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问题专家徐勇凌当日表示,这个“首次”折射出的意义是:空军正从传统意义的国土防空转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
装备某新型轰炸机的空军航空兵某师,在强军实践中不断提升远海机动作战能力。
3月30日,中国空军飞机经巴士海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当天返航,达成了既定的训练目的,圆满完成任务。
这则消息当天被放在国防部网头条位置,它有什么重大意义?中国空军问题专家徐勇凌认为,这个“首次”折射出的意义是空军正从传统意义的国土防空转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
这一行动引来外媒关注。路透社称,中国空军周一在西太平洋进行了第一次远海训练。国防部展示了远程轰炸机的照片,并称轰炸机已于当天返回。这标志着空军首次在远离中国海岸线的地方进行演习。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上校表示,中国空军组织航空兵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符合相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不会对任何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
日本《产经新闻》称,根据中国方面公布的消息,训练在3月30日进行,但是训练的规模和正确地点尚不明确。
中国国防部提到的巴士海峡位于中国台湾岛和菲律宾吕宋岛之间,是太平洋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线。宽度约370公里,其间被巴坦群岛和巴布延群岛分隔成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和巴布延海峡3条水道,其中以巴士海峡最宽、最深、最重要,通常把这3条海峡统称为巴士海峡。巴士海峡是第一岛链的关键节点之一,是我国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也是东南亚与东北亚往来要道。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中国空军的此次远海训练表明,中国海洋进出切实在进行,在西太平洋海域上时常进行军队的训练。这次训练也是针对邻国炫耀中国的空军力量。
对于部分外媒的非议,中国空军问题专家傅前哨说,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增多,中国空军的远程化发展,尤其是远航训练必不可少。事实上,中国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也同样需要中国空军走向远洋。
穿越巴士海峡突破第一岛链
远海训练会不会常态化
斯的基地。俄军事专家指出,这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第一次在西半球着陆。从2007年8月俄远程航空兵恢复中断15年之久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例行战斗值班飞行后,其飞行演练区域包括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等世界各大洋。而据张军社介绍,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在远海的训练更是司空见惯,比如,B-2和B-52经常到朝鲜半岛上空,包括东海进行演练。
“此外,美国海、空军在海上进行联合作战演练非常多,我们海空在西太等远海海域进行联合演练尚处于空白。”张军社分析说,未来中国海军舰艇部队、航空兵部队与空军航空兵加强海上联合联演,尤其是到西太平洋进行演练的机会可能越来越多。
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表示,海军航空兵战斗机、轰炸机已经多次穿越第一岛链,到西太平洋海域,并与舰艇进行联合演练,这在海军已经是常态化了。
此前,空军的战斗机、轰炸机穿越岛链,到西太海域训练的事情的确没有。张军社说,“空军的国土防空任务比较多,在海上,海天一色很难辨别,对飞行员是一种考验。”
大国都比较重视远海训练,像美国、俄罗斯等国的空军经常跑到距本土几万公里之外的地方进行演练。2008年9月10日晚,俄罗斯两架图-160战略轰炸机降落在委内瑞拉“解放者”军用机场。随后几天里,这两架轰炸机还在中立水域上空完成训练飞行,此后返回俄罗
中国空军走向远海
中国军队的远海之路
(本报综合)
队、各兵种在西太平洋海域能自由机动。
世界对中国海军的远海训练经历了从大惊小怪到适应的过程。2003年11月,当日本防卫厅声称在大隅海峡发现一艘中国潜艇时,日本主要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就纷纷予以报道,大谈“中国潜艇威胁”;美联社、路透社等也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后来,中国更大规模的远海军演都难以引发如此高的报道热度。
最近,外电对中国空军的关注度在上升。美国《国际财经时报》援引一份国会报告说,美国曾经是无可争议的空军领袖,但中国可能很快占据主导地位。
与空军航空兵相比,海军的远海之路开始得要早一些。2013年国防部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介绍,2007年以来,在西太平洋共组织远海训练近20批90多艘次。2012年度,中国海军共组织进行了7次远海训练。2013年度海军完成了8次穿越岛链的远海训练部署任务。2013年5月末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表示,中国海军舰艇远海训练已逐渐实现常态化。常态化的不仅是舰艇编队,还有中国的军机。我国的预警机、轰炸机皆多次赴西太海域训练。
除了数量之外,规模方面也有体现。2013年10月中旬,中国海军三大舰队赴西太平洋预定海域进行对抗演练。此次远海训练中舰、潜、机、岸防四大兵种悉数亮相。三大舰队集体出现在西太平洋海域,表明三大舰队在第一岛链外也可以实现自由机动。2015年年初,官方媒体公开报道,三大舰队再度相聚西太海域进行了背对背演练,这充分说明海军三大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