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星期前,本报开始追踪报道咸安八旬老夫妇办户口的事件,经过多方媒体的联系,在公安部门、民政部门的持续关注下,两位老人办户口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卓发华婆婆在汉川的户口相关证明已经开出;李太寿爹爹在信阳的户口相关证明也已经到达咸宁。近日,俩老的户口将一起办理。
一、婆婆证明已开出23日,咸安公安分局永安派出所副所长邓辉联系本报记者:该所已收到汉川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邓辉表示,等爹爹的证明到了,两人的户口可同时办理,同时拿到户口。“这张证明纸来之不易啊,这是多少人跑东跑西,打了多少次电话盼来的好消息。”邓辉感慨不已。《楚天都市报》驻孝感站记者陈咏表示,他与汉川市公安机关相关负责人取得了联系,查清和核实户籍信息后,汉川公安部门特事特办,迅速给卓婆婆开出相关证明文件。自17日开始,汉川市档案局工作人员严淑萍根据媒体报道提供的信息,在档案馆里查到了卓婆婆的资料,资料显示她是1934年3月出生,和前夫育有三子一女。根据汉川方面提供的资料,媒体找婆婆进行了核实,基本与资料吻合。随后,汉川公安局派人到婆婆的家乡脉旺镇刘口村村组进行了走访,确定了婆婆的身份,并出具了相关证明文件。“我们已经在着手办理卓婆婆的户口。”咸安公安分局永安派出所副所长邓辉表示,全程不需要老人跑腿,拍照、送审资料等事情全部都由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上门解决。据了解,按正常程序操作的话,一份户口办下来,大概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拿到户口本。而卓婆婆的身份已经核实,只需等待核实传真件,到时候,拿到身份核实传真件后,永安派出所会派专人去咸安公安分局进行审批,简化程序,一天时间就能办出户口本,将户口本送到卓婆婆手上。
二、爹爹身份已核实24日下午,河南信阳市光山县槐店乡派出所所长王心平表示:李爹爹所需要的相关户口证明已经传真到了永安派出所。王心平介绍,19日下午,他收到从《大河报》传来的关于李太寿老人想落户咸宁的相关信息,办户口的关键在于老爹爹家乡的身份证明。王心平第一时间与槐店乡刘高山村村主任刘家元联系,商量解决方法。20日一早,王心平驱车来到刘高山村,与刘家元一个组一个组走访,对村里70至80岁左右的老人普查了一遍。王心平说,槐店乡现有20多个村,有常住人口3万多人,居住的村民并非集中在一处。李太寿老人的信息调查走访工作一度受挫。但每天结束后,王心平都对刘家元说:“今天找不到,明天再继续找。”走访到刘高山村王湾村名组的第七位老人时,终于获得了李太寿老人的相关信息。该老人依稀记得李姓中有这么一户人,家里有三儿两女,李太寿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据老人回忆,李太寿小名叫三蛮子,到现在,估摸着年纪大概也有七、八十岁了。李太寿老人家中的其他四位哥哥姐姐都已过世,老人的二哥留下一个孩子。王心平介绍,像李太寿老人这样的情况在当地并不多见。据了解,当初李太寿才十几岁就离家,当时的户籍政策还不太完善,李太寿在当地没有办理第一代身份证及户口登记,所以才会给这次查找工作带来难度。
三、六家媒体齐帮忙近一周以来,记者始终保持与诸家媒体的联系,不放过一丝线索。继本报、《湖北日报》民生版对老人办户口的事件进行报道后,事件引起河南《信阳日报》等媒体的关注。《湖北日报》记者曾莉透露,《大河报》记者杨晓燕与信阳当地的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后,由槐店乡派出所对此进行追踪。19日下午,《大河报》记者杨晓燕与曾莉取得联系,《大河报》计划与当地公安部门一起,去李爹爹家乡走访,寻找相关信息。20日晚6时,信阳方面传来消息,因为老人没能提供具体的家庭住址,信息严重不足,杨晓燕只能通过公安部门进行档案调取,查找老人的户口信息。23日当天,荆楚网也在官方微博发帖《帮信阳李爹爹寻亲》,请网友帮忙扩散消息,为老人找亲人。之后,河南信阳公安部门安排民警去刘高山村进行寻访排查,这才有了结果。在与《楚天都市报》等媒体的共同努力下,卓婆婆的户口定下了。李爹爹的户口又因《湖北日报》与河南等媒体的帮助,有了希望。
四、多个部门共努力在前期报道中,省、市、区民政部门给予了指导性建议,另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多方合力,尽快解决两位老人的养老问题。23日,记者来到咸安南大街社区和咸安区民政局了解情况。南大街社书记贾光涛介绍,两位老人是该社区的常驻人口,且住在一起多年,社区可以开具证明。在社区,记者拿到了两位老人长期居住在南大街的证明,带着这张证明,记者随后来到咸安区婚姻登记处。咸安区婚姻登记处主任张燕介绍,按照新《婚姻法》来说,两位老人在咸宁居住达30年之久,已经属于事实婚姻。但因为没有户口,结婚证暂时无法领取。“等老人户口办下来,我们会迅速给两位老人办理结婚证,拍照、递交相关资料都不用老人亲自来办。”张燕表示,她已经与咸安公安分局联系,将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两位老人的户口、结婚证问题。当天晚上,咸安公安分局副局长刘荣林致电记者询问事件的进展情况,刘荣林说,他一直在关注事件的进展,局里将特事特办,帮两位老人早日办好户口。经过汉川、信阳、咸安等地公安部门多方努力,记者获悉,两位老人的户口近期将一起解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