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香城泉都新“铁军”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记者汪俊东

通讯员吴玖山余明核心提示

2014年7月14日,本报刊登了题为《咸安重拳打击违法建设》的报道,1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小强批示:“咸安城管执法局成立以来,工作力度大,很有成效。希望总结好的经验,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咸安区城乡管理执法局全体干部职工得知此消息后,激奋不已,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责任,不负众望,竭力开创咸安城管新局面。

1、不负重托为了香城泉都更美丽常言道:“万事开头难”。白手起家,从零开始,筚路蓝缕,艰辛创业。在市区两级的关心呵护下,该局克服万难,快速组建,从挂牌、搭台、对接、配班、过渡、招录、开工,一气呵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成长。咸安区城乡管理执法局成立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咸安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城管执法局的悉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局紧紧围绕市区一体协调发展和建设“五个咸安”工作重点,树立“小城管、大作为”的大局意识和城市管理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潜心研究城市管理新模式,巧妙解决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形成了“执法为民,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该局成立一周年之际,局长何宏辉告诉记者,能取得今天成绩,得益于上级领导的重视、本单位职工的努力、社会各界的支持及广大群众的理解。市区两级领导高度重视城管工作,在建局之初,千方百计为筹建解困。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一切为了工作需要。现有办公楼6层已完成装修,投入使用。设有大小会议室二个,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前场、后院及整个办公楼实现了电子监控系统全覆盖;全自动办公系统正陆续完善;办公设施已基本能够满足正常办公需要。“三定”方案功能清晰区政府特事特办、快定快批,批准设立三股(计财装备股、法制宣传股、管理股)、两室(办公室、信访室)、一大队、十三个执法中队(每乡镇办一个)等内设机构。现有班子成员4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党组成员1名;各股室、中队负责人已全部任命,人员调配基本到位,已到编74人,机关安排13人,大队安排23人,中队安排38人。执法装备逐步完善目前,到位执法车辆16辆;执法人员服装已全部配备;拥有执法记录仪20部,执法用照相机14部、摄像机2部。后勤保障基本到位新建职工食堂一栋,建筑面积360平米,可同时容纳100人用餐,自去年6月5日开始投入使用,可自行解决干部工作餐和大型拆违活动的快餐盒饭;办公楼前后院停车场已完工,可设立30多个停车位;建成图书阅览室、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台球室各1个。

2、不负众望熔铸执法铁军精气神

建局伊始,该局充分发挥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主力军作用,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坦荡处事,谨慎行事,以“创建城乡管理执法品牌”为出发点,以“执法为民、共建家园”为宗旨,始终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建队方略,用实际行动改变社会对城管的偏见和成见。何宏辉告诉记者,打铁先要自身硬,一个纪律松懈,精神涣散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他们正着力打造一支平时作风过硬,战时拉得出,打得赢的城管铁军。纪律严明铸铁军好玉还须精雕琢。为培养执法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壮体魄,磨练意志,该局坚持每清晨进行晨跑和队列训练,并从区人武部、咸宁军分区聘请教官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军事化训练,打造城管执法尖兵、应急维稳分队。军事化训练内容包括军姿训练、队列训练、实弹射击、盾牌操练等技能。军训之余,还组织学习《城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执法技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城管执法职能职责》等业务知识和法规。通过准军事化管理,打造了一支体魄健、形象好、素质强、纪律硬的城管执法队伍,全面提升城管执法水平。同时,咸安区“三办七镇”主要领导及分管控违工作负责人一行近40人赴嘉鱼县学习控违工作先进经验,参观了新区的拆违现场,学习了在控违拆违工作中建立的三道防控屏障,坚持“控、拆、查、罚、疏”五措并举。通过学习培训,培养执法队员耐心细致处理问题的能力,准确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温情执法、人性执法、文明执法,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了城管铁军形象。廉洁自律树正气“顶住压力树正气,保持定力接地气,展示能力鼓士气,彰显魅力长志气”。一年来,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累计拒收、退还违建户红包二十余次,金额数万元。该局坚持快学、狠学、真学、多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邀请了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长风主讲《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邀请了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吴志宏举办了一场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法制教育讲座,邀请了常年法律顾问周世斌律师主讲《依法执法》,多次邀请了市城管局黎刚副局长主讲《程序执法》、《咸宁市中心城区违法建设控制与查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等讲座,牢固树立依办事,清廉执法。该局党组成立了行风政风建设领导小组,从组织、制度、人员、措施、责任五方面确保行风政风建设落实到位,尤其是对发生吃、拿、卡、要的执法队员,一经发现,降职调离,绝不姑息。去年“五一”期间,向阳湖镇执法中队拒收红包5000元;某违建户拿出几千元贿赂巡查队司机,让其巡查车绕行,被当场严词拒绝。执法人员,不畏强暴,冒着生命危险,强制拆违“钉子户”5处,弘扬了正气,彰显了城管勇担当、敢碰硬的新形象。筑牢屏障抓延伸控违工作中,该局发扬三“不”精神(不怕、不推、不烦);坚持三“高”方式(市区镇三级高效联动、区镇村三级高频巡查、保持全区控违高压态势);通过全方位巡查,建立起了控违工作“三道屏障”,增长管理触须。“三道屏障”即为:以村(社区)组报告为主的第一道屏障;以乡镇办控违专班和执法中队巡查为主的第二道屏障;以区执法局督办和打击为主的第三道屏障。形成以村组、社区为基础,以乡镇办为责任主体,以各级城管执法机构为骨干力量,以区委区政府为坚强后盾的综合防控体系。将控违责任落实到具体人,保证控违工作在基层既有“眼睛”,又有“触须”和“手脚”。制定了日常巡查制度,明确了巡查要求,强化了巡查责任,不给违建户可乘之机。真正做到“拆小促停、拆早止损、拆了刹风、拆强树威”。去年共组织了42次大型强拆活动,出动警力1360多人次、执法队员9500多人次、区镇(办)村(社区)干部3200多人次,依法强制拆除违建87户,面积11919平方米。

