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篇小说连载15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同源祥茶庄的“品茶室”里,雷梦瑶把茶庄的几位关键人物召集到一起。除了张鹤平、阮大柳,还有负责收茶制茶售茶各环节的几位管事,还有帐房先生和护院。他们在两张长条桌前坐下,每个人面前摆了两个茶杯。雷梦瑶坐在另一张单独的檀木椅上,与他们拉开丈把远距离。她一身素衣,头上包着一条深蓝色方巾,方巾的一角遮住半张脸,蓬松的刘海盖住了眉毛和眼角,看上去也不显得是有意的遮盖。她叫紫藤往每只杯子里注上茶水,声调平和地说:“各位请用茶,喝下后告诉我滋味如何。”有的说,两杯茶是一样的;有的说,两杯茶味道不同,但不同在哪里,我也说不明白;有的说一杯浓一些,一杯淡一些。只有张鹤平说得详细些,把两杯茶的外形、汤色、口感、香气都作了一番比较,最后说,这一杯是我们的瑶山茶,这一杯肯定不是瑶山茶,比瑶山茶好喝。雷梦瑶听张鹤平这一说,心中暗暗佩服他的品茶水平。品茶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雷梦瑶随父亲时,参加过一些品茶会,那些品茶师傅说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她不相信他们说的,一杯茶真有那么神妙?后来她自己揣摩,发现茶的确是一种神奇之物,你要是咕噜一口喝下去,无非是一口茶水,寡淡无味,你要是慢慢地品,细细地舔,让它在舌尖上浸润、洇散,用心揣摩、感觉、想象,它就有无穷的妙趣,滋味万千。令她高兴的是,张鹤平刚才头头是道,莫非他什么时候学过品茶?雷梦瑶说:“张管家说得对,这一杯是瑶山茶。这一杯呢,是松峰绿茶,是我从娘家羊楼洞带来的。瑶山茶在我们杨芳林是最好的茶,大伙都认可的,它的好我就不说了。大伙看这松峰绿茶,条索均匀,汤色碧绿清翠,澄澈明亮,叶芽泡在杯中,片片向上舒展,犹如春笋,吞时有滑感,很顺畅,不挂喉,滋味醇和,香气纯正。所以松峰绿茶卖得很俏,价钱也比瑶山茶高。我在想,茶好不好,跟它吸收的营养关系最大。松峰山那里的土肉深,土质肥,又松软,茶树的根伸得长,吸收的营养就多,那茶就滋味绵长,而且耐泡。比较起来,瑶山要是土壤更肥沃,茶质就会提升,就会卖出更好的价钱。所以我提议,春茶采完后,先对瑶山茶园施一遍塘泥肥,今年秋茶过后,普遍深翻一遍。我把各位叫拢来,是想告诉大伙,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瑶山茶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我们不能满足,要不断改良,不断提高茶质,才能常胜不败。同源祥茶庄这些年经风历雨,如履薄冰,承蒙各位帮衬,延续到今天,很不容易。大伙既然上了一条船,好命歹命连在一起,拜托各位多多操心,每个环节不能松懈,不能出差错。”雷梦瑶的话,大家听得蛮认真,不停地点头。他们在心里赞叹:这个年轻的女人真不简单,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滴水不漏。她不仅这么懂茶,这么懂茶生意,还这么入情入理,有礼有节,和善可亲,就连声音也是这么好听,脆生生的,甜滋滋的。在他们眼前,她仿佛是一尊慈眉善目的观音,有了她的保佑,茶庄一定会平安兴隆。张鹤平的目光倒是没有直直地盯着雷梦瑶,他时而眯缝着眼睛看,时而用手抚摸额头,从指缝里望,他发现雷梦瑶的脸瘦了许多,白净了许多,也许是斋饭吃的,也许是素衣衬的。这会儿他没时间多想,因为雷梦瑶叫他说话了。张鹤平说:“瑶山茶的改良就按雷娘说的做。倒是与羊楼洞雷老板的那笔生意不要忘了,雷娘早就答应了他的。”雷梦瑶说:“是的,我答应每年给我哥提供三千斤茶叶,送他那儿加工,这事儿也得兑现。虽说我们是兄妹,但也是同源祥与巨忠和两家茶庄的关系,不能不讲信用的。”张鹤平说:“这批茶倒是有,就是路途远了点。”雷梦瑶说:“崇阳每年不是有一部分茶卖给我们茶庄吗?我看不如派人去沙坪设站,让茶户把这部分茶送到沙坪,再从那儿直接运到羊楼洞。”“这倒是个好主意!”大家齐声咐和。突然,门外谁在高声喊叫:“雷娘!雷娘你在哪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