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让初心在奋斗中闪光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革命斗争时期,一封封饱含深情的红色家书,穿越硝烟弥漫的战火,将前线与后方紧紧联系在一起。今天,在这个连传统家书都于忙碌中成为一种“奢侈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追随先烈的脚步,回望《红色家书》,有了另一层特殊的意义。《红色家书》的开篇之作,是王孝锡烈士写给父母的诀别信。王孝锡烈士于1928年11月不幸被捕,12月29日深夜,当他得知敌人要杀害自己,便向狱吏要来笔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遗书。次日凌晨,他在敌人的枪口下英勇就义,时年25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了追求光明的悲壮人生,让后人永远铭记。读着这封光照后人的红色家书,令人悲从心起,油然而生敬意。“一夕风波路三千,把家园骨肉齐抛闪。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望爹娘,休把儿挂念,养玉体,度残年,尚有一兄三弟,足供欢颜。儿去也,莫牵连!!”。王孝锡难舍“家园骨肉”,但他更不忘家国情怀。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他义无反顾地舍了“己”、弃了“家”,愿意“一腔热血要浇遍地球西东”。王孝锡烈士憧憬的“普罗(‘无产阶级’的缩写)自在人世间”的光明与胜利,虽然他没有亲见,却早已实现。这正是“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色家书》的开篇之作,我就被这本充满豪情与正气的书所深深吸引。这本书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由党建出版社出版,全书一共收集了30位革命先烈生前的家书,每封家书之前有对烈士的生平简介,之后则有“他们的故事”。翻阅目录,既有我所熟悉的英名,还有许多我未曾知晓的先烈,其实他们早就像闪闪红星,一直闪耀在共和国的历史星空。阅读全书,可以看到先烈们一句句气贯长虹、大义凛然、慷慨悲壮的豪言壮语:他们不忘“加入共产党是为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江诗咏)的初心;他们牢记“谋中国民族之解放”(李大钊)的历史使命;他们有“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夏明翰)的真情流露;他们有“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吉鸿昌)的牺牲精神;他们有“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毛泽建)的浩然正气……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家书,虽穿越时空,依然直抵人心、令人震撼。他们都是伟大的“共产主义的殉道者”,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要“砸碎万恶的旧世界”,

就是为了让“万里江山披锦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红色家书映初心,好比红星照我行。就像那“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革命代代如潮涌,前赴后继跟党走……”要做到不忘初心,就要像用生命书写红色家书的先烈们一样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有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才会敢于无私奉献。初心是什么,初心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是生命征途中的承诺与信念,是迷途困挫中的责任与担当,是韶华流逝时的恪守与坚持。一封封满载岁月风尘的红色家书、一个个饱含精神养分的先进事迹,都是初心的最好诠释,其精神内涵穿透时空,历久弥坚,引人奋进。最好的缅怀莫过于传承。回望《红色家书》,坚定初心使命,回望《红色家书》,重整行装再出发,让我们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石,自觉做共产主义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让初心在奋斗中闪光。(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