3、不辱使命打赢拆违整治攻坚战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区城乡管理执法局勇于担当,逐步实行了“小城管”向“大城管”的转变,顺利牵头开展了多项整治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打响背街小巷整治仗该局通过对街道社区走访座谈、现场考察,对背街小巷整治和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摸底,咸安背街小巷管理工作涉及三个办事处、25个社区、13个城中村。城区背街小巷总条数为543条,共配备保洁人员510人,并全面接收背街小巷管理工作,重点从基础设施保障,保洁人员工作规范,管理缺位、职责不明等方面进行整治管理。打响鱼水路整治仗该局联合公安、交警、工商、交通、环卫、永安办事处等部门,重点整治鱼水路占道经营、乱停乱靠、乱搭乱建、乱扔乱倒垃圾行为,禁止麻木通行。查处市民投诉较多、反响强烈的影响市容市貌的违法行为。在鱼水路规范整治工作中,新设停车场4个,安装人行道两侧隔离护栏2100米,共向交警部门移送320辆违停车辆,制止出店经营108户、劝阻流动摊贩4000余次,强制拆除乱搭乱建11处。并安排6名执法人员专门负责鱼水路的日常管理工作。打响西大街整治仗去年10月24日,由区城乡管理执法局牵头,成立联合执法专班。每天派出27人的执法队伍,以教育引导为主,坚持文明执法,教育劝导轻微违法行为人,温情感化态度恶劣的违法行为人,全面开展西大街规范整治工作。明确规定:禁止占道经营,所有店面一律不得出店经营,流动摊点一律禁止进入西大街,取缔一切无证经营;禁止乱扔乱倒垃圾,所有垃圾一律按要求分类入箱。重新修缮原老西大街菜场,容纳周边50户商贩经营;打响城区“禁麻”整治仗自去年9月10日市政府在城区打击非法营运工作部署会议上吹响了三大安全“战役”之一的“禁麻”战役“集结号”后,咸安区委书记谭海华、区长李文波要求咸安干部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主动挑起“禁麻”重担,安排区城乡管理执法局“小牛拉大车”,牵头负责“禁麻”专项整治行动。该局不怕、不推、不等、不靠,有条不紊地开展“禁麻”工作。在电视台、报纸开辟专栏对“禁麻”工作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禁麻”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禁麻”工作。共发放《咸安区“禁麻”工作致市民的一封公开信》10000份,在重要路段、主要路口设立警示牌22块,悬挂横幅20条,张贴通告3000份,让每一位“麻木”车主熟知政策、切实领会到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决心。在“禁麻”工作中,市区始终坚持“既要干成事,又要不出事”的原则,坚持程序执法、依法执法、文明执法、有情执法,坚持宣传教育在先,惩处打击在后。截至目前,“禁麻”工作稳妥推进,没有发生一起人身安全和群体性事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