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拧紧液化气的安全阀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自温泉粥王府酒店发生液化气爆炸事件后,近日,网民在咸宁论坛发帖热议: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在城区很普遍,也存在安全隐患。如何让安全警钟长鸣?网民热议:使用液化气缺安全感11日,网民“黄山鹤”发帖称:10日下午5时许,万通大厦粥王府突发液化气爆炸事故,现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15日,市安委会办公室公布了咸宁粥王府酒店温泉店火灾和爆炸事故的调查结果:经组织相关部门现场调查分析,初步判断此次事故是一起违章操作引发的安全事故。网民表示:液化气泄漏太危险,潜在隐患好可怕。网民“笑对人生1954”跟帖表示:作为日常必需品,液化石油气在没有接通天然气管道的老城区使用比较普遍,使用安全必须警钟长鸣!记者调查:操作使用亟待规范记者了解到:在温泉城区部分老城区,还没有接通天然气管道,因此,罐装液化石油气(俗称“煤气坛”)很常见。家住希望桥的林女士家里就用煤气坛。在她看来,煤气坛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她对煤气坛也存在恐惧感:“因为不懂规范操作,也不是业内人士,担心漏气情况出现。还有,万一发生火灾,煤气坛就是一颗重磅炸弹。”家住邮电路的朱女士,以前住在一号桥陈家湾,朱女士表示:以前在一号桥那边,她家使用的是煤气坛。有一次厨房发生火灾,火灾现场还有两罐煤气。她现在非常后怕:幸亏救火及时,不然煤气坛如果爆炸,整栋房子都会遭殃。后来,她在邮电路买了房子,天然气管道直接通到家里,她就赶紧搬来新家。记者在温泉笔架山路、茶花路等路段观察到:这些路段的早餐店几乎都使用的是煤气坛。还有一名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夏天还好,冬天的时候,很多商家因为要将煤气坛内的煤气用光,将煤气坛泡在热水中,或者干脆倒地放置,现场让人触目惊心。茶花路一名早餐店店主表示:店里一直使用煤气坛,还比较安全。气用完了,就给煤气灌装点打电话,让他们送气。一般他们把煤气坛送来,就离开,不会对使用者的使用操作多加指导。“不过一般我们的使用还比较规矩,送气时要求他们送新煤气坛,所以没什么好担心。”部门建议:安全操作有章可依如何安全使用液化气?19日,记者采访了市质监局特种设备科。该科副科长雷鸣表示:“煤气坛中的煤气都掺有臭剂,一般闻到臭味时,可能就是漏气了。”据雷鸣介绍,简单的测试方法是把肥皂水或洗衣粉水,刷在胶管上,及煤气罐的阀门、减压阀等接口处,如果产生了气泡,就说明这个地方漏气。发生漏气时,要立刻关掉煤气罐的阀门,打开门窗去户外,千万不要划火或吸烟,也不能打开或关闭任何的电源开关;如果自身无法控制漏气,最好到户外打电话求助。正确使用燃气设备能够减少安全隐患,雷鸣建议,市民要会更换减压器,检查减压器上的密封圈是否脱落丢失,同时注意减压器与角阀是否拧反;用户可以经常用肥皂水刷一刷软管、接口处、减压阀与胶管部位的连接处,检查有没有漏气现象。另外,点火这一步也很关键,如果两次以上没有点着火的话应该立即停止打火,停顿两分钟以上,等泄漏的气体散去再尝试第三次点火。此外,市民还应该学会调风门及处理意外,防止突发状况下不能紧急处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雷鸣忠告,使用质量合格的产品是预防隐患的关键,市民不要购买不符合标准的气瓶。此外,使用时不要将钢瓶放在露天下烈日暴晒、雨淋以及潮湿或通风不良场所;不要用明火或热水、蒸汽对钢瓶加热,也切勿将钢瓶倒置或卧放使用,不要在漏气时使用任何明火和拔插、开关电源;不要将液化石油气与其他火源一起使用;不要将灶具使用完后只关一个阀门,应同时关闭灶具开关和钢瓶角阀;不要使用时无人看管,防止风吹灭或汤水溢出浇灭火焰使气体泄漏发生事故;不要私自拆修钢瓶角阀或减压阀故障,应及时送供气单位修理或更换。■

相关链接液化石油气(简称液化气)是石油在提炼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油品过程中剩下的一种石油尾气,通过一定程序,对石油尾气加以回收利用,采取加压的措施,使其变成液体,装在受压容器内,液化气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它的主要成分有乙烯、乙烷、丙烯、丙烷和丁烷等,在气瓶内呈液态状,一旦流出会汽化成比原体积大约二百五十倍的可燃气体,并极易扩散,遇到明火就会燃烧或爆炸。因此,使用液化气也要特别注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