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发射7枚地狱火导弹,全数命中。随后在波斯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中均有不俗表现。JDAM联合制导攻击弹药联合制导攻击弹药(JDAM)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引导的全天候、自动寻地常规炸弹。JDAM是在现役航空炸弹上加装相应制导控制装置而成,就是取下原有炸弹尾翼,装上有全球定位和惯性制导控制的尾部装置,并在弹体中部加装了保证炸弹飞行稳定的翼片,从而构成“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由于JDAM制导炸弹库存量有限,仅由B—2A隐身战略轰炸机用于对南联盟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轰炸。这是B—2A隐身战略轰炸机首次投入作战使用,也是JDAM制导炸弹首次投入作战使用。美国在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公然袭击我驻南使馆,就是由一架B—2A隐身战略轰炸机承担的,一次投了6颗908千克重的JDAM制导炸弹,从不同方位击中我驻南使馆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并穿入内部和地下爆炸,使我驻南使馆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一颗埋在地下未爆炸,另一颗下落不明。“全球鹰”无人机诺·格公司的RQ—4“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作为“高空持久性先进概念技术验证”(ACTD)计划的一部分,“全球鹰”计划于1995年启动,1998年2月首飞,在ACTD计划执行期内完成了58个起降,共719.4小时飞行。2001年4月22日,一架“全球鹰”以不停飞方式从艾德华空军基地直飞澳洲爱丁堡空军基地,创下无人机飞越太平洋的纪录。共飞了22小时。2011年3月11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美国紧急于3月17日从美军关岛基地调派一架RQ—4全球鹰侦察机,拍摄反应炉受损影像。F—22战斗机F—22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它具有多项特色,例如所有操控系统均为数字化。其外形独特,材质可吸收雷达波,导弹、炸弹均装置于舱内,具有隐形效果。F—22因法例的限制而不能出口,美国暂时是F—22的唯一使用者。2007年11月22日,F—22猛禽战斗机第一次亮相,这架F—22隶属阿拉斯加第90战机中队,拦截两架俄罗斯TU—95MS熊式H型轰炸机,这也是F—22战机第一次奉北美空防司令部之命执行拦检任务。2014年9月底,美国媒体公布了美国空军F—22第五代战斗机赴叙利亚轰炸“伊斯兰国”极端武装目标的照片。机载激光武器美国国防部和波音公司联合研发的“机载战术激光”系统是由飞机搭载的高能激光武器系统。作为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它可以从空中对敌方导弹等目标实施精准打击。已完成机载激光器模块、束控系统、杀伤力、大气传输和助推段主动跟踪等演示验证。1997年开始研制作战样机。1998年8月满足飞行要求的轻型模块输出功率已接近30万瓦,跟瞄精度达0.1微弧度。2002年进行拦截导弹试验,2006年完成3架机载激光战机,2008年完成7架飞机,实现战区作战能力。2010年2月12日,美国导弹防御局宣布,“机载激光器”系统于前一天成功击落一枚弹道导弹。这是美军“定向能”激光武器首次完成导弹拦截试验。“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隶下的一型现役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作为美国海军远洋战斗群的核心力量,搭载多种不同用途的舰载机对敌方飞机、船只、潜艇和陆地目标发动攻击。本级舰以首舰尼米兹号命名,尼米兹号得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本级舰为美国海军现役唯一一级航空母舰,亦为现役世界上吨位最大和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军用舰只,共十艘。1998年年底,尼米兹号与企业号曾参与对伊拉克进行的“沙漠之狐”行动,作为伊拉克拒绝接受联合国检查核生物武器销毁进度的惩罚;行动期间,两艘航空母舰对伊拉克进行大规模空袭。B—2隐形轰炸机B—2是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研制的战略突防隐身轰炸机。该机的研制始于1978年,原定是一种高空突防的轰炸机,1983年研制计划修改,使B—2成为一种可进行低空突防的轰炸机。B—2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种的隐身战略轰炸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低可侦测性,即俗称的隐身能力。能够使它安全的穿过严密的防空系统进行攻击。B—2的隐身并非仅局限于雷达侦测层面,也包括降低红外线、可见光与噪音等不同讯号,使被侦测与锁定的可能降到最低。B—2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2万千米,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千米。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B—2轰炸机第一次投入实战是在塞尔维亚的科索沃战争,这是投入服役十年后的第一次出战。2003年,B—2投入伊拉克战场,一架B—2在3月28日晚上首次实战投放了两颗2130千克的新型EGBU—28制导炸弹,炸毁了巴格达市内位于底格里斯河畔的一个通讯塔。这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最大的炸弹。“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俄亥俄”级是美国第四代战略导弹核潜艇,也是迄今各国海军中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因为它优异的综合性能和所携载的威力巨大的弹道导弹,所以被称为“当代潜艇之王”。本级舰堪称是冷战时期核能潜艇的代表作。原本美国海军预计建造24艘俄亥俄级,但在1991年美苏签署的第二次战略武器缩减条约中,苏联将美国的核打击力量焦点放于俄亥俄级潜艇上,因此本级舰建造计划中的最后六艘取消。依照美国海军在2010年代初期的计划,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将从2027年起陆续除役;而替代的俄亥俄级的新一代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计划则在2010年左右启动,首舰预计在2031年左右服役。相关新闻当前美中两军关系有助地区稳定近日,美候任海军陆战队司令罗伯特·奈勒在华盛顿表示,当前美中军事关系有助于地区“整体稳定”,未来他将继续与中国寻求务实合作,降低风险。罗伯特·奈勒当天出席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的提名听证会,在书面证词中就美中两军关系阐述了立场。他说,中国军队正发展军事现代化,扩大其存在,美中两军接触更加密切,“合作机遇”以及“误判和发生事件的风险”都在上升。他认为,两军正在通过双边和多边接触形成“互动模式”和“合作习惯”,这有助于地区的整体稳定。这种稳定允许美中在双方利益重叠的领域加强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有助于双方加强信任、提升透明度。奈勒表示,他认为中方认可美军在太平洋的“持久存在”,所以中方明确希望与美方保持军事接触。如果提名获得确认,他将继续与中方发展务实合作领域,降低风险。他表示,通过向地区展示美中能够开展务实合作、向地区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地区稳定,这样的两军关系支持了美方政策目标。双方在政策和高级领导人层面的“持续军事接触”为形成关于国际安全环境的共同看法提供了机会,也有助于建设性管控分歧。美方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强国际规范和标准提升国家安全利益,对美中关系的处理也须有利于提升地区安全稳定。奈勒还就南海问题表达了美方既有立场,表示一些争议当事国是美国盟友和伙伴,他们正越来越多地寻求美方的支持,中国对现有国际规范和法律构成挑战,而美方对此的回应应该是“坚定和一贯”的。(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