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让山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记者

张大乐陈新

通讯员李苗

五里镇左港小学2012年由湖北瀛通电子公司董事长黄晖牵头捐资,地方政府集资兴建,现有学生284人,教职工28人,是一所集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汉、日、英”三语教学的寄读学校。

学校紧紧围绕“为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为学生自信谋求幸福人生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让学生会学乐学,让家长开心放心,让教师善教乐教,努力打造农村优质教育基地,争创省市县优质示范学校。标准流畅的普通话,像模像样的英语口语,时不时蹦出几个日语词汇……24日,记者采访五里镇左港小学五年级学生付璐娜时,深深地被这个山区孩子所感染。“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如夸父逐日般上路,让路上的辛酸融进我们的眼睛,让心灵的困境化作永远的坚定,为了那个共同的中国梦,一个历史之梦,现代之梦,未来之梦!”这是付璐娜去年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时,撰写《我的梦,中国梦》里的语句。这篇饱含真情、表达理想追求的散文,最终获得省一等奖。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小璐娜不曾忘记,三年前,她跨入新学校时,普通话发音不准,英语、日语从未接触,读三年级的她唯一的心愿,就是盼望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早日回家。“学校是我的成长乐园,感谢辛勤哺育我的园丁们!”她深情地说。四年级的胡磊也是一名留守儿童。爸妈长年在外打工,过春节都不回家,被爷爷奶奶拉扯大的他性格孤僻,不爱言笑。二年级搬到新校时,体育老师几次喊“向右看齐”都没听懂,被同学们笑话了好一阵子。如今,“丑小鸭”变身“小天鹅”。小胡磊成绩提高了,性格开朗了,学会了打篮球、踢足球,还在日语情景剧《桃太郎的故事》中扮演角色。付璐娜和胡磊的故事,每天在左港小学上演;284名在校学生中,每人都在实现人生中的美丽蜕变。左港是通城县五里镇的库区、边远山区,离五里镇有20多里路,10多个村湾、2000多人散落在左港水库四周的山旮旯里,村里青壮年大多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占七成以上。以前,村里只有一个教学点、两个年级。高年级的学生要走10多里山路到附近村的小学读书,既不方便又不安全。2012年,湖北瀛通电子公司董事长黄晖牵头捐资80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左港寄宿小学,解决山区孩子上学难。建成后,每年捐资奖励获奖的教研项目,改善师生们的生活条件,让孩子们与城里孩子一道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一流的办学条件,让山区孩子茁壮成长。“校长李强如数家珍般介绍学校的特色。硬件设施上,校内和校园周围环境十分优越,200米长的塑胶跑道操场在全县为数不多,微机室、图书室、美术室、体育室、音乐室一应俱全,每个老师配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装PPT、空调,校园网络监控全覆盖,办学条件大大超过其他乡镇的学校,与市里、县里的同类学校相比也毫不逊色。教育教学上,学校采用中、英、日三语教学,除了基本的语数科任老师外,配有专门的英语、日语和音乐、美术、体育老师,老师由省里统一招录。在全国组织的“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该校推荐的四节课全部入选。在全国作文大赛、奥数竞赛中,学校有30多人次获市级、省级奖励。副省长郭生练来学校考察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左港小学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堪称全省一流”。

教师夫妻档

优越的办学条件,优质的教学成绩,不仅吸引邻近村湾、乡镇的孩子到左港小学读书,还招引了一些外地大学生来学校执教,武汉人吴士林就是其中一位。

吴士林2008年毕业于湖北科技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2年参加了省里统一组织的招考,成为左港小学的体育教师。“我是村里第一位体育老师,”他的话语略带几分自豪感。

任教伊始,许多学生连“立正”、“稍息”的口令都听不懂,篮球足球也分不清楚。吴士林一遍一遍地教,不厌其烦地纠正孩子们的错误,鼓励他们学队列,学球类运动,还有健美操、武术……教会了高年级再教低年级,课堂教了课外再教,甚至寒暑假也组织孩子们到学校打球。“山里的孩子很单纯,求知欲特别强。”他倍感欣慰。

三年来,吴士林手把手地教了五个年级六个班级的体育课,284名孩子都学会了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他的PPT教程获评全市优质课一等奖、省三等奖,个人荣获全市技能大赛第一名。

三年间,吴士林收获了爱情和幸福,他的大学同学吴红杏也于2013年考进左港小学,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两人喜结连理并有了小孩。

“他俩平时教书育人,节假日看守学校,是左港的教师夫妻档。”校长李强说,边远山区需要像他们一样热爱教育的好教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