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咸安区重点项目推进巡礼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核心提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咸安区坚持“竞进争先、提质增效”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统领,以富民强区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工业崛起为主导,以统筹城乡为抓手,以民生改善为目的,以依法治区为保障,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全力打造“实力、活力、宜居、文化、幸福”五个咸安,一张蓝图画到底,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绿色崛起,争当鄂南强市建设排头兵。通过多年的努力,咸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面貌不断改观,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先后获得了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国家绿化模范县(市、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县(市、区)和省级文明城市、全省“三万”工作先进县(市、区)、全省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县(市、区)、全省“三农”综合考评进位先进县(市、区)、湖北省金融信用县(市、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工业经济——快速崛起今年以来,围绕咸宁市制定的工业崛起战略,该区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了服务工业发展的领导机制。今年该区除了两会和三级干部会,全区召开的第一个部门大会就是全区工业经济大会暨招商引资大会,进一步在全区营造重视工业的氛围。同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性地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产业、企业发展情况。在坚持每季度进行督办检查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工业经济形势分析调度月例会制、在谈项目跟踪洽谈例会制、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在建项目例会制以及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督办会,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工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各乡镇办场、经济开发区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调度。咸安经济开发区、各乡镇办场除了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业专班服务工业发展外,其主要领导也拿出主要精力关注企业运行情况。二是进一步落实了服务工业发展的政策机制。从2012年开始,该区在每年年初召开的工业经济工作会上,都要拿出200多万元兑现《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大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奖励政策,在今年的全区工业经济工作会上,区财政更是拿出500多万元对符合奖励政策的企业和个人予以兑现发奖,极大鼓励了企业加大投入、强化创新、做强做优的决心。三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针对实体经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企业上市,支持企业发债,鼓励企业挂牌,对进入“新三板”、“新四板”挂牌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并在财政调度资金安排时予以重点倾斜,现已为67家企业落实县域经济调度资金13700万元,目前各有4家企业将在“新三板”、“新四板”挂牌。同时,做大做实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协调金融机构发放工业贷款45.13亿元,为企业提供过桥应急资金4.582亿元,有效缓解了资金“瓶颈”问题。元至7月,全区完成工业投资56.2亿元,同比增长19.6%。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官埠桥镇工业园区先后启动建设了回归工业园、渡船工业园、张公工业园三大产业发展平台,入驻企业97家,其中:规模企业22家。目前,回归工业园、渡船工业园已经实现“满园”。现代农业——特色鲜明去年,咸安区被纳入湖北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该区以培育新型主体为抓手,通过精心设计、引导示范、精细管理、绩效考评等措施,促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呈现出“有人想种田、有人会种田、有人愿种田”的良好氛围。今年,咸安抢抓机遇,在去年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00万元,全面推进试点工作。该区重点打造6个大、中型集中育秧基地,逐步把育秧改分散为集中,改单户为联户,改单个作业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实现全区水稻生产统一秧田、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浸种催芽、统一播插期、统一育秧技术、统一秧田管理、统一机插,让参与全程社会化服务农民得到实惠。今年,首届咸宁市十大名茶评选活动中,咸安区“华胜雪绿”被评为绿茶第一名,展现了咸安茶叶品牌的强大实力。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咸安区茶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对新建茶园和改植良种茶园的,通过茶叶品牌认证的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认证的品牌均给予奖励。仅去年,全区新发展标准化茶园面积1.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三品”认证茶园总面积超过28000亩。“林业生态示范区”建设硕果累累。今年,该区整合资金5000万元,部门投入资金5000万元,社会融资5000万元,建立了林地流转、造林绿化奖补、督查3种机制,以强化各方责任;坚持将山地造林与产业发展,乡村绿化与“三万“活动,造林与管理3个结合,确保造林成效。