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美军的“王牌”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核心提示:日前,美参联会发布了2015年版《国家军事战略》。这份报告以美2015年《国家安全战略》和2014年《四年防务评估》为指导,以维护美国全球军事霸权为着眼点,首次提出了“一体化军事战略”,明确美军全球一体化作战的优先任务,并对主要战略对手和全球态势做出调整。美国军力之强是毋庸置疑的,而美军的王牌武器又有哪些呢?美军为何如此“痴迷”战略美国人喜欢战略,尤其苏联的解体使美国体会到战略的威力远甚于动枪动炮,因此,冷战之后,美国对战略的喜好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各种战略智库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会儿是战略规划,一会儿是战略调整,一会儿又是战略倡议,左一个战略,右一个战略,战略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热乎劲还没过,“抵消战略”又来了,真是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其一,咬定青山不放松。美国在确定战略目的方面从来都非常明确和坚定,即谋求和巩固美国军事优势。军事优势是美国权力最坚实的基础,是美国的力量之源。对此,美国战略史学家帕克坦承,没有军事优势,西方的崛起不可能,美国的霸权也不可能。因此,无论美国军事战略的名称是“相互确保摧毁”、或是“灵活反应”、抑或是“抵消”;无论美国哪个党派执政,谁当总统,谁当国防部长;无论美国军事战略的主要对手是谁,保持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是美国军事战略中永远不变的“魂”,也是美利坚民族百余年来的集体共识。其二,高喊“狼来了”。美国非常自信,又很有危机意识。一方面认为自己“还要领导世界一百年”,另一方面又时时担心自己的老大地位会被人觊觎,尤其当看到一个志不同道不合又很有发展势头的力量时,就开始大呼这个威胁,那个挑战,以唤醒美国国内甚至西方世界的好战基因。美国认为合适的对手比好的朋友更重要,合适的对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磨刀石与清醒剂,是防止霸权衰落和民族堕落的猛药。所谓合适,就是能够对美国形成一定的压力,但还未强大到足够动摇美国霸权的程度。其三,务实求解。战略的特色之一是务虚,而信奉实用主义哲学的美国人在战略上更强调务实。美国自诩为“当代的罗马”,更深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于重大战略的酝酿和出台,美国大多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探讨。早在2009年,“空海一体战”理论创始人克雷皮内维奇就毫不掩饰地指出,“空海一体战”是美国更宏大的“抵消战略”的一部分。五年后,“抵消战略”正式走向前台,世人才发现美国人搞战略还真有些耐心和前瞻意识。此外,一旦确定战略构想之后,美国人有一股踏实劲,把战略掰开了,揉碎了,耐心地进行研究。通过解决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牵引战略的发展与落地。其四,恐吓加诱导。与其他国家对军事战略讳莫如深的态度不一样,美国人似乎从来不忌讳公开自己的战略,并且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未来战争我要和谁打,在哪里打,怎么打,用什么武器打。理论界也会接二连三地举办这个战略论坛,那个战略研究会,唯恐世人不知。美国之所以如此高调,一半是恐吓,一半是诱导。战略上的公开体现出美国的战略自信,同时,明白地向现实和潜在对手宣示自己有多么强大,用未来幻影震慑对手。M1主战坦克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1986年7月正式装备美军。M1A2型是M1系列的最新改进型,改进项目众多,主要包括改进火控系统、提高生存能力、大量采用车辆电子装置和提高机动性等4大项。M1系列主战坦克在80年代后历次美国对外大规模军事行动,例如沙漠风暴、第二次波斯湾战争等,以其机动性强、火力精准强悍等优势确立了M1系列身为全球最佳主战坦克之一的地位,是让美国陆军引以为傲的装备,亦为美国陆军的代表。战斧式巡航导弹BGM—109巡航导弹,绰号“战斧”,是美国研制的一种从敌防御火力圈外投射的纵深打击武器,能够自陆地,船舰,空中与水面下发射,攻击舰艇或陆上目标,主要用于对严密设防区域的目标实施精确攻击,是美国现役最主要的巡航导弹和远程打击力量之一。BGM—109在1970年由通用动力公司推出,1972年开始研制,1976年首次试飞,1983年装备部队。该导弹飞行速度快,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加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可以自动调整高度和速度进行高速攻击。