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2154,而且它离地球足够近。如果能够证实,科学家距离揭开快速射电暴起源之谜,也随之近了一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丹·维尔海默表示:“当你拥有两座观测设施时,你就能够利用三角测量法估算信号源的距离,从而判断其是否来自地球附近。”“快速射电暴发生在银河系外还是系内,与具体语境有关。快速射电暴到底在多远的地方闪耀,其实很难准确判断。”陈学雷告诉记者,“之前捕捉到的快速射电暴都在遥远的银河系外,可能是因为银河系外的宇宙空间更为广阔,发生快速射电暴的概率更大。银河系内范围小,发生快速射电暴的概率低,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发生的可能。”陈学雷表示,这一次观测到快速射电暴事件,得益于采取了多波段观测手段。“这启示我们,单纯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快速射电暴还不够,结合其他波段的望远镜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细节和更加全面的景象,有利于深刻认识快速射电暴。”他说。另外,也不能忽视磁陀星的“指示”作用,磁陀星SGR
1935+2154是银河系内已知的磁陀星之一。那么,是否能通过瞄准磁陀星来锁定快速射电暴呢?“磁陀星本来也是天文学家积极观测的对象,但是作为一种活动天体,它的状态随时间不断变化,在平常盯着看可能有点类似守株待兔。但这次该星发生了一系列活动,因此很多望远镜都进行了观测。以后如果发现某磁陀星进入活动状态,天文学家们也会积极关注。”陈学雷说。(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