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驶入“云上”高速路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宋海燕

通讯员

饶黎明

华学中

2700余人的“综治维稳网”、3000余万条基础信息、365天高效有序运转、95%以上的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如今,咸丰县针对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综治工作人少事多的形势,大胆探索,充分借用“大网络”、“大数据”、“大平台”、“大机制”,打通了不受时空阻隔的“云上”信息高速公路”。

2700余人“综治维稳网”

“要不是他们及时帮助,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12月22日,咸丰县忠堡镇板桥村三组村民刘桃生对当年儿子意外事故纠纷记忆犹新。

2014年7月,刘桃生的儿子刘远昌在重庆黔江建房工地务工时遭遇意外事故。得到消息后,刘桃生六神无主,跑到村委会求援。时任村主任罗晓庆当即在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将他的情况进行上报并请求法律援助。

1分钟不到,忠堡镇网管中心人员收到信息立即报告镇维稳中心。当天晚上,刘桃生在镇村干部、律师的陪同下赶到黔江处理相关事宜。

忠堡镇是咸丰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建设试点单位。镇综治维稳中心由2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坐镇,抽调综治、信访、司法、公安等部门9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并在7个村建立调解委员会、配备综治维稳主任和专干,落实75名维稳信息联络员。

“我们综治考核连续几年位居全县第一。”镇综治办主任秦洪波介绍,乡镇综治中心一个窗口统一受理矛盾纠纷,并实行全程督办、限时办结,95%以上的矛盾纠纷都在乡镇综治中心成功化解。

“忠堡经验”逐步推广。目前,该县已组建了1个县级综治中心、11个乡镇综治中心、270个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实现了县、乡镇、村(社区)两级中心、三级平台全覆盖,全县综治专干达47名,网格管理员超过2700人。

3000万条基础信息

“要不是网格员帮忙,我们还得专门从浙江赶回丁寨办证。”11月17日,在浙江温州务工的丁寨乡春沟村村民刘志伍通过电话告诉记者。

今年4月9日,刘志伍向村委会申请办理一孩生育服务证。通过网上平台,刘志伍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请表、夫妻双方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登记照、节育措施证明等资料传给了网格员钟春艳。钟春艳随即在咸丰大数据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综合平台上传。5天不到,刘志伍的生育证就办好了。

近年来,咸丰县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自主研发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软件,建立了涉及人口、房屋、地理、事件、物件、网络、组织、民生保障、平安法制建设等9大要素,涵盖人的生命周期所关联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内容的基础数据库。

“我们现在累计录入各类信息3000余万条,这些数据自动进行更新、核查比对、分类统计,已经多次在征兵、换届选举、社保登记、新农合发放、老龄人口统计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咸丰县网格管理中心主任向咸平介绍。

目前,全县11个乡镇、236个村、7个社区全部统一IP规划、统一互联网出口、统一接入宽带,县乡村三级综治信息平台全部在一个网上运行;31个单位进驻到县政务服务中心,250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在大厅办理,84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乡镇,55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到村(社区),实行一周办结、承诺时限办结、“一对一”代办,累计办理各类服务事项35676件,便民事务一网“打”尽。

“小”网格促进经济大发展

“真没想到,我申请的5万元金融扶贫贷款一个星期就到账了。”丁寨沙子坝村贫困户任建军告诉记者。

任建军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一直想建生猪养殖圈舍,但建设资金让他犯了愁。在沙子坝村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网格员刘国民的帮助下,任建军通过网络平台向县农商行顺利申请到贴息贷款5万元。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任建军只是咸丰县12个重点贫困村金融精准扶贫受益人之一。目前,全县263个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光纤,金融服务延伸到村民家门口,累计通过网格化系统共实现小额取现、转账,代缴电费、水费,话费充值等业务10809笔2282万元,办理贷款624笔3640万元。

同时,针对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自身服务力量不足等问题,咸丰充分发挥网格员熟悉农户基本情况的优势,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

按照“农商行+扶贫办+网格员”的模式,完成贫困户评级授信,逐步扩大小额贷款覆盖面,县财政投入2000万元,采取“政银保”模式开展“金融扶贫贷”业务,累计发放贷款624笔3640万元。以“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为突破口,将贫困村纳入网格化服务范围,投入1000万元,推出“邮储精准扶贫贷”产品,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累计发放贷款15家2873万元,并为全县45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4.7亿元。金融服务“小”网格,推动了县域经济大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