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湖北省
咸宁市
社会
文章详情
咸安八旬老人成“花痴”
2022年01月20日
10
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明代冯梦龙所着《醒世恒言》中,有篇“灌园叟晚逢仙女”,讲述江南秋姓老翁浇灌花园,爱花成癖的故事。无巧不成书,咸安也有一位老人,花费一年光阴,精心搜集本地花卉,呕心沥血配文编成《百花集锦》,让更多人感受香城泉都的芬芳之美。历时一年创作图集4月27日,记者走进咸安同心路社区的一条狭窄小巷里,一座墙体爬满绿叶的小院里,86岁的退休老人刘克英正细细翻阅自己配文整理好的《百花集锦》。一个马扎、一幅字画、一副眼镜,让安静的气氛又多了些许文化的韵味。刘克英出生在咸安一个书香家庭,父亲是清末的秀才。在刘克英的童年记忆中,家人除了教他四书五经,还总会跟他讲述咸宁当地的传说故事。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刘克英也深深爱上了家乡的历史文化。淦河水在静静流淌,叹息的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咸宁美丽的自然风光。“咸宁有香城泉都的美称,漫山遍野的花卉都是大自然的宝贵馈赠,我得尽自己的努力,好好记录下来。搜集的越多,就越能留住家乡美。”刘克英决心要做点有意义的事。2016年某一天,刘克英在社区附近的桂花广场转悠,刚好结识了同样爱好咸宁历史文化的八旬老人万正新。谈到合作编纂《百花集锦》的想法,两位老人一拍即合。商量好由万正新负责拍摄花卉照片,刘克英则给图片作诗配文。分工明确后,刘克英横下心来,一门心思埋头于枯燥无味的文字工作中。配文作诗的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诗词有格律、字数、平仄韵脚的限制和要求,遣词造句还要有文采,不能平淡乏味,更要契合每种花卉植物的特点。那段时间,刘克英经常戴着眼睛,翻着书页泛黄的字典查询。“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成了他那段时间的生活写照。天道酬勤,在刘克英个人及团队的努力下,费时一年编纂的《百花集锦》终于顺利完成。刘克英又个人出资近千余元,联系咸宁的一家印刷厂,印刷出书,众多读者纷纷给予高度肯定。为了传承咸宁故土风貌,刘克英将部分书赠送市区相关文化部门和单位留档珍藏。精心编纂遣词造句记者翻阅《百花集锦》,该书涵盖了咸宁本地的40余种花卉,有90多张不同角度、栩栩如生的花卉图片,每张图片下面标标明了花的学名和相对应的诗词。“每一种花,都有一个故事。”翻看笔记时,刘克英的脸上写着满满的成就感。翻开厚厚的手稿,记者看到很多用红、蓝两色笔圈点出来的地方,还有一些用胶水贴在页面的小字条。老人介绍,有些配文是直接引用前人的诗作,更多的是他自己编写的。以桂花为例,刘克英结合咸宁桂乡的特点,编成“嫦娥奔月折桂行,桂籽繁生在咸宁;田野桂花开满地,全国位居算头名”,既朗朗上口,又契合咸宁桂乡的文化背景。樱花篇:“武汉大学樱花美,游客观花挤又挤;如今咸宁樱花多,坐着汽车看十里”,运用了打油诗的写法,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刘克英给花卉配文大多是在夜里完成的。“夜里安静,容易有灵感,没人打扰。”刘克英说,“受到启发,就要立刻写出来,不把诗写完就不能睡觉,也睡不着。”由于不会打字,刘克英干脆将厚厚一摞手写文稿直接搬到打印店,逐字逐句和工作人员校对打印,再将成稿送到印刷厂。为了精益求精,刘克英会请亲朋好友们来家里坐坐,念给他们听,不好的地方再修改。刘克英还请了一些老师、文字工作者进行斧正。三删五改,刘克英已记不清给花卉们写了多少诗稿,但他都保存得非常完整。“作诗配文既可以防止患老年痴呆症,锻炼大脑的灵活性,又可以记录家乡美景,把自己的创作成果奉献给社会。既老有所为,又老有所乐,使退休生活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刘克英高兴地说。立志传承家乡之美“以前我家庭院前有两株栀子花,和刘老这个图集里的一样。”刘克英的邻居蒋先生说,他没事就要到老人家来坐坐,借阅《百花集锦》翻翻,让他有种久违的亲切感。咸安区永安办事处同心路社区党组织书记胡剑明表示,86岁的刘克英自费出书,免费赠阅,十分不易。老人积极向上、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正能量。“我不是专业文字工作者,也不是植物研究人员,但这对我是莫大的肯定。”刘克英把他人给他的鼓励当做一种荣誉。虽已临近耄耋之年,他为了记录和宣传咸宁风光,仍在奔走忙碌着。“几个子女都和我住在一起,为的就是互相照应,也方便我工作。”刘克英终日奔波,最欣慰的就是老伴和孩子都很支持他的工作。不光只是编纂《百花集锦》,退休十余年以来,刘克英逛遍了咸宁的山山水水。他经常带着干粮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遇到有价值的故事,就用笔记下来,回家进行整理。刘克英还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更从报纸、杂志上摘抄文章,再加工创作了400多篇文章、100多首诗词,大多反映咸宁风貌和历史文化。不仅如此,老人还花费数千元将作品印刷出版。这对已退休的刘克英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资。“书还不尽完善,很多花卉植物都没有详细记录,部分配文也要再修改。可是我毕竟是老头子了,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加入。”刘克英最大的希望,就是《百花集锦》能感染更多的人赏花、爱花、养花,做护花使者,让绿色引领香城泉都的时尚。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市民来关注、记录、传承咸宁的美,充分展示绿色、现代、活力的咸宁形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