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国寅
沈宏臣
通讯员
张盛勇
7月22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办事处松树坪村虎民路道堰湾涵洞成功疏通后的现场,只见积水已经排空,六角亭卫生院医护人员、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道堰湾洪水退却区域进行消杀防疫。
7月12日,连续强降雨造成州城虎民路道堰湾段涵洞受堵,周边多户民房积水,400多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暴雨虽然无情,恩施上下却在灾难前展现出不怕困难、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10天来,在全州各方面力量团结努力下,道堰湾最终成功排水,目前正式进入善后处理阶段。
一
暴雨红色预警!暴雨红色预警!
7月以来,不少恩施市民的手机多次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作为暴雨预警信号中的最严重级别,强降雨已连续多日肆虐我们的家园。
7月12日,道堰湾灾情发生后,在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有关力量迅速前往现场,一场排险救灾的战斗随即打响!
灾情怎么样?群众的生活是否得到安置?如何排险救灾?这都让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十分牵挂。13日上午,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冒雨来到涵洞堵塞现场,实地察看险情、灾情及受灾群众安置情况,部署排险救灾相关工作,要求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尽快排除险情,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13日晚9时30分,刚从鹤峰县走马镇赶回州城的州委副书记、州长刘芳震,从恩施北高速路口径直来到排险救灾现场,察看险情、灾情和排险救灾情况。14日清晨又来到现场,要求按照王海涛现场指导部署要求,科学调度各方力量,加强现场安全管控,尽快消除险情。
随着州、市迅速启动预案,排险救灾“集结号”在州城吹响。广大党员干部,武警消防官兵、民兵应急分队及辖区办事处500多人投入到抢险一线,参与抢险救灾、转移受灾群众。
18日上午10时许,得知涵洞疏通,王海涛等州领导再次来到排险现场,看望慰问一线人员,部署后续相关工作。
二
“背、抱、扶、抬,不管用什么办法,先把群众‘抢’出来再说!”11日晚11点刚过,松树坪村道堰湾附近的洪水眼看着涌进房屋、淹没车子,村支书魏照平电话里焦急地给其他村干部下死命令。
在连夜通知群众转移之后,次日上午,村干部汪勇、方尔汉和恩施市消防官兵驾着皮划艇冒雨搜救被困群众。一趟、两趟……他们来回跑了30多趟,把群众送到各个临时安置点,一刻也不敢耽误。
“要不是你们,我们恐怕……”村民杨开海眼里含着泪水,嘴里满是感激。
12日晚,州、市水利部门带领业务骨干赶赴现场,经过反复论证、反复研究、反复会商,最终确定了排险方案。并立即从各县市水利部门抽调精兵强将,调集数台排水泵、排污泵,迅速开展排险工作。
“现场高于会场,要到现场来指挥参与,心里才有数、踏实!”州水利水产局局长邓升志每天都到现场来。顶着暴雨和烈日的双重考验,全州水利人24小时都坚守在排险现场。
为了尽快调试好排污泵,建始县防汛办业务骨干李海洋仅着内衣,多次站在挖掘机挖斗里下到污水中作业,如此“洋相”感动现场不少受灾群众。
除此之外,住建、城管、电力、供水等方面施工人员也在现场各司其职,大家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尽快疏通涵洞。
在施工方辛勤工作下,18日凌晨涵洞得以疏通,积水水位缓慢下降。然而19日随着州城再次迎来暴雨,现场再次感到压力。施工方采取多种措施,不仅让围堰大坝经受住了考验,同时加快了排水进程,最终排水完毕。
三
有一种奉献,让大家感动;有一种力量,叫人定胜天!
在整个排险救灾过程中,除了施工方之外,其余各方力量在烈日与暴雨的交替下,在现场拧成一股绳,奏响了齐心协力与灾情斗争的壮歌!
在排险现场奋战的武警消防官兵、民兵应急分队的战士们,风里来雨里去,装沙、扛沙袋,一趟又一趟地搬运沙袋。汗水里折射出他们的光辉,号子里喊出最强大的力量。只要哪里有需要,随着一声令下,他们就往哪里跑,坚决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据统计,他们现场仅转运沙土就达6万余袋。
“大家辛苦了,先喝点水,后面还有冰西瓜呢!”在抢险现场,恩施市义工协会、恩施州红十字协会心理救援队、民大医院卫生应急先锋队的志愿者们,或者为官兵们送去降暑物品,或者参与到装运沙袋的工作中,或者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在志愿者中,除了成年人,还出现了特别的3人:14岁的刘沈武和林启航,二人是恩施市小渡船中学806班的同班同学,而年龄最小的谭显骁只有12岁,今年刚小学毕业。他们的肩膀显得不再稚嫩,他们让志愿服务的精神在现场闪光。
恩施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陈艳霞告诉记者,前不久五峰山、连珠大桥部分路段因灾害和工程建设原因封闭。道堰湾灾情发生之后,为了救灾需要,交警部门又封闭了虎民路现场,导致车辆进出城主要路线大多受阻。为加强救灾现场交通秩序管理,同时缓解城内交通压力,他们全体干警几乎时刻奋战在一线。
随着洪水渐渐退去,7月21日,恩施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道堰湾排险救灾善后处置工作,对抢险现场点善后处置、淹没区善后处置、治本方案等问题作出了明确安排。相信共克时艰,定能重建家园;新的生活,就在不远的前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