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咸嘉临港新城进行时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修公路,建社区,办企业……短短2年时间,咸嘉临港新城完成投资近30亿元,投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他们的成功经验是什么?14日,记者前往采访,一探究竟。一项顶层设计描绘发展蓝图14日,在咸嘉临港新城管委会一楼展示大厅,站在咸嘉新城规划沙盘前,记者惊叹她的美丽,优雅中透着时尚品味、繁华中融入绿色生态、现代中呈现田园风情。新城环抱一江两湖,灵动的碧水将其衬映得更加妩媚婀娜。十一横六纵的宽阔道路将新城有序地分为小康社区、低碳工业园区、商贸区、港口物流区。小康社区,楼房整齐划一,绿树掩映;低碳工业园区,厂房林立,规模壮观;商贸区,高楼拔地而起,车辆川流不息;港口物流区,车船云集,人流熙攘……7个具有不同特色的风情小镇分布在城市周边,一条条快速通道将城市和小镇连成一体,城中有田,田中有城,城市现代文明与小镇自然风光和谐共存。市委副秘书长、咸嘉临港新城管委会主任李华平介绍,新城定位为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田园城市,这契合了国家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趋势,也是咸宁实施绿色崛起的应有之意。新城建设,规划引领。瞄准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机遇,早在2011年,咸嘉新城便早早启动了宏伟的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失败是最大的浪费。管委会国土规划建设部部长吴守强告诉记者,经过3年20多次的修改完善提升,新城规划汇聚了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中南市政设计院、UDI英国国际城市设计公司等一流设计的集体智慧,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咸宁特色”,城市定位准确、功能完善、配置合理。顶层设计为新城绘就了发展蓝图,明确了思路和方向。新城建设绿色城市、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社区、倡导绿色生活的理念与我国著名的城市运营商和产业资源整合商卓达集团的企业理念不谋而合。经过短短21天的考察,2013年12月20日,卓达集团放弃与其他多个城市的洽谈,与咸嘉新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新城建设。目前,新城建设已拉起框架。十一横六纵的城市道路已启动10条,道路总长35公里,总投资10.8亿元,现已投资2.31亿元;新城4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水电已通,今年春节前通气;投资1.4亿元的小康社区已完工,528户住房已预订200多户;卓达新型材料工业园,20万平方米的钢构厂房和2700平方米的新材展示厅已基本完工,6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和宿舍楼已封顶;大秦机电公司、华纳牛顿公司也在积极建设中,今年将投产。2014年12月31日,咸嘉新城与卓达集团签订合作投资和经营协议,通过政府+企业+金融部门“三位一体”合作方式,着力打造集产业、生态、文化、旅游、智慧“五位一体”的智慧型生态产业新型城市,新城建设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一套创新机制闯出建城新路万事开头难。新城建设什么都难,人才招聘难、融资难、招商难,拆迁难……新城管委会招商部副部长庞品告诉记者,新城刚开始招商,全国各地来洽谈的企业不下300家,但没有一家有合作的实际行动,看着还是一片荒芜的新城,大家都在观望。如果等靠要,新城4、5年才能启动建设。李华平认为,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新城建设,思路决定生路,点子就是票子,力度成就速度。打破常规,在政策、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建立创新工作机制,才是新城建设实现突破,打开新局面的唯一出路。为了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结合实际,新城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率先出台雇员管理制度,根据岗位不同,类别不同,职责不同,实现薪酬不同,晋升途径不同。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还制定了高薪、安家费等优惠政策。