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正着手研制新一代远程轰炸机,以替换日渐老化的原有轰炸机,预计近期会宣布合作生产商。知情人士透露,该项目预计耗资730亿美元。美国军方希望生产100架新型战略轰炸机,以替换冷战时期遗留的B-52和B-1B轰炸机编队。对于军事技术如此之强的美军,时隔这么多年才推出新一代轰炸机,是难在了哪里?新轰炸机素描关键词:可支付性核能力常规打击我们首先不妨先来看看美军下一代轰炸机是什么样子的。据权威的美国《航空周刊》报道,与2009年取消的远轰项目相比,新型轰炸机将采用更成熟的技术来降低风险,以确保新型轰炸机的研制进度和装备数量,在B-1B和B-52轰炸机退役前,维持美军远程轰炸机的能力。空军将约束新型轰炸机的需求,着重强调其可支付性,装备的数量可能达到100架左右。美国空军还指出,尽管新型轰炸机必将具备“核能力”,但并不是马上就要具备核打击能力。美军认为工业部门应该让下一代轰炸机具备“核打击”和“常规打击”的“切换”能力。我们可以发现这几个关键词:“成熟技术”、“可支付”、“100架”、“核能力”和“常规打击”。可见,已经昂贵的B-2和正在昂贵的F-35项目已经让美军吃尽了苦头。相比当初B-2露面时的震撼效果,美军下一代轰炸机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样科幻和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这几个关键词也告诉我们,美军高官所称的下一代轰炸机服役的时间也不会太久。其目的是为了弥补老旧B-52轰炸机退役与未来更先进的2037轰炸机服役之间的空档。这种新型轰炸机算不上重型战略轰炸机,既可以有核打击能力,也躲开了和俄罗斯新签订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限制。其实,早在2004年,美国空军作战司令部就开始研究其庞大轰炸机机群的更新换代问题。在多方研究后,美军认为复杂而昂贵的重型战略轰炸机效果并不好,例如超音速能力就没有必要。美军现存的B-52轰炸机仍然是美国空军最值得信赖的轰炸力量。而后来研发的B-58、XB-70、FB-111等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的轰炸机却已经被放弃或退出了现役。在技术没有成熟之前,美军设想的那些远程超音速甚至高超音速战略轰炸机都是没有生产价值的,那是2040年甚至更远未来的事,而在此之前,美军需要的是隐形的、具有很强战场穿透能力的亚音速轰炸机,甚至在一些场合,这种轰炸机还能搭载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装置,从而承担一部分侦察机的作用。谁能赢得大订单?关键词:730亿美元热门候选人争夺战新轰炸机项目的总金额达到了730亿美元,令任何一个军工巨头都不能等闲视之。但美国能够接下这个单子的军火商,超不过一个巴掌的五个数。眼下,美国空军正在权衡选择哪个合作伙伴,候选者中有两家最大的,其一是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其二是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联合团队。2008年,波音和洛马公司两家作战飞机研发巨头签订协议,携手设计美军能在2018年使用的新型轰炸机。他们打算应用一系列先进技术来武装未来的轰炸机,例如更先进的航空机载传感器。不过在2010年3月,波音却宣布该项目已经终止了。这个合作终止是不是预示着波音公司已经缴械投降了呢?同时,美国另一个军工巨头诺斯罗普-格鲁曼也没闲着,它在2008年已经收到了国防部20亿美元的资金来研制“绝密项目”。外界认为这是诺格公司在为美军研制未来轰炸机。不知道有没有美国军迷拍到神秘的照片,是不是诺格公司已经在这场竞争中领先了呢?从美国军工业的发展来分析,诺格公司赢得订单的几率非常高。第一个原因是生产B-2轰炸机的诺格公司具有美国最丰富的隐形轰炸机研制经验。而波音生产的B-1B轰炸机,其整个设计理念已经落后于时代。尽管波音拉上了具有丰富隐形战机设计经验的洛马公司,但后者主要以战术隐形飞机为主。一个的长处是非隐形大型轰炸机,另一个的长处是隐形战术飞机,这两者的结合并不意味着“强强联合”,反而可能是相互扯皮。第二个原因是,波音和洛马公司的联合团队一旦获得订单,将意味着洛马将几乎完全掌控美国空军主战飞机的研制生产。这种垄断对美军未来的装备发展并不有利。美军需要扶持诺格公司来促进军工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否则洛马公司一家独大,美军装备性能不但可能没法保证,高涨的价格就得让美军吃不消。新一代轰炸机难在哪?关键词:作战目标