导弹表层有吸收雷达波的涂层,具有隐身飞行性能,是美国军械库中最有威力的“防空区外发射”导弹。具有低空飞行、命中率高等特点。1991年海湾战争中,战斧式导弹首次投入大规模使用。2011年3月20号,多国对利比亚的军事第一轮打击中,美国和英国的军舰和潜艇向利比亚海岸的20多个防空目标发射了112枚战斧式巡航导弹。AH—64武装直升机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是现美国陆军主力武装直升机,发展自美国陆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先进武装直升机计划,以作为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后继机种。AH—64武装直升机现已被世界上1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包括日本、中国台湾和以色列。AH—64以其卓越的性能、优异的实战表现,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世界上武装直升机综合排行榜第一名。AH—64首次实战是在1989年12月美国入侵巴拿马逮捕曼纽尔·诺列加的行动,当时美军82师的11架AH—64A参与了行动

,期间发射7枚地狱火导弹,全数命中。随后在波斯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中均有不俗表现。JDAM联合制导攻击弹药联合制导攻击弹药(JDAM)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引导的全天候、自动寻地常规炸弹。JDAM是在现役航空炸弹上加装相应制导控制装置而成,就是取下原有炸弹尾翼,装上有全球定位和惯性制导控制的尾部装置,并在弹体中部加装了保证炸弹飞行稳定的翼片,从而构成“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由于JDAM制导炸弹库存量有限,仅由B—2A隐身战略轰炸机用于对南联盟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轰炸。这是B—2A隐身战略轰炸机首次投入作战使用,也是JDAM制导炸弹首次投入作战使用。美国在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公然袭击我驻南使馆,就是由一架B—2A隐身战略轰炸机承担的,一次投了6颗908千克重的JDAM制导炸弹,从不同方位击中我驻南使馆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并穿入内部和地下爆炸,使我驻南使馆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一颗埋在地下未爆炸,另一颗下落不明。“全球鹰”无人机诺·格公司的RQ—4“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作为“高空持久性先进概念技术验证”(ACTD)计划的一部分,“全球鹰”计划于1995年启动,1998年2月首飞,在ACTD计划执行期内完成了58个起降,共719.4小时飞行。2001年4月22日,一架“全球鹰”以不停飞方式从艾德华空军基地直飞澳洲爱丁堡空军基地,创下无人机飞越太平洋的纪录。共飞了22小时。2011年3月11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美国紧急于3月17日从美军关岛基地调派一架RQ—4全球鹰侦察机,拍摄反应炉受损影像。F—22战斗机F—22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它具有多项特色,例如所有操控系统均为数字化。其外形独特,材质可吸收雷达波,导弹、炸弹均装置于舱内,具有隐形效果。F—22因法例的限制而不能出口,美国暂时是F—22的唯一使用者。2007年11月22日,F—22猛禽战斗机第一次亮相,这架F—22隶属阿拉斯加第90战机中队,拦截两架俄罗斯TU—95MS熊式H型轰炸机,这也是F—22战机第一次奉北美空防司令部之命执行拦检任务。2014年9月底,美国媒体公布了美国空军F—22第五代战斗机赴叙利亚轰炸“伊斯兰国”极端武装目标的照片。机载激光武器美国国防部和波音公司联合研发的“机载战术激光”系统是由飞机搭载的高能激光武器系统。作为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它可以从空中对敌方导弹等目标实施精准打击。已完成机载激光器模块、束控系统、杀伤力、大气传输和助推段主动跟踪等演示验证。1997年开始研制作战样机。1998年8月满足飞行要求的轻型模块输出功率已接近30万瓦,跟瞄精度达0.1微弧度。2002年进行拦截导弹试验,2006年完成3架机载激光战机,2008年完成7架飞机,实现战区作战能力。2010年2月12日,美国导弹防御局宣布,“机载激光器”系统于前一天成功击落一枚弹道导弹。这是美军“定向能”激光武器首次完成导弹拦截试验。