新城领导班子从缺到全,干部从弱到强,机构从缺到齐。去年新选调3名干部,新聘用9名干部,引进全日制研究生3人。新城建设最大的难题是钱。根据统计数据,市政设施建设每平方公里中小城市要2到3亿,要完善新城的基础设施差不多要花几百亿甚至更多。新城挂牌之初,财政只借资5000万元,每年给付办公经费60万元,而新城办公楼租金每年就要20万元。资金短缺,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怎么办?不找市长找市场。新城创新融资方法,用垫钱发展、带钱发展、借钱发展、以政府特许经营权入股、以地参股、以市场入股多种模式破解融资难题。启动10条道路建设,建设方垫资10%;小康社区建设,投资方带资兴建;与卓达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借资1.26亿元开展相关配套建设;中南设计院2600万元的设计费,新城以50亩商用地作抵;政府以特许经营权入股,引进优质企业办实体,在燃气、加油加气、公交客运、园林绿化等方面合作,形成市场化的投资机制,不断做大新城资产总量,为新城增加造血功能。人是城的核心和灵魂。咸嘉临港新城选择了一条绿色产业兴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产城一体化,城中有产业,城中有人气,避免了新城成空城、鬼城、睡城。因此,新城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上,与卓达集团搭建共享平台招商,共享招商资源,实现利益共享。兴建卓达新材料工业园,总投资75亿元,分三期三年建设到位,年总产值750亿元,税收26亿元,可带动6万人就业。目前,一期已完成投资约14.6亿元,今年5月将开工。由卓达集团引进企业,建设竹木产业园项目也正在积极洽谈中,总投资达29亿元,占地2500亩。发挥卓达集团教育资源优势,武昌工学院、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计划在新城建设校区。新城通过以商招商、策划招商、顶层设计招商等方式,引进绿色高新产业10家,其中千亿资产企业1家。新城建设要惠及民生。新城创新民生保障方式,让企业与失地农民签订就业合同,并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409人。在拆迁过程中,新城建设实现零违法、零投诉、零上访、零事故。李华平告诉记者,今年,新城将启动医院、文化公园、星级宾馆、银行等建设,让新城建设成果惠及当地群众。一支铁的队伍打造新城速度咸嘉临港新城管委会2012年11月正式挂牌启动,目前在编干部15人。有的来自机关、有的来自乡镇、有的来自外地,人员复杂。新城建设必须树立法治思维,步入法治轨道。因此,杂家要变成专家,途径只有学习。从外地学习建设经验,从书本、网络、专家身上学习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领导同事互相传帮带。在新城管委会,“夜校”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新城招商部副部长庞品从一名语文老师变为招商引资的一把好手;城投公司总经理叶昌桂从一名乡镇干部变成城市融资的行家;国土规划建设部部长吴守强从一名机关干部变为规划设计的专家;管委会工委委员、副主任胡江玲从机关干部转身学习区域经济学,并考上研究生……如今在新城,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会计师、建筑师蔚然成风。管委会作为派出机构,无权无钱,而且远离温泉城区40多公里,但大家舍小家为大家,坚持住在新城干,用汗水,用真情,用智慧为新城加快建设助力。今年42岁的叶昌桂已两鬓花白,作为管委会的“财政部长”,钱从哪里来,一直让他绞尽脑汁。去年一年,他没有休息一天,为了土地审批手续,为了筹款,他一直奔波在路上。为了一笔急需700多万元的土地投资出让金,叶昌桂发动管委会中层干部每人借50万元,自己找东家借西家凑了100多万元,才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而这种借钱垫付资金的事不止一次。卓达集团总裁杨卓舒来咸宁考察期间,庞品从饮食细节入手,每天早上6点多钟起床,为其准备新鲜营养的蔬菜,真情服务赢得赞许,为新城加分不少。为了审批一个文件,找一个部门领导,大家常常上班比别人早,下班比别人晚,中午吃快餐成为常态。“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让管委会的干部有了“铁军精神”的美誉,不过大家都说他们是“好班长”李华平带出来的。“我们主任是用生命在拼工作。”

