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放弃高薪回家蛤蟆石村是崇阳县近郊村,距城区繁华地段不到10分钟车程。周思情今年26岁,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姑娘。2015年,周思情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毕业,先后在深圳多家企业担任设计师。凭着扎实的设计功底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她工作出色,深得同行们认可,不到两年,月薪就已超过20000元。秀美的蛤蟆石村养育了周思情,她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感情。在外工作时,她经常会想起家乡的模样。2017年“十一”,周思情放长假后,回老家探亲。那几天,她不停地在村里走走看看,就像一位离家多年的游子回到心心念念的家乡,然而她也看到了自己不愿看到的情景: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而留守在家的孩子们要么在家玩手机游戏,要么在马路上嬉戏,功课没人照管不说,安全也没有保障。几位瘫痪在床的高龄老人,因生活没人照料,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周思情的脚还没迈进屋子,恶臭味就迎面扑来……“村里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来改变这些现状!”周思情非常难过,在心里暗暗想着。2018年,咸宁市启动“村(社区)干部培养选聘千人计划”,周思情闻讯后立即跟父亲联系,委托父亲带着自己的资料到天城镇政府报名选聘。资格审查通过,周思情回乡参加面试,正式入职蛤蟆石村委会,并在年底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当选村委委员、村妇联主席。B
她为村民建新家回村后,周思情除了负责计生、党建、社保、会计等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三留守”人员的关爱工作。蛤蟆石村留守老人和儿童人数相对其他村来说是偏高的。此外,该村还有很多残疾人,低保户共有57户。如何照顾好这些人员一直是周思情的“心病”。她经常入户问寒问暖,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自己掏钱为她们购买油、盐、米等生活物资……在市民政局驻蛤蟆石村工作队的帮助下,2019年,该村投入20万元将闲置的蛤蟆石村小学空房打造成近200平米的“幸福之家”,为“三留守”人员提供学习、娱乐、休闲、康复的场地。在这里,周思情联系社工组织和志愿者先后开展“第二堂课”、假期陪伴、心连心关爱留守儿童远程视频等“志愿汇”活动;组织村里妇女跳广场舞、唱红歌;举办关爱“夕阳红”活动,节假日为残弱老人开展义剪、送药品、送汤圆、包饺子入户等志愿服务……“孩子们不愁没处去了,老人们有人上门照料了,村里变得热闹了,我们的日子也变得丰富多彩了!”说起周思情,村民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她点赞!C
她成村里“女管家”“您好,我是村委会的小周,请问家里最近有没有武汉或者外地的亲人回来?”“您好!我给您量下体温吧,家里有人感觉不舒服的话一定要记得及时跟我们说”……今年春节,一场疫情突如其来。信息摸排是疫情防控的基础,为确保数据准确,周思情挨家挨户敲开村民的家门。“这些话从她的嘴里说出来,总是显得格外温暖,如春风般消融着冬日里的寒冷。”有村民这样评价。凭着一张单薄的口罩“轻装”上阵和一份火热的初心勇往直前,周思情和同事们通过地毯式排查,一起完成了全村12个小组、549户、2169人的摸排任务,排查出了武汉返乡人员94人,外地返乡的77人,为全村的疫情防控打下坚实基础。蛤蟆石村共有2名确诊人员,在村里接连出现确诊病例时,各种谣言盛行,村民们人心惶惶。周思情知道,消灭谣言最好办法就是让村民科学认识疫情。她抱着镇政府发的宣传资料,在各个屋场贴通告、挂横幅,为每家每户送去防控手册。同时“线上”“线下”在村民群里发布权威信息、防控工作动态、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及服务信息,及时消除村民的恐慌心理。在实行村组封闭管理后,如何保障村民的正常生活需求成为最大难题。周思情说自己会开车,又主动承担起了村里采购员的职责。她每天在群里或者电话收集统计村民物资需求,列出清单后独自开车到县城的供应点采购,大到米面粮油,小到香烟、打火机、尿不湿,采购回来后再一一分类装好送到每户人家的手中。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有序解封,她共计为村民采购了14余万元的物资,她瘦弱的身躯每天要为村民运回数百斤的物品。“那段时间,她的微信运动步数每天都是数万步,脚上的水泡也是一个未好一个又起……”村民廖乐君说,“她是村民们最信任的女管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