截止目前,该区已完成绿色示范乡村建设50个,通道绿化1600公里,完成山地造林4万亩,占全区三年造林总任务的45%;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20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5254亩,农业综合开发油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000亩,森林抚育补贴项目20000亩。乡村旅游——人气火爆今年3月,咸安区百里油菜花节活动拉开序幕,来自咸宁及周边地区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闻香而至,沿贺胜至马桥近100公里的油菜花带涌动赏花踏青的热潮。据悉,咸安每年油菜种植面积达38余万亩,近两年来致力于打造百公里油菜经济带项目。在今年举办的油菜花节上,该区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百里油菜观光探春赏花系列活动,以“畅游金色田园,走进生态咸安”为主题,旨在通过武汉及周边市民咸安乡村一日游活动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打造咸安生态旅游品牌。今年6月,咸安区双溪桥镇300亩香妃薰衣草竞相绽放,远远望去,像一片紫蓝色的花海,吸引数万寻找“紫色浪漫”的游客驻足观光。在一段时间里,很多周边游客来到薰衣草基地,体验异域风情。“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片的薰衣草花海,感觉像穿越时空,体验法国普罗旺斯的异域风情。”武汉游客徐映雪说,下次要约更多的朋友来咸安。今年该区全力打造“香妃薰衣草基地”项目,目前已投资近500万元,在双溪桥镇大屋金村种下300亩薰衣草,品种有法国兰、高产白、太空蓝等。香妃薰衣草基地是咸安近年重点打造的旅游精品区。该区加大“全域、全时、多元”景区开发力度,2011年引进湖北薰香悦科技有限公司,与之联手打造“香妃薰衣草基地”项目,种植薰衣草等特色花卉,着力发展生态特色观光旅游。今年以来,该区加大了旅游开发与推广力度,与旅行社合作,推出“高铁沿线游桂乡”活动。活动以高铁沿线大中城市市民为主,组织咸安一日游、两日游,大力推介咸安的生态游、乡村游。如刘家桥、金桂湖、星星竹海等景点。目前,已有50批次共计10000余人次高铁沿线城市游客参加活动。商贸物流——繁荣活跃咸安商贸物流区成立于2009年12月,东起武广高铁咸宁北站,南连107国道接永安老城区,西临咸安经济开发区,北至京港澳高速以南2公里,规划建设面积4.8平方公里,是湖北省“十二五”规划商贸物流业重点项目,建成后势必成为咸宁乃至鄂东南地区最繁荣的专业化商贸物流园区,是咸安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园区开发面积不断扩大,入园项目逐渐增多,承载能力日益增强,园区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态势。截止目前,咸安商贸物流区共征用土地1282余亩,其中项目用地923亩,其他用地359余亩。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多亿元。共引进亿丰农商贸批发大市场、五金机电批发大市场、咸宁陆洲义乌小商品批发大市场、楚湘三元城、中国三亿茶都、兴旺新城、鄂南汽配城、中闽大厦、咸宁月星家居建材城等9个重点建设项目。现五金机电城项目一、二期完工并销售90%,商户入驻率达85%以上。项目三期主体建设工程已完成,内部招商正在进行中,招商率现已达到50%;咸宁陆洲义乌小商品批发城项目市场主体建设已经完成,已于5月30日正式开门营业,现商户入驻率在60%左右,目前市场发展态势平稳;楚湘三元城酒店主体工程已完成,附楼及其他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已接近尾声;亿丰农商贸市场正在加紧做好10月1号市场开业前的准备工作;兴旺新城主体工程已完工;咸宁月星家居建材城已于3月上旬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建设12万平方米,分为家居市场、建材市场、酒店公寓等建设内容,目前工程施工进度较快、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主体工程将于今年9月底完工,进入整体装修,明年5月份可开业;鄂南汽配城、中闽大厦现已完成“三通一平”,即将开工建设。民生工程——亮点纷呈近年来,咸安区始终坚持把民生建设作为第一责任。每年将70%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支出,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特别是近两年一批民生工程得到了群众的拍手称快——咸宁温泉至潘家湾公路咸安段改扩建工程起于浮山办事处三班口村,止于向阳湖镇北岭,全长32.7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该路建成后,使咸宁市区快速向西拓展,市区的出口通道直接与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对接,并直达潘家湾港深水码头,将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目前,该工程主路面30.6公里已竣工通车。咸安大力实施“一五一十”工程。以往,农村文化活动很多时候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并没有让群众从中得到实惠。对此,该区专门成立四个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组,多次深入全区各乡镇办场入村调研“一五一十”工程进展情况,广泛征集村民的意见、建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该区农村出现了“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文化现象,有温泉办事处的廉政文化示范点、向阳湖镇的广场舞、横沟桥镇的农民诗社、桂花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汀泗桥镇的孝文化等。在各个乡镇特色文化引领下,催生了广场舞村、太极拳村、诗歌楹联村、廉政村、篮球村、乒乓球村等,农村文化活动空前活跃。咸安区学校标准化建设结硕果。“没想到乡村小学也这么漂亮。”今年4月,咸安区组织人大代表先后走访了外国语实验小学、大桥小学、汀泗中学、广东畈小学等学校,实地查看学校的功能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建设和运行情况。据了解,咸安区学校标准化建设于2013年启动,共投入资金1.6亿元,建设学校110所,基本做到了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经过两年建设,全区共新建和维修改造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厕所、教师宿舍331栋等,被授予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被省教育厅分为全省5个试点之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