赛”;在各村(社区)循环播放“森林防灭火和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教片”;开展“安全生产大宣讲”,邀请咸宁市社安防火中心教官现场讲授防灾、减灾、救灾相关知识和消防器材的操作使用;对有水库村的水库专管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专管员在水库安全管理、巡视检查、日常养护等方面的履职能力。在河道、水库、塘堰等地树立防溺水宣传牌80块,发放防灾应急明白卡500份、山洪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宣传画100张,安全生产月悬挂横幅120条,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宣教覆盖面,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党建基础不断夯实城区党建方面,该镇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原则,重新将11个社区划分调整为108个网格,对应组建79个网格(小区)党支部。通过党员推荐、社区考察、支部选举规范产生79名网格(小区)党支部书记和215名委员,选优配强网格(小区)党支部班子,确保城区11个社区所有网格(小区)党支部建设全覆盖。通过公开选聘择优招录98名网格员充实基层队伍。按照每30至50户1人的标准,从居住在本小区的公职人员、社区干部、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等群体中选拔产生844名楼栋长(中心户长),带头参与到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城市创建、小区治理等工作中来,充实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农村党建方面,该镇持续推进阵地建设,续建中津、白泉、肥塘等7个村的党员服务中心,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筑牢组织堡垒。该镇注重农村党员的扩面提质,加大在青年人才、农村致富能手、业务能手、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培训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102名,上半年发展党员72名,储备入党积极分子395名;规范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落实“三会一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健全党员帮扶机制,紧抓春节、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对伤病、家庭生活困难党员的慰问帮扶力度,上半年共慰问困难党员62名,有效激发党员归属感和荣誉感;广泛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督促广大党员积极履行党员义务,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各项党内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转化力度,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