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转眼5年已过去,蓦然回首,我们发现,8县市全部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的恩施州,不仅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经济发展成绩单,更亮出了一份暖意融融的民生答卷。
5年来,全州社会保障覆盖面越来越宽。截至2015年底,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近99.5%,农村五保和城镇低保对象基本达到应保尽保。
5年来,全州民生支出总量逐年增长。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州民生支出136.6亿元,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5%。
5年来,全州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15年分别达22198元和7969元,比2011年分别净增7686元和3182元。
一
5年来,州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事业优先投入、优先发展。
12月20日,记者在恩施市红土乡平锦村委会碰到了前来办事的低保户黄柏新,“听说明年又要涨三百块钱,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同时,我也是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住上新房的日子不远了。”他不禁感叹。
5年来,我州低保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尤其是今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将低保兜底脱贫装进扶贫“大盘子”,与精准扶贫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
州民政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州实有农村低保对象113517户192997人,占全州328万农业人口的5.88%,比2015年末的161116人增加31881人,增长19.79%。同时,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2年年人均1320元提高到现行的年人均3200元。
5年来,我州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进一步统筹城乡医保、社保政策,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全州400万城乡居民撑起越织越密的保障网。
二
多少年来,土(家)苗儿女感叹山之险、路之艰。对气势雄浑的大山,怀着敬畏,怀着憧憬,也怀着叹息。
群众的期盼,就是政府的责任。构建起承东启西、接南纳北、内畅外联、安全便捷的中西部连接地带综合交通枢纽,是州委、州政府的历史担当。如果说2010年宜万铁路和2013年渝利铁路相继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州不通火车的历史,那么2014年7月1日宜万铁路全线开通动车,则使我州融入了全国高速铁路网,成为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武陵山区第一个通行动车的地区。
宜万、渝利铁路打通了恩施的东西大通道,在建的黔张常铁路、开工建设的郑万铁路以及争取纳入国家新一轮规划的安恩张衡铁路、昭黔恩铁路,将使我州的铁路网越织越密。
对于解决出行难的问题,州委、州政府舍得投入,大手笔、有魄力。
“十二五”期间,全州公路水路完成投资410.6亿元,已建成沪渝、宜巴、恩来、恩黔4条高速公路,除鹤峰县力争在2019年通高速外,其余7县市均已通高速公路。
截至2015年底,全州在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5905公里,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去年底,我州与全省同步实现了“村村通客车”。
制约恩施发展的交通瓶颈已经被打破,我州正从过去的闭塞之所变为通衢之地,从发展死角变成产业承接之地,为山所阻、为路所困、为运所难的时代渐渐成为历史。
路从脚下延伸,梦想在心中起航。
三
随着我州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提升幸福感、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在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中,不仅包含着改善物质条件的需求,也包含着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提高生活水平,也要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推进“六城”同创,是我州打造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山青水绿、天蓝地净美丽恩施的新实践。
“饭碗虽小,盛着民意;菜篮虽小,连着民心。”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菜市场历来为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环境优劣事关居民的生活品质。
曾经,住在恩施市人民路一带的市民不得不在拥挤嘈杂的人民路菜市场买菜,烂菜叶子、塑料袋随地可见,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现在的人民路菜市场,地面干干净净,各种蔬菜、水果、肉类摆放整齐有序。
“开在家门口的菜市场实现了由‘脏乱差’向‘洁净美’华丽转身,品种丰富还比超市的菜新鲜,现在买菜成了一种享受。”住在人民路附近的居民谭丽高兴地说。
作为全州“六城”同创重要内容之一,州城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已完成对圆梦庄菜市场、航大商城市场、人民路农贸市场等集贸市场的升级和管理。
治堵保畅、治噪保静、治污保洁、护山治水,随着“六城”同创的深入开展,恩施的居住环境越发令人向往。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民生工程,浸润着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