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航母姊妹舰欲换“牙齿”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作为俄罗斯海军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已服役20年。俄海军已对库舰进行多次改装与维修,将其延寿至2025年。然而,库舰搭载的苏-33战斗机却前景不妙,最初生产的26架基本型,目前只剩下了19架,仅能保证最基本的需要。随着改装工作的完成,库舰也将用米格-29K舰载机更换老旧的苏-33舰载机。舰载机是航母的“牙齿”,作为与中国辽宁舰师出同门的航母,库舰更换舰载机引起军迷的关注。库舰换“牙”实属无奈库舰换装的最大原因是,苏-33舰载机的生产线已经关闭。如果要专门为俄海军航空兵制造这种飞机,那么就必须付出高得多的代价。即便是生产线重开,俄海军目前的需求也仅仅只有24架,考虑到多方面的成本,生产新的苏-33舰载机单价肯定低不了。苏-33舰载机的生产线虽关闭,但印度从俄罗斯采购米格-29K舰载机为俄海军航空兵提供了“顺风车”。印度总共从俄罗斯订购了45架米格-29K舰载机,其中研制费用就支付了7.3亿美元。由于生产线已开且印度人掏了腰包,换算下来,俄海军航空兵每架米格-29K舰载机的单价为4100万美元,看来俄罗斯人的算盘不可谓不精明。虽然换装米格-29K舰载机解决了成本问题,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虽然在电子设备上有所更新,但米格-29K舰载机在机体性能方面同苏-33舰载机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苏-33是重型舰载机,意味着苏-33舰载机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携带更多的弹药打击敌人,在关键时刻,这意味着航母的生死。新舰载机也有优势说起米格-29K,人们自然会想起,当年该机与苏-33竞争航母舰载机订单的情景:米格-29K作为两种候选机种之一,的确具备了许多独特的优势。首先,它以与苏-33“重中搭配”的中型机种面目出现,有吨位较小、成本较低的优点,比苏-33更适合航母搭载。其次,米格-29K战机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强于苏-33,而后者侧重于对空作战。两者各有所长,更适合配合使用。时过境迁。随着苏-33作战技术性能的日益落伍数量锐减,俄海军要求寻找替代机种的呼声持续增高。于是,改进后的新米格-29K恰逢其时,被俄海军高层“相中”。新米格-29K舰载机的机长不超过17米、翼展11米多;而苏-33机长超过21米,翼展也超过14米。因此,对于库舰来说,搭载或停放新米格-29K的数量可以远多于苏-33。不仅如此,新米格-29K的维修与保养也比苏-33方便和便宜得多,也更有利于舰载机的出动和灵活地作战使用。中俄合作有无可能?同苏-33舰载机相比,我国歼-15舰载机配备2台涡扇-10A发动机,航程增加到3500千米。不仅如此,歼-15舰载机采用了相控阵雷达,对计算机软件和飞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性能同苏-33舰载机相比有明显提升。目前,歼-15舰载机已经批量生产,而且中国不只建造1艘航母,因此舰载机的规模较大,单位成本还将下降。选择换装米格-29K舰载机,虽然可以节约更多的机库空间。不过,舰载机哪怕只有一丁点的优势,都应该予以充分发挥。因为这一点点的优势,转化到整个舰载战斗机群的身上,就有可能会促成航母总体作战能力的飞升。俄罗斯并非只有选择米格-29K舰载机这种途径,其实也可以选择同中国合作。歼-15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表明相关的技术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如果俄同中国合作,双方就能够实现强强联合。但是,任何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都不希望同其他国家有着太多的合作。军事专家认为,尽管俄罗斯前不久宣布将要建造6艘大型核动力航母,不过航母毕竟不是用泥捏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出来。如果要改进苏-33,将需要投入大笔研制经费,并花费一定时间。因此,库舰舰载机的最恰当选择也只能是新米格-29K。(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