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连的这群战士,就是以肉身守护国门的狮子。在长津湖战场,他们靠着三八大盖抗击着美军的飞机坦克,以薄薄的棉服对抗着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快冻死了,可还在追击”……这样的战争需要明白,这样的牺牲需要证明,而《冬与狮》就是这样的“明白”与“证明”。“他真年轻。他们真年轻”在《冬与狮》序言中,兰晓龙透露,自己的父亲曾作为军医参加了朝鲜战争,但自己一直以来对于朝鲜战争的真正意味却始终缺乏深入的了解。一次偶然的机会,兰晓龙看到一位十八岁战士的照片,“他托着个橘子(也许是糕点),憋着乐,有点懵懂,生机盎然,有点跳脱”,而后被戳中,产生强烈的创作欲。兰晓龙感叹,“他真年轻。他们真年轻”。《冬与狮》就塑造了一个这样的十八九岁的少年,伍万里。伍万里本是顽劣少年,有点顽皮,有点懵懂,为“长些出息”随二哥伍千里参了军。在奔赴朝鲜的军列上,千里向万里讲连队的过往,览祖国的山河,万里对家国的责任感被一点点唤醒。长津湖战场上,中美双方火力差异悬殊,有打水漂绝技的万里,意外地化身人肉版的迫击炮,屡屡出奇制胜。只是,每一次他的跃起投掷,都要有战友用肉身为他掩护、牺牲……在一次次的互助与牺牲中,在二哥千里“我掩护你,我的命在你手上,你的命在我手上”的托付声中,万里越发领悟了,流淌在二哥与战友们身上的激情到底从何而来……一个个像伍万里这样的年轻生命,为了家国,守护着他们身后的那一片世界。《士兵突击》前传:讲述“钢七连”的入朝作战故事十五年前,兰晓龙编剧作品《士兵突击》开播,剧中塑造的“钢七连”许三多、史今、高城、伍六一等军人形象,以及“钢七连”的战歌“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曾打动了无数观众,感人至深。在许三多的入连仪式上,伍六一曾介绍过“钢七连”的历史:“抗美援朝时钢七连几乎全连阵亡被取消番号,被全连人掩护的三名列兵却九死一生地归来。他们带回一百零七名烈士的遗愿在这三个平均年龄十七岁的年轻人身上重建钢七连!从此后钢七连就永远和他们的烈士活在一起了!”而《冬与狮》书写的,正是“钢七连”在朝鲜战场的血战史!在书中,七连第162名战士伍千里、第677名战士伍万里、第135名战士梅生、第17名战士雷公、第305名战士余从戎、第623名战士平河,以及七连在战斗中遇到的亲密战友谈子为,将一一登场,“钢七连”的战歌将在朝鲜长津湖战场上响起!“我带你们回家”的主题也将再一次延续。本书还随书附赠兰晓龙即将出版的新作《战与祀》节选。《冬与狮》描写了长津湖战役,《战与祀》则全景式地描写了朝鲜战争时中国人民在从军事到外交等多条战线上的顽强与隐忍、不屈与抗争,再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国际政治的波诡云谲……(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