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湖北省
咸宁市
经济
文章详情
让爱像蒲公英的种子
2022年01月20日
10
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我喜欢春天里的蒲公英,它们平凡,却拥有着最肥沃的生命土壤,只要春风吹来,那漫天的种子就会乘着风,将教育的成果吹向每一个角落。”在自己的教育手记中,艾细叶老师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栉风沐雨二十五载,艾细叶步履轻盈,书写着绚丽多姿的教育人生,艾细叶孜孜以求,不惧艰辛,以奋进在道路上的行者之姿追寻着教育的诗与远方。延伸学习视角22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通山县丰饶的原野时,刚踏出校门艾细叶准时搭上了开往山区村小的校车,等待她的是大山深处几十个渴望知识的孩子。艾细叶是通山县富有乡闯王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富有乡是通山县较偏远的乡镇,离县城有20多公里,山路蜿蜒,坐车要1个多小时。面对学生和家长期许的目光,艾细叶干劲满满。每次备课她都要查阅很多资料,想方设法让学困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艾细叶的用心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致认可,工作也越来越忙。“最忙的时候,要从早上8点一直到晚上9点,给三四个班级孩子上课,只有吃饭的片刻才能稍微喘口气”。艾细叶说。任教两年后,艾细叶勇挑重担担任班主任,她挥洒汗水,播撒希望,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当你面对学生的时候,教师就是教育。如何把英语教‘活’?如何让学生快乐学英语?”这是艾细叶从教之初思考最多的问题。在艾细叶看来,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和成就人。怎样才能让课堂丰富、生动起来?恰逢新课程改革实验,艾细叶怀着满腔热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热潮中,积极吸纳新理念、新思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情境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在此基础上,她引领学生将视野从英语教材、英语课堂延伸到课外,将英语学习的视角伸展到广阔的生活空间。于是,在艾细叶的课堂上,课本剧、情景剧、话剧等轮番展演,读书会、故事会等相继举办,课堂顿时变得立体、丰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紧接着,她创造性地让“生活”走进英语教学,把知识点“镶嵌”在丰富的活动中,全方位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实践能力。设立游戏课堂在教育探索过程中,艾细叶始终保持着“向前冲”的姿势。在她心里,教师不仅是实践者更是思想者,为此,她从不间断地用自己的笔写下思想的轨迹,将自己实践的感悟提升到理论的高度。2011年秋天至2021年春天,是艾细叶在通山县实验中学任教的“黄金十年”。她经常在分享会上说:“在这里,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她先后被咸宁教育局授予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通山县教育局评为模范班主任、通山县骨干教师。期间,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各级英语竞赛获奖。艾细叶始终倾心教育、倾力教学、倾情爱生。她在全校的师德演讲会上说:“教育,让我更加美丽自信。”斯言恳恳、斯意切切、斯心缕缕,让听者无不真情触动。为了消除学生对英语的畏难情绪,艾细叶下载了一些英语动画,让孩子们在游戏和娱乐中感知英语;一个简陋的英语角也在学校诞生,孩子们逐渐学会了用“hi”“hello”互相打招呼。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艾细叶还会细化每堂课的教学安排。“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循序渐进掌握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很有获得感。”艾细叶的心血没有白费,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孩子们爱学英语了,读课文、课堂发言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在日常工作中,艾细叶每每读到一篇好文章,接触到新信息、理论,她总是迫不及待地与学生分享、交流,引领他们不断成长。她所带的班级,教学成绩明显提高,学生在各类考试比赛中出色出彩。“不管未来的教育如何变化,不变的都是我们对于自身的允诺和期许,而任何的期许都莫过于遇见更好的自己。作为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互动者、对话者、帮助者和陪伴者。”艾细叶说。激发学生潜能“从今天开始,我就成为你们孩子教育学意义上的母亲。作为孩子的母亲,就一定要给他最好的教育。”每年秋季开学,艾细叶会给全体家长的一个承诺。这样的承诺,艾细叶在成为教师那一天起,就开始坚守。在她那里,每个孩子都是宝贵的,她关注的从来都不是少数学生,而是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他自己。”这一直是艾细叶的教育教学理念。多年来,艾细叶一直在寻找着理想的答案,也在倒逼她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在她看来,教书育人是个系统工程,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要培育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理想的教育就是要创新适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教育,不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志向和理想信念,为高尚人格的形成奠基,最终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他自己。为了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艾细叶因材施教,不断地将英语教学进行调试,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2015年,她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构建形成了“ILE”(inquirylearning探究性学习、life生活、experience体验成长)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学习菜单式多元课程。在学生眼中,艾细叶是老师,更像妈妈。2007年,艾细叶来到通山县大路中学带初三毕业班。孩子们紧张的学习被她的爱缓解了,一周至少要给学生加餐两次,炖一次汤;几乎每天叫学生早起晨练,陪着他们一起跑步。班级里的单亲、留守孩子多,她总是给这些孩子贴心的爱护,嘘寒问暖;每到节假日,她却顾不上休息,在这些孩子的家中来回家访。在艾细叶的班级里,最好的氛围就是以爱育爱。“学生学会了爱别人,自然也就懂得爱自己、爱生活。”艾细叶说。在她的倡导下,“英语文化周”应运而生,逐渐又拓展出“快乐英语人”等主题活动,这也已成为学校独放异彩的校园文化。以“爱”为核心的“快乐教育”为孩子们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以爱育爱”的教育思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绽放出艳丽的幸福之花。艾细叶说:“教师职业的魅力在于人性的光芒。对于不同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期待,这些都是教师在陪伴守护过程中与学生心灵的碰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