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湖北省
咸宁市
其他
文章详情
那山上开满思恋的野樱花
2022年01月20日
10
阅读
来源:咸宁日报
在海拔千米的崇阳铜钟大岭之上,独居着一位名为丁旺矦的老人。老人今年已是84岁高龄,原本可以随儿女在山下颐养天年,却几十年如一日地固守着“自己的山头”,痴痴守护着山上的野樱花林。他为何苦苦坚守,曾经有些怎样的故事发生?3月14日,记者慕名上山寻访,聆听老人爱山爱家的故事——几十年如一日,与樱花相守老人戏谑道:我曾经是抗美援朝的军人,也当过村支书,现在,是大岭龙泉山野樱花的守护神。“只要身体还能动弹,我每天都会提着柴刀巡山,四处看看。”丁旺矦说,自己对这片山的感情,除了年年绽放的三千多亩野樱花,恐怕没有人能懂。大岭村丁家本来有20多户,这几年,大家陆续搬到山下,如今,山巅之上就只剩下丁旺矦和他的几间破砖瓦房了。去年以来,考虑到老人一把年纪,他54岁的儿子丁铁辉不得不搁下在县城打工的活计,回家专程照顾父亲。附近村民说,这山上的中草药比较多,有黄梿、车前子、血藤、黄柏、太子参等10余种,该山与通山县、江西修水县比较近,邻县的药贩经常上来采挖。近20年来,丁旺矦一直坚持巡山,也是防止别人盗挖或者盗伐树木。老人认为,家乡的生态环境,自己有责任保护。但老人最爱的还是野樱花。起初,当地村民看到野樱花树不成材,随手砍掉了不少。“好在山上的野樱花大多已长成了大树。每到春天,白的、粉红的,特别好看!这要是保留下来,对后人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福荫’。”丁旺矦老人说,从那时开始他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几千亩野樱花林保护好!随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看野樱花,但许多人不自觉,喜欢折枝带走,丁旺矦看着心痛,便上前劝阻。而对于盗挖的人,他更是厉声喝止。要是遇上有人前来盗挖樱花树,老人便提着柴刀大声喝斥。别人给钱他也不要。有人想强来,他就提起柴刀摆出“动粗”的架势,吓得人家只好罢手。坚持植树造林,与大山相依在丁旺矦家里,至今收藏着红色的退伍证,那是1958年8月1日颁发的。1951年,16岁的他参军,在河南训练一段时间后便到朝鲜作战,不过,他是一名通讯兵,没有在战场上与敌人正面厮杀。战后,他回到祖国,成为一名重机枪手,后转为志愿军,于1958年复员回家。当时大岭村一组属于东堡公社,他回来当了一年生产队长后,又当了两年民兵连长、四年村主任,之后连任18年村支书。“我这辈子最大的功劳,是山上成片的杉树林和楠竹林,这是我一生的欣慰。”丁旺矦曾对子女说。有些年岁的村民还记得,在丁旺矦当村支书的那些年月,他除了带着村民想办法搞生产增收外,其余时间便是造林——当时东堡公社有11个村支部,1974年春天,公社书记下令要在两个月里造林200亩。接到任务后,丁旺矦带着60多名村民上山栽树,主要是杉树和楠竹。“我们带着干粮上山,饿了就啃干粮,啃完后接着栽,只用了20来天便完成了任务,这让全公社刮目相看。”在当支书这些年里,丁旺矦带着村民共造林约5000亩。“一直到70岁,我一个人大概栽种了约2000亩。”丁旺矦自豪地说,靠山吃山,楠竹成林了,他们将编完竹器的边角余料收集起来造纸;粮食丰收了,便酿酒;空余时间就养蜜蜂,“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二十多年来,丁旺矦总是每天早上5点起床巡山,早上8点多回来吃早饭,吃完又出去巡山。就这样苦苦守护着,直到大岭山野樱花成为崇阳一景。守护妻子坟墓,与思恋相望3月29日,记者从丁铁辉那里打探到丁旺矦的消息:老人刚刚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目前在崇阳康复医院接受保守治疗。丁铁辉介绍说,3月22日,当地政府在大岭山下举办了首届樱花节,父亲非常高兴,要求自己骑摩托车送其下山“看热闹”。看完了开幕式,老人找到一些好久不见的老朋友们聊天。当天下午回家后,老人仍然习惯地巡了一遍山林,并不断嘱咐游客赏花时千万别折枝。“没想到,当晚父亲开始感觉胸部不舒服,第二天再也支撑不住了,连铁定的巡山都放弃了。”丁铁辉意识到父亲肯定是病得不轻,只是没想到是肺癌晚期。但老人非常豁达,一直声称不愿意进一步治疗,他想早点回家看看樱花,趁还有点时间好好“守一守”。最后在众亲属的强烈要求下,老人勉强答应留在医院接受保守治疗。丁铁辉无奈地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在父亲的再三叮嘱下赶回了老家,“父命难违,我要替老人家完成最后的夙愿——巡山护花。”这几天虽然特别忙,但丁铁辉每天还是抽空四处转一圈,遇到有人折枝时他便及时制止,对到家里来就餐的游客,他第一句话就是“请大家爱花惜花,千万别损花”。“父亲为什么总是放心不下这片樱花林,其实,我是懂得的。”丁铁辉道出了一个秘密:在老父亲的破砖房正前方,有母亲沈冬英的墓葬。“十多年前,母亲因病去世,被父亲葬在家门口的野樱花林中。后来父亲每天巡山,都要到妈妈坟墓前看一看。父亲还搁下遗嘱:百年后,要与母亲葬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继续守花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