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娃神器”——儿童定位手表,这些产品号称安装了定位、报警功能,能随时监控孩子的位置,防止孩子走丢或被拐。然而,这些“找娃神器”真的有那么好么?它们又存在哪些家长们必须注意的问题?——核心关注——定位手表辐射有害?新发明、新事物的出现,一开始总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定位手表也不例外。不少家长担心,定位手表的辐射会危害儿童的健康。这种说法到底有无科学依据呢?据了解,定位手表其基本原理是用一部搭载GPS模块、内置SIM卡的智能手表通过GSM信号来实现定位功能,再通过蓝牙与家长手机或者手机上的APP客户端联系,家长可以即时监控孩子的位置。孩子点击手表上的按钮,可以与家长通话。即使在弱信号条件下,定位手表辐射较强时,也远未达到对人体有害的量。“任何家用电器只要通电就会产生电磁辐射,但公众没必要恐慌,并非所有的电磁辐射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邬雄说,“比如阳光也是一种电磁辐射。”邬雄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自1996年开始,组织60多个国家及多个国际组织开展全球性的“国际电磁场计划”,历时10年,对生活中的电磁辐射进行了全面的健康风险评估,最终WHO专家工作组的结论是:公众通常遇到的电磁辐射,不存在实际健康问题。也就是说,辐射吸收率在国家安全标准范围之内,就不会有问题。“定位手表的辐射主要来自天线,根据工信部下属权威机构检测报告显示,其辐射量为1.14瓦特/千克,远小于国家标准2瓦特/千克。”小天才电话手表产品策划负责人说,“定位手表通话时离头部还有10—15厘米的距离,辐射比手机还小,是安全的。”专家表示,许多经过严格质量检验的大品牌定位手表还是值得信赖的。但是目前国家对于儿童定位手表没有任何规范,市场上的儿童定位手表品牌很多没有通过国家标准认证就上市了,外形及功能描述与知名品牌手表几乎一模一样。这些山寨产品只追求形似,在功能及做工上却很粗糙,辐射强度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判断。可能泄露儿童位置?除了辐射量的问题,儿童定位手表的安全性也遭到质疑,有业内人士称,这些“找娃神器”存在安全漏洞,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害娃神器”。此前有消息称
“多品牌儿童定位手表存在接口越权漏洞,可导致被黑客实时监控,获取儿童的日常行走轨迹,实时环境声音等。”这就是说原本如同卫士的儿童定位手表,反而成为了鹰犬一般的存在,“如果这些数据被人贩子团伙利用,就可以掌握孩子上学的地点、住址小区、常去地点,了解是否有家人陪伴(监听)等信息。”网络安全专家王先生表示,这意味着黑客可以通过家长手机上的APP,直接调取儿童定位手表上的数据,“小孩去哪儿,平时的活动轨迹,不法人员都可以掌握清楚,‘找娃神器’反而可能成了‘害娃神器’。”东南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胡爱群教授也指出:“定位手表的功能相当于一台简化的智能手机,工作原理与手机差不多。手表内部安装了信息传输的软件,这种软件是否安全,会不会泄露隐私,目前相关部门对这块的审查是缺失的。”假如孩子的定位手表本身存在严重漏洞,就可能会暴露隐私。第三方能轻而易举获取孩子与家长间图片、文字、语音等交互信息,掌握孩子日常行动轨迹。胡爱群认为,随着定位设备的使用范围扩大,相关部门应加强定位器内APP安装的审核,严控市场准入。是否侵犯孩子隐私?定位手表还有一大争议,那就是家长给孩子戴上手表,就能够知道他所处的位置,还可以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听到孩子及其周围人讲话的声音。“目前,市场上确实有部分定位手表可以实现远程无声监听。”
小天才电话手表相关负责人介绍,“只要手机用App软件扫描手表上显示的二维码,在通过验证后,家长在手机上点一个键,就可以实现远程监听。监听时手表没有任何提示,这样家长可以随时监控孩子。但是这个功能我们的小天才没有采用,更多的还是考虑孩子也有隐私权。”心理专家李献云教授表示,虽然有些家长是担心孩子安全,想随时知道孩子的情况,但有些孩子确实会很反感家长这么做,就像孩子们不希望家长偷看他们的日记。“任何时候,技术都不能取代家长对孩子的亲情沟通。”李献云说。——专家建言——手表只是辅助,提高安全意识是关键作为一个小品类,过去一年儿童安全手表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功能也在原先定位的基础上加上了通话、社交、游戏等。但因为门槛低且缺乏行业标准,大量山寨产品进入市场。因为不需要备案,山寨厂商为了追求利润,材料选择比较随意。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以表带和电池为例,不同材料成本差40%左右,山寨厂商的一只手表成本价可能只有150元左右,因此其售价可以低于200元,只及知名品牌的三分之一。专家建议,家长在为孩子购买儿童定位手表时,一定不要贪图便宜,要选择通过国家标准认证的品牌。认准欧盟CE、美国FCC、中国CCC等认证标志。据了解,CE标志作为一种安全认证标志,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FCC即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许多无线电应用产品和数字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都要求FCC的认可。我国的3C(CCC)认证全称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它是我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尽管知名品牌的儿童定位手表在质量上可以信赖,但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定位手表只是辅助,关键还是要提高安全意识。专家指出,对于使用儿童定位手表最为广泛的幼龄儿童而言,他们的行为意识还不足以完全安全地掌握使用它们,比如戴着定位手表直接洗手,沾水后充电可能引发爆炸;还有的孩子会磨牙吞食手表带,这些安全隐患不容小视。小孩的教育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几块电子产品,关键还要看父母的责任心,有条件亲自或请人接送最好。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安全,还是要擦亮眼睛,多留些心。(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