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说。通山县双泉社区和谐家园小区临时党支部:不要面子要平安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宋文虎通讯员赵冬平“通行证忘带了,先让我出去,不然饭都要凉了。”2月16日,通山县通羊镇双泉社区和谐家园小区防控卡点,谭先生想外出给住院的父亲送饭。和谐家园小区310户493人,是原化肥厂职工小区,企业破产后成为“三无小区”,无物业管理,无单位管理,无人防物防。67岁老党员阮金元组织11位党员和当地居民成立疫情防控队,建立临时党支部,封路设卡抓防控。“你没有通行证,我不能让你出去。”阮金元态度坚决。“你又不是不认识我,先让我出去,回来再补上。”谭先生希望阮金元“行个方便”。“坚决不行,这不是针对你,是统一的规定,假如都这样,那还怎么防控疫情。”阮金元丝毫不让步。谭先生只能选择回家拿通行证。为了减少人员流动,临时党支部在小区门口设立了卡点,每户每两天只能派一人、测量体温无异常并登记后方可外出购物。“能封的全都封了,封不了的安排人轮流值守。”疫情防控队党员郭大红说,小区共有13个出口,其中有4个无法封闭,每日都有队员值守。“你昨天出去了,今天不能再出去了!”2月13日,58岁的陈大姐欲从河边小口外出,郭大红及时劝阻。“我种的菜,凭什么不让我出去摘。”对于郭大红的制止,陈大姐显然不服气。“不是不让你去,规定时间可以出去,一次多摘一点。大家都在积极抗击疫情,我们不能添乱呀。”经过郭大红地耐心劝说,陈大姐返回家中,并表示不再随意外出。对外不能输出,内部防止扩散。“坚决不能出来闲逛、晒太阳。”防控队员谭卫建说,小区居民大多年纪较大,喜欢在小区内走动,他们坚决劝回。72岁的黄奶奶患有精神类疾病,喜欢不戴口罩闲逛,防控队发现后立即劝回,并与老人的家人沟通,千万不要让其外出。能劝则劝,久劝无果只能采取硬手段。60多的夏姓居民时常不戴口罩在小区内闲逛,多次劝阻无效后,防控队报警将其拘留。“骂也只能随他骂,安全第一。”阮金元说,疫情防控,不是谈面子的时候,必须坚守安全第一的原则。目前,该小区未发现一例确诊患者。赤壁市和尚岭社区金谷路小区临时党支部:让住户安心宅家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柱特约记者童金健“防疫工作人员把我们当作自家人一样主动跑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真的太感谢他们了!”2月19日,赤壁市蒲圻办事处和尚岭社区金谷路“三无”小区的居民周峰对记者说。金谷路是一个“三无”小区,地形复杂,小区通道多,居民居住分散,疫情管控难度较大。1月26日,赤壁市税务局组织专班第一时间来到这里协助防控。他们联合社区党员干部一起,成立临时党支部,对小区进行封闭管理。“刚来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小区到处都是出口,我们心里没有底,居民们有恐慌情绪。”临时党支部书记刘伟胜说。他们联合社区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将小区该封的封,该堵的堵,只留出应急通道。62岁的居民刘某某,身患多种疾病,每个星期都要出去买药。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她平常去药店的近路已被封堵,老人很不习惯,对防控工作很排斥。后来,刘伟胜发现刘某某家里只有一个人,子女都不在身边,没有人照顾,年纪又大了,很可怜。他和同事主动送一些粮油、蔬菜去她家,同时给她做工作。走访时,老人请求帮她买一瓶消毒酒精。刘伟胜满口答应。他跑了很多家药店也没有买到,好不容易找到附近一家医院,终于买到酒精,免费送给了老人。老人非常感谢。“现在是特殊时期,您有什么事就直接打我电话,我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如今,老人有什么事情,就直接单线给刘伟胜联系;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买菜还是买药等等,刘伟胜和同事们有求必应。和尚岭社区党员干部熊国富、余婷等人也全面参与小区防控工作。大家拧成一股绳,临时党支部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全城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临时支部用微信征求居民日常所需,安排专人买菜送菜、买药送药,及时送上门,让居民安安心心宅在家里。崇阳县颐和医院执勤岗临时党支部:构筑防疫安全网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金勋亚丁仲兵“贵在坚持,多穿点就行了。”2月21日中午,崇阳县金城大道颐和医院门前,正在站岗执勤的饶怡兵电话里叮嘱着队友们。1月28日,颐和医院被确立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隔离医院,并要求公安民警进驻,24小时守卫。“我是党员,我先上!”该县刑警大队大队长饶怡兵第一时间请命,并决定成立颐和医院执勤岗临时党支部,得到了大队所有人的响应。当天,他们派出了一支“先遣队”,在进行简单的专业防护知识培训后,立即开展紧张的工作。当时,该医院还未走上正轨,秩序混乱,他们既要维护秩序,还要与被隔离对象“零距离”接触,配合医务人员为密切接触者量体温、登记、消毒。被隔离的时间长了,很多人情绪波动特别大,很容易动怒。在执勤的同时,他们更加注重法律宣传和心理疏导。1月31日、2月6日,颐和医院需转移两批共176名隔离对象。