“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隶下的一型现役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作为美国海军远洋战斗群的核心力量,搭载多种不同用途的舰载机对敌方飞机、船只、潜艇和陆地目标发动攻击。本级舰以首舰尼米兹号命名,尼米兹号得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本级舰为美国海军现役唯一一级航空母舰,亦为现役世界上吨位最大和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军用舰只,共十艘。1998年年底,尼米兹号与企业号曾参与对伊拉克进行的“沙漠之狐”行动,作为伊拉克拒绝接受联合国检查核生物武器销毁进度的惩罚;行动期间,两艘航空母舰对伊拉克进行大规模空袭。B—2隐形轰炸机B—2是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研制的战略突防隐身轰炸机。该机的研制始于1978年,原定是一种高空突防的轰炸机,1983年研制计划修改,使B—2成为一种可进行低空突防的轰炸机。B—2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种的隐身战略轰炸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低可侦测性,即俗称的隐身能力。能够使它安全的穿过严密的防空系统进行攻击。B—2的隐身并非仅局限于雷达侦测层面,也包括降低红外线、可见光与噪音等不同讯号,使被侦测与锁定的可能降到最低。B—2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2万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千米。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B—2轰炸机第一次投入实战是在塞尔维亚的科索沃战争,这是投入服役十年后的第一次出战。2003年,B—2投入伊拉克战场,一架B—2在3月28日晚上首次实战投放了两颗2130千克的新型EGBU—28制导炸弹,炸毁了巴格达市内位于底格里斯河畔的一个通讯塔。这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最大的炸弹。“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俄亥俄”级是美国第四代战略导弹核潜艇,也是迄今各国海军中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因为它优异的综合性能和所携载的威力巨大的弹道导弹,所以被称为“当代潜艇之王”。本级舰堪称是冷战时期核能潜艇的代表作。原本美国海军预计建造24艘俄亥俄级,但在1991年美苏签署的第二次战略武器缩减条约中,苏联将美国的核打击力量焦点放于俄亥俄级潜艇上,因此本级舰建造计划中的最后六艘取消。依照美国海军在2010年代初期的计划,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将从2027年起陆续除役;而替代的俄亥俄级的新一代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计划则在2010年左右启动,首舰预计在2031年左右服役。相关新闻当前美中两军关系有助地区稳定近日,美候任海军陆战队司令罗伯特·奈勒在华盛顿表示,当前美中军事关系有助于地区“整体稳定”,未来他将继续与中国寻求务实合作,降低风险。罗伯特·奈勒当天出席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的提名听证会,在书面证词中就美中两军关系阐述了立场。他说,中国军队正发展军事现代化,扩大其存在,美中两军接触更加密切,“合作机遇”以及“误判和发生事件的风险”都在上升。他认为,两军正在通过双边和多边接触形成“互动模式”和“合作习惯”,这有助于地区的整体稳定。这种稳定允许美中在双方利益重叠的领域加强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有助于双方加强信任、提升透明度。奈勒表示,他认为中方认可美军在太平洋的“持久存在”,所以中方明确希望与美方保持军事接触。如果提名获得确认,他将继续与中方发展务实合作领域,降低风险。他表示,通过向地区展示美中能够开展务实合作、向地区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地区稳定,这样的两军关系支持了美方政策目标。双方在政策和高级领导人层面的“持续军事接触”为形成关于国际安全环境的共同看法提供了机会,也有助于建设性管控分歧。美方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强国际规范和标准提升国家安全利益,对美中关系的处理也须有利于提升地区安全稳定。奈勒还就南海问题表达了美方既有立场,表示一些争议当事国是美国盟友和伙伴,他们正越来越多地寻求美方的支持,中国对现有国际规范和法律构成挑战,而美方对此的回应应该是“坚定和一贯”的。(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