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聆听淦河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淦水定何许,楼外满晴岚。落霞蜚鸟无际,新酒为谁甘。闻道居邻玉笥,下有芝田琳苑,光景照江南。”这首南宋赵氏词中开篇所提到的“淦水”,便是咸宁人民的母亲河——淦河。古老的淦河,历经千年仍汨汨流淌在咸宁的大地上,时而蜿蜒于崇山峻岭,时而逶迤于无垠绿野,时而穿行在繁华都市,时而又化作清澈的沟渠,涌动着奔腾着喧嚣着闪亮着,依着山的妖娆,傍着岸的素雅,永不停歇,一路向前,滋润着淦河两岸的生灵,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咸宁人。披一身霞光,行走在淦河之滨。我看见,岸旁青灰色的石头恬静安详,默默迎接每一位经过它的访客。遥望被阳光照耀得流金溢彩的淦河,静谧中蕴着深邃,安祥中透着苍凉,不禁涌起许多过往的遐想。那个从婉约宋词中流淌而来的淦河,那个滋养着无数咸宁人血脉的淦河,那个以凉凉河水从我指缝间穿过的淦河,就似一幅幅宏大瑰丽的画卷在我面前悠然铺展!继续向前走,赏玩着淦河之景。我看见,虽青山远黛、水榭亭阁、杨柳依依、鲜花竞开,还带着淦河特有的澄碧清新与些许沁凉,但眼前虽美,最吸引我的还是那绵绵长长的水。走得久了、累了,不知不觉间便停下脚步,轻轻掬一捧淦河清亮的水,用它洗去满身的尘土和夏季带来的阵阵灼热。在数株大树的浓荫之间,寻找一把老旧的木椅坐下来,静静聆听眼前的淦河。聆听淦河,必先探得这方活水的源头。淦河的源头在哪里?据说,淦河是咸宁境内三大水系之一,有东西二源,东为正源,发源于通山县万家乡门楼,西源于鸡冠山麓的鸣水泉。郦道元的《水经注》记下了其水系及流入地——这条长约八十公里的河流,从幕阜山峰顶跌落,蜿蜒远行,沿途接纳十二条支流,穿过广袤的原野村庄以及繁花似锦的城区,最后流入宽阔的斧头湖。原来,淦河远不是我们看到的穿城而过的这条如绸缎般的玉带,事实上,她是那么的曲折蜿蜒,那么的幽深绵远,她是咸宁人民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摇篮,容纳了太多精彩、太多智慧与太多的沧桑!聆听淦河,就是聆听一部咸宁的历史。淦河虽不似浩浩汤汤的长江,没有波涛澎湃的雄浑,也无奔流倾泻的壮阔,鲜少被文人墨客赞美,但她却是咸宁人民事实上的母亲河、生命河,见证着咸宁的变迁与悠久,承载着咸宁人民年复一年的憧憬与希望。而淦河,顺应了民心,从来都是这样的驯顺,从来都和我们这样贴近,犹如白练临风、玉带涵翠,一直河水清澈,经年流淌,滋养万物,让每个经过她身旁的人都能在潺潺水声中受益,得到一份久违的安然。聆听淦河,就象聆听一首章节分明的组诗。每到春天,千山环碧,河水染绿,水气盈盈,淦河两岸,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夏季来临,暴雨过后,河水猛涨,水流湍急,不复清澈,假如叠一只纸船放在水面,小船儿会立刻随波逐流,被浪花打翻在浑浊的河水之中。一旦入秋,淦河的水会变清变亮,水面云飞雾漫,两旁草木峥嵘,有着最静谧的夜和最明亮的星,让你的灵魂变得象河流般凝重深邃;冬天来时,淦河依然没有睡去,大树和廊桥的影子倒映在平静如镜的河面,仿佛用最华丽的曲演奏着最低沉的调,显得越发的缱绻情深。这淦河四季轮回的组诗啊,就这么一直不停地写呀写、念呀念,一次次冬去春回,浅吟低诵,无怨无悔。聆听淦河,仿佛聆听一首甜蜜温柔的小夜曲。每当夜幕降临,四周的群山在星辉下沉默的时候,葱郁的原野在月华下渐睡的时候,白天的树木开始悄悄生长的时候,淦河依然与虫鸣、风声、蛙唱相和,一直流淌着、哼唱着潺潺的旋律。记得有位诗人曾经这样写道:“入口是片怡人的田野,那里有些生着苔藓的果树,现出一泓红红的清溪。”我想,淦河也应该是这样吧,无论什么季节什么时候,就象母亲永不厌倦的叮咛,就象一首可以直达心灵的乐曲,总会以我们喜欢眷恋的模样缓缓呈现,然后与之不期然相遇在时光深处,共同守护岁月厚赠给我们的简单、宁静的幸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