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孔雀来兮”云飞扬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穿过彩云的天际,南方飞来了孔雀,一双、一群、一跃千里,驱散了冬的凛冽……你是彩云的孩子,我是荆楚的儿女,山川相连相携,真情永结永结……”近日,一首由咸宁音乐人创作,致敬云南援咸医疗队和云南人民的歌曲《孔雀来兮》,在云南和湖北咸宁两地朋友圈热传。致敬医护人员近日,一首由咸宁音乐人创作,致敬云南援咸宁医疗队和云南人民的歌曲《孔雀来兮》在网上传播,很多人关注和收听该曲,并纷纷留言点赞。短短两天时间,首发微信“咸宁的声音”上已经有2.3万人收听此歌曲,评论近80条,成为云南、咸宁两地共抗疫、情守望相助、相亲相爱的生动写照。据了解,本地疫情发生以后,云南援咸医疗队先后派出多名医护人员驰援香城泉都,为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提供了巨大支持。同时,爱心物资等资源,也纷纷运抵咸宁。“孔雀来兮/振翅高鸣/驱散黑夜/带来光明/孔雀来兮/舞于咸宁/无惧艰险/带来春天……”《孔雀来兮》由咸宁市群众艺术馆出品,吴陆生、王能领策划,陈亮、赵万里(兼作曲)作词,钱音自、张莹、吴晗、陈孟颖等演唱。“从小云南就是我们心里一个特别美好的地方,彩云之南,孔雀故乡,特别浪漫和美丽。”赵万里表示,这次在确定云南对口支援咸宁后,看到一条新闻,内容大意是云南人民说:“哪怕我们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咸宁人民照顾好!”非常打动大家。那种感觉很难描述,好像一个特别美好的人,在你最困难的时候,要不顾一切的照顾你。对于音乐人来说,音乐就是表达情感的方式,这算是原始的创作动机。歌手都是很优秀的几个年轻人,对于这首歌的制作都做到了全力以赴,像钱音自、张莹都参与到了作曲和二声部写作,吴晗也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陈孟颖还需要从通山专程赶来参加录音,还有钟云岳,其实也付出了很多,里面男生和声都是他一个人录制完成,大家都不计酬劳的任劳任怨,所有人都有同样的心情:感谢云南人民,感谢援咸医疗队,感谢美丽的孔雀们!引起广泛关注在音乐创作上,《孔雀来兮》的旋律融合了本地民俗特色,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将音调升华到诉说和颂扬,当写到“倾你所有/帮我脱险/只为了爱的诺言”时,创作人员们已是泪眼朦胧。在感激之情的驱动下,歌曲创作一气呵成。歌曲在“咸宁的声音”微信号首发后,引起不少网友转发点赞,有网友评论:感恩感动,唱出心声。“爱了,爱了,爱援助的云南天使,爱作词作曲人,爱演唱的四位小仙女。”云南网友留言称: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去时北风潇潇,归时春暖花开!云咸一家亲,欢迎咸宁人民到彩云之南做客!有治愈的患者留言:虽然我们还隔万水千山,但我们都是中华子孙。你们的付出,让我脱离了病魔,让我感受到党的伟大。祝福您们,我的远方亲人。有网友求歌谱:写得好,唱得也好,遗憾的是只有歌词没简谱,如果把曲谱也写上,那就完美了也能流传了……歌曲不仅感动了两地网友,也感动了云南医疗队。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李波告诉云南网记者:“太喜欢《孔雀来兮》这首歌了,优美和谐的旋律把滇鄂人民的真情娓娓道来,歌者以情带声,情声造境,时而轻盈如溪,时而绵长有致,让人感动不已!”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郤俊芳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为华夏子弟,大家心手相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滇鄂两省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力抗疫,用彩云之南温暖的阳光驱散笼罩于人心的乌云,待到孔雀起舞时,便是春暖花开日。”传承抗疫精神“其实多少还是有点遗憾的,创作嘛,总觉得可以尽善尽美。”编创人员们表示,因时间紧迫,抗疫形式严峻,为保证创作人员安全,在不组织集中讨论和创作交流会的情况下,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构思一个个音乐段落、MV画面,这才完成了《孔雀来兮》的顺利“开屏”。“在这次疫情之前,我们不曾想过白衣天使要用泪水、汗水、甚至生命来晕染这片中国红。‘最美逆行者’这五个字,也几乎是第一次离我们这么近,让我们知道,原来,他们这么美。”谈及《孔雀来兮》的“走红”,群艺馆全体编创人员们有些始料未及,在大家看来,自己做的只是一点点本职工作。一群热爱音乐的人,在捷报不断的今天,除了欣喜,却也心怀感恩。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群众艺术馆按照全市文艺工作的总体安排,积极组织馆内专业文艺创作力量潜心创作,推出一大批原创文艺作品,吹响了咸宁文艺战线上的冲锋号角,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投入了艺术力量。“甲:一二三,三二一!乙:一二三四五六七!丙:啰里啰嗦搞么事?丁:说战疫!合:对,说战疫!……”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咸宁市群艺馆人积极响应,以文艺的方式战斗、记录、致敬。仅仅几天时间,创作了感人至深、激荡心灵的三句半,用这种形式宣传防疫知识,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共同抗击疫情。同时,在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市群艺馆向文艺界发出开展主题文艺作品创作的倡议,鼓励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采取线上形式,通过文学、书法、美术、音乐、曲艺、摄影、MV等艺术门类和艺术形式,创作抗疫主题优秀文艺作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