战场环境按照法新社报道的知情人士透露,美军新一代轰炸机有望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2025年左右)首次试飞,最快到2030年投入部署。这个节点比原来的设想已经延后了。2011年时,美军的计划是2016年首飞,2018年投入现役。导致推迟的原因是财政和技术吗?笔者认为,是也不是。这要看美军新一代轰炸机的作战目标和战场环境。如果美军的新一代轰炸机就像现在的B-52、B-1B、B-2机群一样,没事儿时在第三世界国家搞个斩首轰炸、远程突击、防区外打击,同时向盟友炫耀一下自己的武力,那么美军利用现有技术开发出一种成熟、可承受的新一代轰炸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美国有大量的技术储备,来开发一种有人驾驶的隐形亚音速轰炸机。而财政上,730亿美元是一个长期投入,尽管美军面临国防经费缩减的问题,但闪转腾挪支撑一个轰炸机项目的财政能力还是具备的。但如果美军新一代轰炸机要在具有严密防空和强大反隐身技术的环境下使用,那问题就不一样了。就连美国军方的高官都承认,隐形技术在历经30余年的发展之后,其战略价值已经大幅缩水。据说B-2轰炸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和一只小鸟相近,但隐形技术再发展也不可能让它变成一只蚊子。更何况,反隐身雷达、高空预警机、天基雷达、远红外探测设备等技术的发展都有了探测隐形飞机的能力。而其他国家隐形战机的出现,更有可能对美军隐形轰炸机实施“空中暗杀”。换句话说,美军在2025年之前,研制出一种在全球任意地点实施隐形渗透打击的轰炸机,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财力,都并不托底。美军调整研制节点,很可能也是与性能需求迟迟不能确定有很大关系。因为一旦性能要求过于苛刻,那么整个项目的经济投入和技术研发都要调整。从目前来看,美国空军似乎在寻求一种妥协和平衡。连连看是“海盗旗”也是“白天鹅”俄军“重启”轰炸机的背后今年5月底,俄罗斯权威通讯社——塔斯社发布消息称,俄将至少再制造50架图-160战略轰炸机。此举引发外界的强烈反响。简氏防务周刊等西方媒体纷纷对俄是否有能力完成这一计划提出了质疑。图-160是世界上现役最大的作战飞机,北约将之命名为颇具恐怖色彩的“海盗旗”,而俄罗斯人则赋予其“白天鹅”的绰号。让更多的“白天鹅”飞上蓝天,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需要实力的支撑。让人迷惑的是,重新生产图-160是在俄仍然研发下一代轰炸机“PAK
DA”的背景下。在被问到重新生产图-160是否会影响“PAK
DA轰炸机”的研发时,俄罗斯空军司令维克托·邦达列夫上将回答说:“两种轰炸机的研发将同时进行,当然空军没有权力这么做,而是上层的决策。”对于有限的国防投入来说,同时研发两种战略轰炸机的经费和技术压力会非常大。虽然现代化技术改进后的图-160能强化俄军的战略打击力量、新一代的“PAK
DA”能保证长远的突击能力,但“贪多嚼不烂”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如果处处着眼、平均分配,反而有可能使两个项目都没法获得好结果。技术、造价,似乎都不是俄罗斯制造新图-160的困难,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资金投入的持续性。像轰炸机这种高端航空产品线需要不断地“充血”。图-160之后怎么办,俄罗斯还能拿出数千亿美金来赌一把吗?如果俄罗斯不能保证航空投资的长期性和持续性,那么技术问题将面临不可逆的后果。
(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