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聚焦中俄海军地中海演习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中俄“海上联合-2015(Ⅰ)”联合军事演习11日正式启动,军演将持续至21日。此次由俄方牵头组织的联合军演共聚集9艘水面舰艇,主要围绕维护远海航行安全的课题进行演习,因地点设在地中海而引起外界高度关注。专家表示,这对于提高中国海军远海行动能力和检验战斗能力有很大帮助。中国三大“明星”舰参加演习5月8日,中国海军参演舰艇抵达俄新罗西斯克港,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停靠该港。至此,中俄参演舰艇和兵力全部集结完毕,演习进入准备和筹划推演阶段。据悉,中方参演兵力由3艘水面舰艇、2架舰载直升机以及特战队分队等组成,俄方6艘舰船全部来自黑海舰队。有分析称,此次地中海演习规模虽然比较有限,但这将是中国海军“离本土最远的一次演习”。中国海军此次派出的3艘舰艇是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执行第19批护航任务的导弹护卫舰“临沂舰”和“潍坊舰”,以及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知名度高,属于名副其实的“明星英雄”舰艇。今年4月初,“临沂舰”前往也门撤离了225名在也门的十国侨民,尽显大国风范而被世界瞩目。“微山湖舰”2008年前往索马里海域护航,到2013年9月共完成了6次护航任务,航程达20万海里,创造了中国海军舰艇执行护航任务最多、时间最长、航程最远等27项舰艇编队护航纪录,被称为中国海军纪录之王。其中,“临沂舰”和“潍坊舰”都属于054A型导弹护卫舰,两舰隶属于海军北海舰队,吨位足够大使其具有远洋航行必须具备的稳性和耐波性,是中国海军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战斗舰艇之一。主要担负编队的指挥、反潜、协同编队防空、并为登陆作战提供火力支援等任务。在武器配备方面,装备先进雷达和VLS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具有防空、反舰、反潜能力强的特点,综合战斗能力与日本“村雨”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此外,俄海军派出了“莫斯科”号巡洋舰、“顺利”号护卫舰、“西蒙风”号导弹气垫艇、“A·沙巴林”号大型登陆舰、“亚速海”号大型登陆舰和一艘海洋拖船参演。据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透露,俄“西蒙风”号导弹艇是首次参加中俄海上联演,该导弹艇是全球最大的地面效应作战舰艇。“此次演习中俄双方都派出了主力舰艇,这有利于两国海军熟悉彼此的主战装备和训练方法,有助于提升作战默契。”时事评论员曹卫东称。演练科目亮点纷呈据悉,此次军演是海上联合系列演习的延续和深化。演习的课题是维护远海航行安全,主要科目包括海上防御、海上补给、护航行动、保证航运安全联合行动和实际使用武器演练。此次联演有哪些看点值得大家关注,在张军社看来,此次演习看点在于演练科目中的双方协同海上防御,包括从反潜、防空和反舰三方面模拟受到敌方来自空中、海上和水下的威胁,届时,双方舰艇雷达和声呐数据将互通共享。“反潜防空科目是传统作战领域的项目,进行这些科目的演练,需要双方舰艇打开火控雷达和声呐,因而雷达和声呐的数据都要暴露给对方,这样的科目只有战略互信水平高的国家之间才能进行。”张军社分析称。舰艇雷达声呐数据将互通共享的联合军演已经成为中俄两军常态化的合作形式,从2003年至今,中俄组织参与的双边和多边联合军演已达10余次,其中海上联合军演进行过5次,包括“和平蓝盾-2009”、“海上联合-2012”、“海上联合-2013”、中俄首次地中海联演和“海上联合-2014”等。此外,在保证航运安全联合行动中,双方将进行反海盗等演练,包括解救被劫持船舶、搜救等非传统海上安全任务。在实际使用武器演练上,发射导弹和舰炮、对海对空射击等演练也非常值得期待。军事专家杜文龙分析指出,此次演习课目相对简单,海上防御、海上补给、护航行动等都不牵扯任何进攻行动,大编队不是这次演练的核心。目前中方参演的3艘舰艇完全具有执行这种任务的能力。美国可能乘机搜集中国新型战舰信号军事专家杜文龙在接受央视《今日关注》采访,谈到美军是否会对此次中俄联合军演进行侦察时表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美军在各个地区对中俄各种演练行动都是不请自来,而且侦察体系非常完善。美国也会把中俄海上联合训练作为搜集中俄军队情报的重要窗口。杜文龙分析,美国可能通过以下3种方式实施情报侦察:一是水下侦察。如利用弗吉尼亚级潜艇以及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在这个海域实施侦察,搜集不同作战舰艇的声呐信号以及它们的区别和特征。中方此次参演的054级护卫舰是非常新的作战舰艇,美军可能通过侦察行动,获取该舰的一些信号特征。二是水面侦察,这是美国常规的做法。美国海军舰艇可能靠近演习海域,实施抵近侦察,观察中俄演习使用了哪些武器等信息。还可以获取演习中中俄海军完成整个队形的展开等,都是对战斗能力要素的搜集。当然,也不排除在演习实际使用武器的过程中,发现哪些武器可以使用,以及这些武器的射击和训练效果等。三是空中侦察,这是美军的优势,也是新的常态。预计美军反潜机会在中俄海军海上演习空域出现。此次演习的周边海域,也是美军基地遍布的区域。如果美军出动空中平台,可以进行长时间跟踪、徘徊。美军飞机在空中可以捕捉参演装备的无线电信号以及整个编队的运动要素。但是,中俄海军自有应对措施。地中海演习是大国做的事情从全球地缘政治视角来解释将于本月举行的这场演习肯定很有意思也很独到。中国的军事和安全目标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它没有理由与美国或欧洲列强在它们的后院展开竞争。不过,通过表明自己是一个日益全球化的大国,中国能够从中获得象征性的意义。在地中海举行海上演习,哪怕只是一场规模很小的演习,是大国做的事情。因此,宣布演习有助于表明中国对于这一崛起的认真和决心。从这个视角来看,中俄演习也像是在象征性地回应美国与中国的亚洲邻国加强安全关系的努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日访问华盛顿就是一个例证。对于为什么选择地中海,更好的解释是一种更加本地化的解释。近年来,中国曾两次派出舰船,解救和撤离因地区动荡而陷入险境的大量中国工人。第一次是在利比亚,第二次是今年3月底至4月初在也门。这些事件凸显出中国在中东和北非不断演变的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该地区与日俱增的存在将改变中国在地中海的利益。大规模商业投资将推动该地区的稳定成为中国的国家利益。动荡是导致中国不得不撤离工人的原因,这也是中国现在在地中海拥有海军力量的本地化原因。但从长远来看,更大规模的中国海军可能会用来帮助实现稳定,而不只是在动荡时期解救中国工人。而早在4月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表示,此次军演跟地区局势没有关系,也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俄罗斯国防部也发出类似声明,保护这一海域船只安全,联合对抗海上安全威胁是此次演习的主要目的。(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