新城综合管理部副部长沈荣华说,去年6月项目建设大会战,李华平常常半夜起来督办进度。一次,李华平在工地不小心摔倒,导致右手骨折,手术上了钢板。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手术拆掉钢板的第七天,李华平就缠着绷带上了工地。■咸嘉临港新城名片咸嘉临港新城位于咸宁市西北方,西临长江,北抵武汉,东至斧头湖,南接西梁湖。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武深高速穿境而过,江南机场(原山坡机场)毗邻而居。行政区划涉及咸安、嘉鱼、赤壁3县市区6乡镇23行政村。有12公里长江黄金水道,3.2公里宜港深水岸线,47公里湖滩岸线,拥江面湖。咸嘉新城是省级战略武汉新港五城之一,咸宁从此从环山时代走向拥湖抱江时代。目前,咸嘉新城已完成总规设计及7个专项规划,征地

7100

亩,收储土地4208亩,拆迁276户,1.4万余平方米,完成10条城市道路土路基建设35公里,引进工业企业10家,建成小康社区528户,总投资约30亿元。问答李华平新城今年怎么干记者盛勇通讯员沈荣华14日,就咸嘉临港新城2015年奋斗目标和今年怎么干等话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市委副秘书长、咸嘉临港新城管委会主任李华平。记者:按照“2013年是启动年,动起来;2014年是攻坚年,快起来;2015年是形象年,好起来”的三年建城计划,今年咸嘉新城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李华平:计划建设总投资35亿元,实现政府投资零债务,重点做好十件实事,确保4平方公里起步区初具规模。记者:为了完成这个奋斗目标,新城今年要做的十件实事是什么?李华平:一是卓达二产项目。确保卓达绿色建筑(新材料)咸嘉工业园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另外计划再投资13亿元,启动新材料项目二期850亩建设和竹产业园一期300亩建设。二是卓达二产配套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在二产项目周边拿地400亩,配套建设城市运营中心、绿色环保公寓等。三是卓达三产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卓达集团在西凉湖边拿地540亩,依托西凉湖水生态资源建设旅游运营中心和养生养老基地,利用卓达绿色建材建设绿色养老社区。四是城市道路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完成启动区10公里路基建设。计划投资6000万元,完成道路绿化景观工程。五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新引进现代农业、低碳工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项目4个。六是产业配套项目。计划投资4000万元,启动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建设。七是教育民生项目。引进北京爱因生教育集团投资建设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计划投资7亿元,占地1200亩,可供1.5万名学生就读。八是江南商务区项目。通过招商引资,计划投资2亿元,紧靠小康社区,建设高层住宅、四星级酒店、超市、银行等。九是小康社区配套项目。通过招商引资,计划投资2亿元,在小康社区周边建设农贸市场、医院等配套项目。十是渡普镇项目。通过招商引资,计划投资2.5亿元,通过旧城改造,建设新社区。■记者手记成事在人咸嘉临港新城投资规模之大,建设速度之快,说明了什么?四个字:成事在人。什么才是真正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采访中,记者从咸嘉临港新城管委会干部职工身上有了深切体会。有担当,讲奉献,敢创新,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取得的成绩诠释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真正涵义。先说有担当。新城建设困难重重,条件艰苦,谁愿意放弃清茶一杯报纸一张的舒适环境,抛家弃子来到偏远的荒山野岭工作?但新城的干部职工做到了。在困难面前,他们勇于担当,这才是真正的干在实处。再说讲奉献。新城干部图什么?不图升迁,不图名利,他们乐于奉献。学习自掏腰包,加班没有补助,干的工作比别人多几倍,拿的工资却没别人多。因为他们知道,过于计较便会一事无成。最后说敢创新。新城建设遭遇很多“瓶颈”,不创新,难突破。新城干部加强学习,善于汇聚集体智慧,敢于用新的方式方法,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探索出了新城建设的新路子,打开了城市建设的新局面,真正地走在了前列。新城建设需要更多这样的干部,咸宁实现绿色崛起,更需要这样有担当、讲奉献、敢创新的干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