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段考生和本科率在全省县级一中里排名第一;
4名学生考取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人数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其中1名学生被少年班“创新试点班”录取;
清华北大控制线680分以上人数全市第一;
“未名班”人均高考成绩过600分……
2020年高考,咸宁高中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让很多人感到出乎意料,可细细回顾,又发现其实有迹可循——
从2014年开始,咸宁高中高考成绩就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去年,一本上线人数从原来的200多人,一下子飙升到451人,今年又创新纪录。
从原来在县级一中里的第二梯队,到如今的领头羊,咸宁高中是怎么做到的?
“五条禁令”树起师德师风
作为一所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咸宁高中在办学的过程中,其实一直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招生生源仅有半个咸安区。
没有生源优势,学校如何发展?
校党委班子认为,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当做学校发展的关键,尤其要注重树师德师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教研教学氛围。
在咸宁高中,教师有“五条禁令”:严禁打牌赌博、严禁体罚学生、严禁接受家长吃请和礼品、严禁有偿补课、严禁猥亵学生。
这不是仅仅是挂在制度墙上的简单几句话,对咸高全体教师来说,这就是铁的纪律。曾经有人怀着侥幸心理,以身试法,因为一次吃请或一桌麻将,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除了制度的约束,学校还以党建引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号召全体教师学习全国优秀教师张桂梅、汪金权等先进人物的事迹,用模范典型引领、激励教师队伍。建立完善教师奖励制度,提升教师获得感,让教师真正能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一只风清气正、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逐渐形成,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心系学生的好老师。
教师谭金龙不慎摔伤腿骨骨折,担心教学进度的他,打着石膏拄着拐杖站上讲台;
疫情期间,家住刘家桥的学生徐丽雯因出行不便未能领取学习资料,班主任郭建斌老师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把资料送到学生手中;
后勤主任郭振山,每天坚持巡视教学楼,连教室空调温度低了,都会提醒老师学生注意;
学校工作群里,每天各班各年级的动态,事无大小老师们都会一一汇报;
学校贫困生多,校党委班子发动党员老师结对帮扶,为贫困学子送去关爱……
近日,家长王先生特意致电咸高,感谢孩子的班主任魏老师,王先生说:“疫情期间的网课,我看在眼里,感受到老师对孩子付出的关心。以前我的孩子回家从来不会和我们分享学校的事情,上了高中以后,她常常说起学校的点点滴滴,说班主任就像邻家姐姐一样,我认为,这是孩子对老师的最高评价。”
师德师风建设带来明显成效,2020年咸宁高中高考大捷,200余名家长自发组织,到学校送锦旗谢师恩。
三大改革搅活一池春水
发展需要变革。
从2014年开始,咸宁高中党委班子就提出要“铁腕手段抓改革”,重点实施三大改革,用改革来激发发展的动力。
一是引入竞争与淘汰机制。将年级分为A、B两个平行部,挑选工作经验丰富、敢于担当、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年级主任,再由年级主任选拔班主任,班主任选拔任课老师。通过这种形式,淘汰教学方法陈旧、业务水平不够的老师。被淘汰的教师只能转岗学习,第二年再竞争上岗。开展教学评比,连续三次倒数第一的年级干部停职换人,教师停课换岗。
第一次选拔就淘汰了20多名教师,巨大的落差让不少人一时难以接受。但是学校并没有放弃这些被淘汰的教师,而是给他们转岗、培训的机会。有一位转岗到食堂的老师,利用空闲时间趴在米袋子上刷高考题,第二年又重新竞争上岗。
二是进行后勤改革,引入第三方公司,规范聘用制度,彻底解决劳务纠纷问题,提高了后勤服务水平。学校还收回了70余间公房用作青年教师的宿舍。这些公房因历史原因分给部分退休教师和在职教师,可实际上很多房子被租出去或并无人住。即便如此,不少住户仍不愿退还房屋。学校党委班子带头包保,一家家上门做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把70多间房全部收回。
三是成立竞赛部,打造教学教研的核心竞争力。学校选拔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组建了竞赛部,着手培养高素质、竞赛型人才。2018年,学校拿出20万元经费选送22名中青年教师参加奥赛培训。
2017年,咸高首次选用6个年轻老师组建成
“未名班”,从各个班级选取优秀学生混班教学,班主任胡芦林和妻子都是未名班教师。3年来,夫妻俩一心扑在教学上,牺牲所有的休闲活动、业余时间,关键时期几乎住在学校里。今年,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有了回报。未名班33名学生全班平均分高达647分,690
分以上2人,680
分以上6人。4名学生考取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人数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其中1名学生被少年班“创新试点班”录取。
回顾当初,改革难免带来了阵痛,可阵痛之后便是新生。
巧借东风寻求多元发展
2020年高考,有一群学生的成绩特别引人关注。他们曾经英语平均分不足60分,总分在高考一本线开外,可今年高考外语普遍考出平均分122.3分的成绩,有了读一本的机会。他们是咸宁高中日语班的学生,而这也是咸宁高中探索合作办学多元发展的生动案例。
近几年来,咸宁高中在师资、财力等软硬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巧借东风,不断寻求合作发展。
学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开展日语教学、培训,从初中部开始建立英语教学平台并争取到自主招生名额;
与湖北词源教育合作开设日语班,英语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就读日语班;
在咸安区政府的关心下,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成为全国第一批数学建模实验学校;
与咸高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加强联系,邀请知名校友回校讲学,为贫困学子争取资助。近几年,先后有咸高杰出校友美国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营运管理学教授宋京生回母校讲学,原驻法国大使蔡方柏先生来校讲学,韩国江原道太白市长省女子高中访问团来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宜昌鑫鼎集团、咸宁嘉源制衣公司、武汉固诺车用科技技公司、海宏达铁路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捐献爱心助学款近1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余人……
此外,学校还广泛向华师一附中、湖南四大名校、衡水中学等全国知名高中,鄂南高中等兄弟学校取经,学习办学经验。每一次交流学习,参与的校领导和老师,都会认真撰写学习报告,集纳成厚厚一本经验手册,这样的手册已经渐渐垒起了一摞。
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6年前咸宁高中埋下的一颗种子,经过精心的培育,如今终于结出累累硕果。
经过6年的厚积薄发,现在的咸宁高中,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扩建了新校区,兴建了运动场、文化墙、点石园、孔子像等新的校园景观;师生面貌昂扬奋进,一批985、211名校毕业的高素质教师人才加入,学校学子连续几年在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
学校还先后被评为
“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省教代会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教改名校”、“中华诗词楹联教育基地”等荣誉。
荣誉只属于过去,未来仍需要不断奋斗。把2020年高考大捷当做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咸宁高中还将继续探索,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培育更多的优秀学子,向一流高中的方向不断迈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