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落实举报规定推进反腐倡廉和规范司法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一部署,6月23日至26日,全国检察机关统一开展第十七个“举报宣传周”活动。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检察院新闻发言人。问:今年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周”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今年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落实举报规定,推进反腐倡廉和规范司法”。即:深入推进修改后《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的贯彻落实,建立依法有序、及时高效的举报工作体系;高度重视和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举报权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检察机关查办预防职务犯罪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坚持通过规范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推进规范司法。围绕这一主题,将主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惩治预防腐败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点与成效;宣传检察机关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的制度措施;宣传检察机关对修订后《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等。问:本次“举报宣传周”将具体开展哪些宣传活动来服务群众?答:为了使“举报宣传周”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我市检察机关结合实际采取了多种宣传形式,具体将开展以下活动:6月23日,我们在《咸宁日报》发表专栏文章,进行举报宣传;24日,我们将组织干警兵分两组进社区、进乡镇开展举报宣传、法律咨询活动;25日,我们将举行检察长接访活动,在市检察院受理接待中心专题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6日,我们将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以及有关单位代表进行座谈,并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活动期间,市院还将组织专班对全市各基层院“举报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巡查,并同时开展下访巡访活动。问:群众向检察机关举报职务犯罪有哪些方式和途径?答:一是电话举报。全市检察机关均开通了全国检察机关统一的举报电话“12309”。二是信函举报。举报人可将举报内容通过信函直接投寄到市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三是当面举报。举报人可亲自到市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进行举报。四是网络举报。举报人可通过登录检察机关举报网站(如,市检察院网站:http://xn.hbjc.gov.cn/

中“网上受理”一栏)进行举报。五是预约举报。举报人可与检察人员约定时间、地点举报。此外,还可通过传真、电报、短信、微信、微博等方式举报。检察机关对群众举报都会及时受理、依法办理。问:当前,向检察机关举报职务犯罪和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重点是什么?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二是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等背后的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三是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四是其他各类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问:近些年,全市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效果如何?答:2013年以来(2013年1月—2015年5月),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336件429人;其中涉嫌贪污贿赂犯罪等案件251件

302人,涉嫌渎职侵权犯罪等案件85件127人。突出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共立案查办大案278件、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20人,如,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施某某滥用职权、受贿案、市中级人民法院原执行局副局长、执行庭庭长舒某某受贿案等。突出查办了一批侵害民生民利案件。集中力量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涉农惠民领域立案侦查涉嫌职务犯罪案件59件92人,如,赤壁市环保局原局长蒋某某受贿案、嘉鱼县畜牧兽医局原局长游某某滥用职权案等。突出查办了一批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共立案侦查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案件61件68人,其中,大案55件。突出查办了一批国家工作人员商业贿赂犯罪案件。重点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国企改制等领域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96件98人。今年,我们还将采取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大职务犯罪查处力度:如,从今年6月开始,部署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严肃查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域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继续突出查办工程建设领域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贪污贿赂案件;积极拓宽案源渠道,加强举报宣传,及时审查、依法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充分调动群众举报的积极性等。在查办职务犯罪的同时,检察机关还将继续深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突出抓好非公企业、重点工程领域的预防工作。6月初,市检察院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省检察院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三农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专项工作,牵头召开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树林、市人大副主任彭方全、市政府副市长闫英姿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对三农建设领域预防专项工作作出部署,30余家相关涉农职能部门参加会议,形成预防工作社会化格局。问:今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进展如何?答: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是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的为期一年的专项工作。目的就是要通过开展集中整治,更加牢固树立检察人员规范司法、公正司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构建有利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的长效机制,使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司法理念进一步端正,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司法作风进一步改进,检察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自全省检察机关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市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把规范司法专项整治工作作为2015年度重点工作,在省院的统一部署下,周密组织,稳步推进。迅速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组成6个工作督导小组分别负责对各基层院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督察、考核、测评、验收等工作。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先后2次深入各基层院进行实地调研,围绕2012至2014年度案件办理情况、2014年内部整合改革后出现的不规范司法行为等15个专题,在全面找准当前司法办案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现象的同时,坚持立查立改,确保清理司法不规范的“顽症”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如,市检察院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工作的通知》、《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相关规定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检察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项司法办案工作。为增强工作实效,市检察院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内部查摆与外部监督紧密结合,在认真开展各单位、各部门自查与督导组检查的同时,邀请12名人民监督员参与全市检察机关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第二阶段的排查摸底工作。通过查阅案卷、核对台账、案卡、抽查办案录像光盘、检查办案区、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方式,深入查摆目前检察机关在司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对照问题剖析原因、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扎实抓好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各阶段工作,确定取得实效。同时,也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检察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举报和监督。问: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举报工作的做法及主要成效?答:2013年以来(2013年1月—2015年5月),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举报职务犯罪案件线索951件,其中,受理首次举报职务犯罪线索912件,受理举报县处级以上干部线索50件,先后奖励举报有功人员13人,发放奖金33000元。据不完全统计,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中74%来自于群众举报。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不断畅通举报渠道。在坚持书面、口头、电话等有效举报方式外,开辟网络、新媒体举报渠道,并实行检察长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定期接访、预约接访群众举报制度以及下访巡访等制度。设立专门的举报中心,配备专人负责群众举报接待工作。开通“12309”全国统一举报电话受理举报、申诉。二是不断加强举报线索管理。规范、完善举报线索的审查、移送、反馈和实名举报答复等制度;加强举报线索定期清理和督办催办,防止有案不立、压案不查;坚持对举报线索实行统一管理,市院成立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统一受理举报案件线索,严格规范举报线索的受理、分流、备案审查、跟踪督办等环节的工作程序。三是不断完善举报人保护机制。实行严格保密制度和举报移送追踪制度,为群众安全举报提供保障,对举报线索进行追踪调查,及时反馈,以取信于民。问:检察机关对举报人有哪些保护和奖励措施?答:一是依法严格保密。检察机关受理举报有专门的工作场所,由专人接待谈话。在举报线索受理、管理、移送、查办、奖励、宣传等各环节都有周密的保密措施。二是依法严厉惩处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经调查属实,视情节轻重,依法分别作出处理: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视情况追究其刑事责任或党纪、政纪责任。三是依法对举报人进行奖励。对向检察机关举报涉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经查证属实,被举报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检察机关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奖励举报有功人员,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重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