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湖北省
咸宁市
社会
文章详情
控制高“盐”值警惕隐形盐
2022年01月20日
10
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盐是我们烹饪美食必备的调味品,但盐摄入过多,对身体的危害也很大,因此,不少人在日常饮食中开始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但是,大多数人仅仅是在烹饪时减少食盐的使用,往往忽略了生活中大量“看不见”的盐。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今年活动主题是“三减+三健,健康新动力”,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对“减盐”进行了介绍。控好吃盐量不是件容易事“我们也知道吃盐过量有很多危害,但如果盐放少了,淡而无味,饭菜都吃不下。”家住金桂社区的居民王女士无奈道,她和老伴口味偏咸,做饭往往放入很多盐,女儿每每叮嘱少放盐,但总是难做到。张女士说,以前做饭时还真是没有太注意控制用盐量。但自从知道吃盐多了对身体不好,就果断控制一家三口的食盐摄入,在做饭时减少了用盐量,但很快发现了新问题,“家人都嚷嚷着说菜一点儿味都没有,有时候为了下饭还要吃些咸菜,这一看吃盐不更多了嘛。”无奈之下,张女士只得又增加了用盐量。但是为了健康,她还是经常劝家人要少吃盐,却总是收不到明显的效果。张女士还注意到,孩子喜欢吃的一种零食,尝起来也有咸味。控制好家人食盐摄入量,成为让张女士有些头疼的难题。食盐摄入过多到底有哪些危害?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介绍,食盐摄入过多易导致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增加胃病、肥胖等疾病的患病几率,也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风险。食盐摄入过多还可能导致糖尿病、胃癌、骨质疏松、肾结石、哮喘等多种疾病发生。对于儿童,食盐摄入过多同样具有危害,且年龄越小,伤害越大。高盐饮食会诱发儿童发生心血管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锌缺乏症的风险增加。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盐,但是盐吃多了又损害身体健康,那么,我们应该吃多少盐呢?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介绍,建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重点人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或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及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少于4克。这里的食盐量是指我们每天吃盐的总量,不仅包括烹饪时加入的颗粒状的盐,还包括酱油、蚝油、鸡精、味精等调味品,以及在超市购买的包装食品中的含盐(钠)量。有些人认为5克盐很多,自己日常吃不到那么多。其实不然,一方面因为我们对日常炒菜放的盐没有精确估计,另一方面,5克盐指的是人均每天的摄入总量。一般来说,正常啤酒瓶盖装满食盐的量是5克。建议烹饪过程使用2克限量盐勺来计算加盐量,做到心里有数。建议在烹饪菜品时,要按每人少于5克(两勺半2克盐勺)来加盐,因为除此以外,每天还会吃进去很多看不见的盐,比如面酱、辣椒酱、咸菜、味精和包装食品等也含有很多盐,即使是感觉没有咸味的面条、面包和饼干等也有不少盐。有些人认为盐吃少了会引起身体没劲儿。这是错误的,没有科学研究证明减少食盐摄入会导致没劲、乏力等症状,与此相反,在已有的科学实验中,减少吃盐会获得血压降低等健康益处。做菜少放盐、少吃高盐食品控制我们的吃盐量,要从控制我们炒菜的放盐量着手。口味的变化需要慢慢适应,一次性把食盐量减少到5克的目标实现起来不容易,大家很难接受。可以每天减少一点点,逐渐的把食盐减下来,比如每个人一个月只减少1克,甚至一个月全家只减少1克,这点变化连我们自己都很难察觉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累积的总效果也会非常明显。做菜的时候少放盐,多用醋、葱、姜、蒜、辣椒、芝麻、香菜等来调味,但是少用酱油、蚝油、味精、鸡精、沙拉酱、辣椒酱、豆瓣酱、番茄酱等含盐量高的调味料。出锅前,再放盐,省点放,同样咸。菜快出锅的时候再放盐,这样既能比平时少放盐又能保证咸味。除了炒菜少放盐,还要警惕高盐食品(含盐量高的食品),比如咸菜、酱菜、咸蛋、熟食肉制品、酱和调料类、速食面、小吃等经过加工的高盐食品,应该少吃。查看营养成分表。一般而言,营养成分表中钠含量超过30%NRV(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的食物需要注意少购少吃。减少在外就餐。大部分餐厅提供的菜品含盐量都比家庭自制食物高,所以在外就餐时,可主动向服务员提出减少菜品中食盐用量。尽量少在外就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