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米格老矣尚能战否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2015年眼看就到结尾,而世界著名的米格-21战斗机明年将迎来自己首飞60周年的隆重时刻。在1956年2月14日这个情人节的日子里,首架编号Ye-2的米格-21原型机飞上了天空。可能就连米格的设计局自己都没有想到,米格-21这款二代机会成为战机发展历史上的经典,被喻为“空中的AK-47”。如今,年已花甲的米格-21不仅仍在军中服役,而且它还摇身一变,成为具有众多粉丝的“小鲜肉”。出生那年

根据朝鲜战争空战经验研制米格-21战斗机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单座单发超音速轻型战斗机,是根据朝鲜战争中喷气战斗机空战经验研制的,要求轻巧、灵活、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纵性好,而且要火力强。其中,高空高速性能被摆在了首要位置。因为在朝鲜战争中,性能并不占绝对优势的米格-15,凭借其高速性让美式战机吃尽了苦头。同时,对于美国轰炸机的编队行动,米格-15凭借高速性,也对美国轰炸机及其护航战斗机构成了巨大威胁,经常是一次高速攻击就解决战斗。因此,米格-21的外形设计也充分满足了高空高速作战的需要:长长的香烟状机身、机头的圆形进气道、进气道内的中心进气锥、三角翼……由于米格-21的外形特点,前苏联飞行员给它的外号是“三角琴”,波兰人则称它为“铅笔”。1956年9月1日,设计局的三角翼原型机首次速度达到每小时1970公里,实用升限达到17600米,爬升速度比第一架原型机高出许多,在16分钟内可爬升到5000米。1958年,第三架试验机E-6-3在15300米高空的最大平飞速度达到每小时2100公里。1959年10月31日,由米格-21改装的E-66试验机在15公里至25公里的直线航线中创造了每小时2358公里的世界速度纪录。米格-21的另一架改型机E-66A,座舱之后增加了辅助燃油箱,机身下则加挂了火箭加速器,于1961年4月28日创造了34714米的世界飞行高度纪录。实战真章打出来的一代名机米格-21诞生至今60年,仍然在某些国家服役,除了其廉价和前苏联的军火倾销,米格-21在实战中的战绩是非常突出的。尤其在和美军战机的当面较量中,米格-21取得了不俗的战果。1971年12月,印巴战争开始。巴基斯坦空军的主力战斗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F-104A“星”式战斗机。西方专家们认为,这种战斗机与米格-21相近。各种报刊对这两种战机的遭遇战作了多种估计。在前两周的战争中,两种飞机空战四次,苏制飞机都是获胜者。当年12月12日14时,印度空军的两架米格-21FL正在贾姆纳格尔机场值班。位于印度洋北岸的对空观察哨突然发现两架美制“星”式战机低空进入印度领空,响起了战斗警报。两架米格-21FL紧急起飞,刚爬升到1800米,“僚机”就发现一架敌机正高速扑向米格飞机。“僚机”和“长机”是空战中的战术队形,“长机”由有经验的飞行员担当,驾驶“僚机”的通常是新飞行员,一般由“长机”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负责掩护和观察长机的后方。“僚机”加大油门跟了上去,与敌机相距3000米。这时“长机”并未发现敌机。敌机得知身后有米格战机后,向左急转弯,企图摆脱米格的攻击。不过,机动性更好的米格-21FL以每小时900公里的速度咬住了自己的“猎物”,并打开飞机上的燃烧室。这时美制“星”式战机企图以每小时1200公里的速度超低空逃离,但“僚机”死死咬住不放,在距离敌机900米处,发了一个长连射。美制“星”式战机立即着火,坠入大海,飞行员跳伞逃脱。就这样,在印巴战争中,米格-21第一次战胜了美国对手。从米格-21在越南的参战结果也可得到一些旁证材料。米格机在越南一出现,美国空军立即改变了作战方式。1966年4月23日,米格-21第一次在越南参战,从此以后,美国由F-105“雷神”组成的攻击机群就改由F-4“鬼怪”式战斗轰炸机护航。几次空战结果表明,尽管米格-21的推重比略小于F-4“鬼怪”轰炸机,但由于它翼载小,空战中仍然技高一筹。因此,越南飞行员勇敢地与敌人进行空中近战。子孙众多在全世界开枝散叶由于米格-21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证明了自己是一种非常出色的空中作战平台。美国在研制推销F-16战机的时候,曾经很“无耻”地将F-16这种三代机和米格-21这种二代机进行全面对比,以显示其优越性。但国外有杂志仍然认为:“改进后的米格-21飞机更具威胁性,尽管活动半径有限是它的致命弱点,但是它在垂直和水平加速性、飞行速度与盘旋半径等方面却完全可以和F-16抗衡,而这些性能在空战中是有着决定性意义的。”因此,一种轻型、机动性好、武器优良而且价廉的飞机是会得到全世界认可的。米格-21不但在前苏联国内有着众多改型,而且大量生产出口国外,成为许多国家空军80年代初期的主要装备。据不完全统计,米格-21的各种改型超过15种,出口的国家总数超过50个,总生产数量超过11000架。这其中还不包括中国仿制米格-21的歼七战机的数量。用“战机中的AK-47”来形容米格-21实在不为过。据国外统计,中国歼七战机的生产数量也超过了2000架以上。而且由歼七放大来的双发歼八I型战斗机,实际的底子也是米格-21。虽然后来的歼八II型战机,采用了两侧进气的外形设计,但三角翼、机身等部位仍然能看出米格-21的影子。目前,仍然有19个国家在使用米格-21战机。而且米格-21还经常在新闻中“露一小脸”:在斯里兰卡内战中,首都科伦坡没有遭到大面积破坏,得益于歼七战机的巡航守护;在利比亚内战中,有零星的原卡扎菲军队的米格-21飞行员逃到反抗军占领的机场与马耳他;在叙利亚内战中,伊斯兰国武装曾经用肩扛式导弹击落了米格-21战斗机……(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