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湖北省
咸宁市
经济
文章详情
当年如何给日本战犯定罪?
2022年01月20日
10
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起诉书、请愿书、供词、判决书、见证人名单……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可以看到迄今最全版的彩色影印本了。《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集成》中,封存70多年的“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档案”被整理出版。“这是第一次系统公布抗战胜利后中国对日本战犯进行法律审判的原始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长马振犊在序言中写道。历时四年5万页原始档案彩色影印出版“谷寿夫在作战期间,共同纵兵屠杀俘虏及非战斗人员,并强奸、抢劫、破坏财产,处死刑。”《战犯谷寿夫判决书正本》中,清楚地记载了“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决”的内容。纸页泛黄、竖排版、楷体字,字迹清晰。此外,根据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军吉的审判案卷记载,1937年12月,日军进攻南京时,被告向井敏明、野田毅在紫金山麓以杀人多少为竞赛取乐。“这两个案件,都是南京大屠杀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助理、战争审判与国际关系出版中心主任崔霞介绍,中国国内审判,是东京审判的有效延伸及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方面搜集的南京大屠杀证据,为东京审判裁定日本战犯犯有反人类罪、反和平罪提供了最主要的法律依据。”这些珍贵档案,都可以看到高清影印版了。负责此次资料提供与编纂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国家档案局所属的国家级档案馆。自2016年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长挂帅,组建20余人的工作团队着手进行中国对日战犯审判资料的整理、修复和扫描工作,前期准备工作历时2年。从2018年开始,经过两年多努力,《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集成》成书。第一手原始档案资料绝大部分首次公布“这些档案的整理和出版,对于还原战后对日战犯审判的历史原貌,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马振犊在序言中写道,这部《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集成》所收集的文件,都是特别重要的第一手原始档案资料,其中绝大部分是首次公布。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进行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组织如此大规模的国际审判,对当时的中国政府来说是第一次,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成法可依。1945年12月,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成立,全权处理这项工作,负责战犯名单的拟定、战犯逮捕法令的颁布、执法审判的审核及其他事务。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在存续期间,在审理大量案件、处理烦琐的公务事项时,产生并积存了大量的原始档案文件。其主体部分,目前珍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共1074卷,涵盖了国民政府为审判日本战犯所进行的机构设置、法律制定、战犯名单制作、起诉审判的全过程。由于历史原因,这批档案文件,除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已经公布外,其余大部分尚未对外公开出版。全文数字化扫描二史馆建数据库供查询马振犊介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档案全宗,在本次汇编出版之前,尚未经过深度整理和系统加工,案卷基础状况较差。为了深入挖掘馆藏抗战档案史料价值,让这些尘封多年的战犯审判档案能够得到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达成协议,共同整理编辑这部分档案资料,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集成》。项目启动后,档案馆进行了全文数字化扫描和电子档案著录等工作,建立了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通过档案资源数据库查询,浏览档案电子目录和档案信息,减少对档案原件的反复提调,避免档案原件在利用过程中受损。”马振犊介绍。历史背景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中、美、英、苏等十一国代表同盟国(联合国)在日本东京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主要战犯(A级战犯)进行审判。与此同时,中、美、英、法、澳、新、菲等七国在亚洲地区对日本其他战犯(BC级战犯)进行了审判,其中中国政府在南京、上海等地对侵华日本战犯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审判,成立了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专职处理审判相关事宜,审判涉及日本战犯多达2000余人。此次规模浩大的审判,是中国有史以来对外国侵略者进行的第一次审判,是一件宣示主权、伸张正义的重大事件。作为东京审判的有效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这场审判为东京审判裁定日本战犯犯有反人类罪、反和平罪提供了最主要的法律依据,也为建立战后秩序特别是战后东亚秩序奠定了重要基石。与这些审判相关的历史档案共有563卷、约5万页,内容翔实丰富,包括战犯处理委员会会议记录、各类法律文书文件档案材料、审判记录、战犯名册、公审日本战犯照片等,是迄今所见最为完整、全面的中国战后审判文献。(本报综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