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湖北省
咸宁市
科教
文章详情
打桂花
2022年01月20日
10
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儿香……”每次拨打咸宁老家朋友的电话,十有八九会传来这首以《江南桂花香》为铃声的歌曲。乡情被清新悦耳的曲调牵引,思绪纷飞,穿过记忆的闸门,我游进桂花的海洋……咸宁被誉为“中国桂花之乡”,可谓名符其实。每年桂花开放时节,你会发现自己真的是置身于桂花的海洋。从道路两旁到你所要去的每一个去处,差不多都有桂花在盛开。在桂花镇,那里的桂花更是多得叫人咋舌,山坡上、田野间、农家小院前,一棵紧挨着一棵无处不见。桂花的打摘不同于其他花卉,不是“采”,而是“打”。第一次知道桂花要“打”,是我初到桂花之乡的那年,缘于一个舞蹈。舞蹈的名字就叫《打桂花》。舞蹈老师告诉我,桂花之所以要“打”,是因为她的花朵繁茂又细小,不适合采摘。“打桂花”的音乐,是市群艺馆为《打桂花》舞蹈度身定做的。我清楚地记得,欢快的旋律中,十几个可爱的小女孩用艺术形式,将“打”桂花的基本要素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受舞蹈中的情景感染,我惦念起真正的打桂花来。想看看地道的花农究竟是怎样摇竿打桂花的?尤其是几个人牵着被单的四个角,在树下来回跑动接桂花的情景,着实令我向往!打桂花的具体时间是严格的,要趁晨间露水没有散尽的时候打,据说这样花朵才容易从枝干上脱落。打桂花的佳期到了,说明观赏桂花的绝好时期也到了。赏花和打花的最佳时间重叠在一起,多少有点令人懊恼。赏桂花,看花农打桂花,要赶早去,头天与朋友约好了天刚亮就出发。给我们带路的当地老乡一再提醒我们:到了打桂花的现场千万不要大声说话。花农们相信一个传说,倘若打桂花现场太喧闹,来年的收成肯定不好。这种说法虽然让我们觉得奇怪,但入乡随俗的规矩还是要遵循的。“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等我们到达桂花园林时,早就有花农在工作了。只见花农们手持长长的小木棍或竹竿,轻轻地敲打着树枝,那些黄色的、白色的、金色的花朵在我们眼前纷纷扬扬地飘洒。随着敲打树枝节奏的快慢,纷飞的花朵或多或少、或急或慢,这分明是弥漫的桂花雨啊!直看得我们一干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天啦,我们莫不是误入了桂花仙境?那些手持长竿打花的,多半是男人,但凡持竿打花的女人,头上一定系着一个花头巾。桂花树下好几处有儿童牵着被单接桂花的,他们或两人一组,或三、四人一组,随着打花人的方向极其有序地移动。没有孩子帮忙、单独打花的人则将被单铺在地上,每改变一次打花方向就弯腰挪动一次地上的被单,一个人做得倒也有条不紊。打桂花的竿基本上都是竹子,每根竿子的顶头处都用布包裹着。大婶用非常细微的声音告诉我,树是有生命的,为了尽可能减少打桂花对树木造成伤害,选择空心的竹竿比实心的木竿要好,端头缠上布也是为了减缓硬力。我同样细语地问大婶,为什么都是用被单接花而不用塑料布替代呢?原来早上的花还带着露水,用棉布接能起到吸水的作用,塑料布易生成水汽,影响桂花的新鲜程度。花农惜花爱树的情愫在这些细小环节上又见一斑。再看打花人的动作,一律地挺胸抬头,打花的过程也非常老到。虽然少了舞蹈中的夸张,却更富现实生活中劳作之美感。我朝大婶做了个让我试试的手势,大婶便笑着将竹竿递给了我。原本看上去灵巧轻松的事情,到了我手上却变得笨拙起来。明明想打左边那枝,却打到了右边,收竿的时候还费老劲了。没弄两下,脖子酸疼不说,被我打到地面上的花,远比打在被单上的多得多。我悻悻地向大婶交出了手中的竿,和朋友一起继续牵着被单接花。接花这活比打花要简单得多,虽然刚开始配合不好,步伐有些紊乱,甚至几个人撞了满怀,不过几分钟后也就适应了,我们只管仰着头看竿头指哪儿便整体挪向哪儿。偌大的桂花林里,有持竿打花的大人、有扯着被单接花的孩子、有挑着箩筐来回运送桂花的妇人、也有像我们一样刻意跑去赏花的游人。那么多人在林子里活动,竟然没有一个人大声说话。除了长竿敲打树枝发出的啪啪声外,还能清楚地听见桂花飘落时“沙沙”作响的声音。太阳出来了,露珠消失了,花农们要收工了,我们也可以肆意地叽叽喳喳了,儿童开始撒开腿疯跑,花农之间大声地相互问候,安静的桂花林瞬间热闹起来了。树下每床被单上的桂花都堆得满满的,花农的脸上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喜悦……打桂花的场景储存在记忆中近三十年了,每年秋天桂花盛开的时节,耳畔便萦绕着桂花落下的沙沙声。不知道现在的花农,是否还像从前那样子打桂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