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乡镇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陶然沈二民通讯员王胤康全市“两会”结束后,铜钟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雷厉风行,紧密结合市县两级“两会”精神,迅速在全乡上下掀起一股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热潮。“市县‘两会’的胜利召开,让我们的发展思路更加明晰,斗志更加昂扬。”铜钟乡宋世峰告诉记者。宋世峰介绍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结合乡情实际,多方征求意见,铜钟乡确立今后五年发展目标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乡村建设为抓手,做好农旅融合文章,将铜钟建设成全国三产融合先行乡、省级全域旅游示范乡、鄂南森林康养特色乡。紧扣这一目标,该乡确定“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为:实施生态立乡、产业强乡、旅游兴乡战略,打造幕阜山片区明星乡镇,为崇阳两翼驱动战略注入强大的铜钟力量。具体怎么干?宋世峰侃侃而谈:

一是擦亮一个城镇。以新集镇建设为中心,围绕“齐规划、补短板、强功能、重管理”四个方面,开展老旧街区提档升级,配套完善沿线亮化美化绿化工程,优化集镇电力、通信、排污系统,对乡政府至铜钟坪之间近100亩土地进行集中开发,新建行政服务中心、文体健身中心、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将集镇面积扩大一倍。二是叫响两个品牌。以生态立乡、产业强乡、旅游兴乡为指导思想,深挖铜钟本土自然资源,做细做精特色产业、做活做强生态旅游,叫响“大岭野樱”、“铜钟黄精”两个品牌。持续完善野樱天堂小镇景区内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森林康养等服务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野樱花育苗基地、衍生品加工厂,生产出售樱花果酱、樱花月饼、樱花饰品等,打造野樱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大岭野樱”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利用铜钟黄精属于中医道地药材的优势,纵向扩大黄精育苗、种植、研发、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生产出售黄精茶、黄精膏、黄精酒、黄精油等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结合全域旅游,开发推广黄精药膳,扩大黄精内销需求,打造产业富民新支点。三是打造三条走廊。结合“天城一刻钟经济圈”地域优势与乡情实际,打造三条走廊,走出铜钟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快捷通道经济走廊:加快对铜天快捷通道沿线工业园的优化升级步伐,引进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企业,推动全乡“茶、果、药”三大支柱产业形成产业链循环,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生态旅游走廊:以佛岭、大岭、坳上三村为中心节点,打造一批特色民宿、绿色餐饮、森林康养中心、生态研学基地、网红景点,推出一条集“研学实践、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逐步推动实现“增景色、增人气、增收入”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农耕体验走廊:沿新修白霓、铜钟至青山生态旅游公路,布局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打造特色经济走廊;聚焦棉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柿子部落等项目,借助互联网平台,植入田园观光、科普教育、务农体验等不同主题元素,大力发展水果采摘、茶艺体验和特色农产品销售,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加快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四是做强四大产业。以“规划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融合”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做实产业兴旺文章,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生态旅游:以龙泉山、丫髻山、铜钟山等地自然资源为依托,围绕绿色生态主题,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核心景区,带动旅游产业全面开花,擦亮铜钟旅游名片,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乡。森林康养:以古市片区优质森林资源为依托,引进现代化康养机构,建设森林康养中心,促进健康服务与养老、旅游等产业融合,打造鄂南森林康养特色乡。特色农业:扩大“竹、茶、果、药”种植面积,引进现代化、机械化种养技术,打造成规模、高产量、高效益的特色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围绕中药材、茶叶、蔬果等农产品,引进龙头企业,布局“清洁化、绿色化”的加工园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铜钟乡“十四五”期间亿元项目规划情况规划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53.3亿元,其中2021年建设项目8个铜钟新集镇提档升级项目投资5亿元,按鄂南民居风格实施立面改造15000平方米,建设文化广场5000平方米、公共停车场2个、规划停车位300个,提档升级循环公路25公里,建设民俗陈列馆、土特产商业街、民俗参与性活动区,改造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优化电力、电信线路,实施管网入地工程,完成相关亮化绿化配套设施建设,打造铜钟乡鄂南风情古镇。龙泉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投资10亿元,建设被动式木屋酒店3000平方米,竹艺展示厅2000平方米,民宿式酒店2000平方米,生态观光农业100亩,山麓酒店3000平方米,景区循环游步道20公里,星空露营基地1个,康养山庄5000平方米,建设古栈道、亭台等景观设施,打造龙泉山万亩野樱花4A级度假景区。坳上研学基地投资3亿元,建设儿童探秘乐园3000平方米,高端亲子乐园1500平方米,农耕文化体验区10亩,自然馆1000平方米,历史馆2000平方米。以“教育”作为旅游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支点,打造集国学、历史、农耕、人文于一体的研学基地。铜钟乡森林康养中心投资3.5亿元,新建1座大中型乡镇养老中心,建成后主要提供老年人康养、休养、疗养等服务,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铜钟山丫吉山旅游景区投资5.2亿元,建设玻璃栈道600米、登山步道5千米、索道6千米,开发铜钟山溶洞,建设飞行体验区,配套游览车服务中心1个,打造旅游观光景区。崇阳县柿子部落投资2亿元,建设柿柿如意生态产业园、铜钟文化区、户外探秘区和马尖山高山茶园,打造集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养生度假、运动健身等于一体的崇阳县柿子部落。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高标准中药材育苗基地1个25亩,药材基地10000亩,中药材加工厂5000平方米,对黄精、白芨、射干等中药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生产中药饮片,年产中药材加工产品800吨,打造铜钟乡中药材产业示范园。棉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1.9亿元,建设茶园1100亩,雷竹园200亩,水果、药材园各800亩;茶叶加工厂房2000平方米,购置生产设备10套,建设民宿3000平方米、农家乐2000平方米、茶艺馆2000平方米;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棉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崇阳县花卉苗木产业园投资1亿元,建设古市片区苗木花卉长廊,高标准四季花卉观光园1个500亩,农耕体验农场1个200亩,苗木基地300亩,建成佛岭花卉苗木产业园。马安山国际度假区投资1.2亿元,建设水球比赛场、巨龙双峰滑道、仿真潜水艇、水上蹦床、游艇、水滑梯、互动水屋、机动橡皮艇、水上飞轮等水上娱乐实施。食品产业园投资5亿元,建设正大农牧食品产业园,总面积200亩,集生猪养殖、屠宰、食品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园。农业产业园投资6亿元,围绕中药材、茶叶、蔬果等农产品,建设精深加工厂房,配套产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仓储、冷链运输等设施。高堤河一河两岸绿道项目投资1.5亿元,在高堤河两岸新砌景观护堤5000m3,休闲步道10千米,并将公路两旁进行绿化。同时发展苗木种植、水果采摘、旅游观光等产业。东干渠人文景观项目投资1.2亿元,对东干渠10公里沿途自然山水地貌进行改造,结合植物栽植和建筑布局,打造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古典园林。安全饮水工程投资1亿元,将青山引水复线延伸到铜钟乡,辐射铜钟乡铜钟片区,完成管网建设15万米。同时将古市片区饮水工程提档升级,让村民吃上放心安全的自来水。天然气接入工程投资1亿元,将天然气管道引至铜钟乡,让铜钟人民用上清洁能源。道路提升工程投资1.8亿元,将铜钟乡120公里村级公路提档升级。辐射铜钟乡8村,连接周边4个乡镇,打通龙泉山旅游线路,带动乡村旅游及相关的产业发展。22万伏变电站建设工程投资1亿元,建设铜钟22万伏变电站,完成全乡农电整改升级,为铜钟人民带来更好的电力享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