饶怡兵带领党员、干部以及有专业知识的法医,一次又一次来回护送,直至全部人员安全转移。“疫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团结!”刘立志是大队的副大队长兼技术中队的中队长。抗疫期间,他除了在这里执勤外,还要负责大队日常值班和中队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每逢与隔离对象密切接触后,他担心年轻民警们会留下心里阴影,就变着法子给大家加油打气。“防护服是战疫中的紧俏物资,我们都把它看得很重,上下班时做好全身消毒,一身防护服往往要穿三次!”为降低损耗,年轻辅警龚俊杰不脱防护服睡觉,一度被人笑为“胆小鬼”“吝啬鬼”……“除了外围安保外,我们还要保障医院内部秩序,还得做好隔离救治对象的安全保护。”饶怡兵说,从1月28日至今,他们先后有34人参与到执勤岗位中,大家轮流值守,从不退缩,竭尽全力筑好
“安全屏障”。咸安区同心路小区临时党支部:堡垒建在关口上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文谨特约记者李星2月21日上午,天空中飘着细雨,在咸安区永安办事处同心路路口,却有不少穿着隔离衣的党员志愿者在忙碌。原来,该社区在进行第四次大排查。“根据临时党支部的安排,每人负责一个单元,全面排查,争取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市委老干部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做到数据细致可靠,该局派出了24名干部,几乎全员上阵。同心路口疫情防控宣传点临时党支部书记、同心路社区副书记兰芳告诉记者,该临时党支部管辖4个网格,主要负责出入管理、体温检测、密接排查、宣传劝导、防疫消杀、医疗配送等工作。“我们制定了排班表,以三班倒的形式,大家每天准时签到。”兰芳说,将临时党支部建在路口,是为了能够更好发挥阵地堡垒作用。穿过同心路口继续向前,忙碌身影随处可见。同心路社区书记胡剑明告诉记者,社区至今没有一例“疑似病例”、没有一位“确诊病例”。“同心路社区的地形比较特殊,想要进入社区,仅同心路和妇幼小区两个路口可以进入。”胡剑明说,在这两个路口设立临时党支部,基本就可以做到严控进出。正月初一,该社区就启动了全面摸排,2月2日,两个路口建起临时党支部,严格管控。“我们的条件比别人要落后一些,只能提早预防、从严管理。”胡剑明说,同心路社区除了6个无物业、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外,剩下的全都是“散居”点,疫情防控难度大。“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作用,是我们抗疫力量的不竭源泉。”同心路社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咸安区委组织部考评办主任陈清明说。目前,该社区建立了三个临时党支部,由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市金投集团、市供电公司、咸安区委组织部以及社区党员组成,此外还组织起了76名志愿者。大家齐心协力,不仅出色保障了特殊人群关怀、日常工作运转、生活物资全配送等工作,还顺利完成了前两轮的全面摸排。通城县银城社区临时党支部:卡片服务暖人心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2月20日,记者走进通城县隽水镇银城社区青山路,发现每户门口贴有一张“便民服务卡”。这些卡片分为红、粉、黄3种颜色,上面印有生活物资配送、液化气站、困难救助热线电话,“不出门
不集会
戴口罩
勤洗手
常通风”等温馨提示语。“我们通过入户调查之后,用3种颜色的卡片来区分‘三类’人员。其中,红色卡片代表常住人员,粉色卡片代表家中有返乡人员,黄色卡片代表无人在家。”通城县委组织部人才科负责人、银城社区临时支部书记陈柯说。仔细翻看这3张卡片,发现红色卡片印有“居家欢乐
福寿绵长”的话语,粉色卡片则是“春节返乡
平安健康”,而黄色卡片是“急需联系
平安幸福
户主归来请速与社区联系”……一句句暖心的祝福和提示,读起来朗朗上口,既贴心又温馨。疫情暴发后,银城社区召集以党员干部胡海生等人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成立4支巡逻队,分组进入社区网格开展人员排查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集中开展了5轮‘地毯式’排查,将返乡人员登记在册,对居家隔离人员实行跟踪管理。”杜介明介绍。临时支部成立之后,支部书记陈柯、社区防控指导员李曙、社区党支部书记杜介明等人,带领社区党员干部职工拧成一股绳,形成了战斗堡垒,全力以赴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蛮干不如巧干。通过集思广益,银城社区临时支部制定了“三色”便民服务卡这一高效、便民的管控办法。走进银城社区,只需留心户主门口张贴的“便民服务卡”,就可以根据颜色知晓住户的居家情况。同时,社区居民也可以通过这张小小的“便民服务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生活物资配送、近期出行咨询、心理疏导,等等。“像这样的卡片,我们印发张贴了6000余张,现已服务社区居民1000余人次。社区安排专人接线,每天热线不断,并且进行了信息登记,以便回访和查阅。”陈柯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