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党旗下的集结号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李永红

7月18日以来,鹤峰县因连续强降雨面临严峻险情,防汛形势逼人。关键时刻,全县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主心骨”“指挥部”作用,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奔赴抗洪救灾一线,时刻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行动践行着“两学一做”,真正做到“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干部就是一根标杆、一名普通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抗灾现场党旗飘

灾情发生后,县委书记王小平迅速来到县城亲水走廊、燕子镇防灾一线和防汛指挥部,研判汛情雨情灾情,指挥全县防汛抗灾救灾工作;县长胡平江赶往燕子、下坪、邬阳等乡镇指导抗灾救灾;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向金洲、县政协主席张真炎连续几天奋战在防汛救灾前线;全县所有县“四大家”领导、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乡村干部第一时间赶赴各地抗灾救灾。

7月19日上午8时,下坪乡值班室突然接到报告:“东洲河水暴涨,超过警戒水位,多处发生河堤溃口,正在漫水!”镇党委书记陈卫锋立即带领抗洪抢险党员先锋队赶到现场,迅速组织人员通知沿河居民转移。

“东洲村风雨桥附近一房屋快要垮了,你们赶紧来!”15时许,陈卫锋再次接到险情报告。东洲村风雨桥附近一村民住房基脚被水冲垮,房屋随时有垮塌的危险,而且暴雨越来越大,抗洪抢险党员先锋队及周围群众火速展开救援,用数十个沙袋堵住被冲垮的缺口,保证了房屋的安全。

风雨中,党旗迎风飘扬。全县400多个党员突击队、党员抢险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奋战在各个险要地段,用血肉之躯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抗洪抢险攻坚战。

中营镇52名党员干部在抢险一线紧急成立抗洪抢险应急队,镇党委书记杨凯担任队长,组建了8个党员突击队。分赴全镇受灾最严重的8个行政村,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慰问受灾群众,积极做好受灾群众日常生活保障。

太平镇芦坪村有一支抗洪抢险队,以战斗力强而受到全村党员群众的频频点赞。这支队伍的队长,是一名巾帼英雄,名叫张必珍。7月19日,芦坪村遭受暴雨侵袭,几个地质灾害点有滑坡危险,张必珍带领23名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挨家挨户转移安置群众。在她的带领下,哪里有险情,突击队就冲到哪里,哪里有需要,突击队就赶往哪里,用行动兑现了一名“合格党员”的承诺。

一名党员一面旗,洪水肆虐的鹤峰大地上,处处飘扬着“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旗帜,一枚枚闪亮的党徽在抗洪现场熠熠生辉。

铁骨丹心“老黄牛”

在防汛一线,有这样一股力量,他们有着数十年的党龄,干部群众称之为“老黄牛”。他们忘却了老去的身骨,忘却了斑白的发鬓,在他们曾经的“战场”再次火力全开。

7月20日,下坪乡胜利村三组一公路涵洞被堵,大水全部冲上公路,危及周边房屋,影响行人、车辆通行,周围的群众面对大量石块和湍急的水流不知所措。

“莫慌,我来!”只见六旬老党员刘子林转身返回家中,很快找来撮箕、薅锄,尝试清除石块。然而,因涵洞不通,大水会卷着清理时松动的石块涌向公路,造成公路堵塞,危及下方房屋。

“必须先搞通涵洞。”此涵洞低矮狭小,连薅锄都使不上力。只见刘子林毫不迟疑,脱去上衣,跳入水中徒手去掏堵塞涵洞的泥石。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涵洞被疏通。

在防汛一线,和刘子林一样的“老黄牛”不在少数。

“危急关头,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不管。”上村村老党员刘宜川正拿着锄头挖土石方。

刘宜川今年已经70岁。从6月中旬以来,多轮强降雨致使上村村不断发生公路边坡垮方、农作物受损、电力中断等灾情。只要天气有变化,他便出门巡查。7月18日,上村村再次遭遇暴雨,造成四组一处公路垮方。刘宜川不顾因近一个月来的连续作战而疲累的身体,依然第一时间冲锋在救灾一线。

众志成城降洪魔

在防汛一线,不同行业、不同战线的党员干群拧成一股绳,真正做到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县公路局路政大队队长戴鹤敏连续奋战数个昼夜,巡查南鹤线、巴鹤线、鸦来线等主要道路,密切巡视道路上发生的灾害险情,带领抢险应急分队值守地质灾害易发点,指挥交通中段处的抢通工作。

虽然经常从家门口路过,戴鹤敏却没有多少时间回家。妻子来电话让他回家吃顿饭、看看孩子,他也无暇顾及。他说:“危难关头,就应该舍小我、顾大家。”队员们把对家人安全的担忧与挂念深埋在心底,忍着伤痛和疲劳,连日奋战在抢险保畅一线,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广大群众的出行安全和通行需求。

7月19日上午,邬阳乡村镇服务中心主任刘周舍在巡查时,发现邬阳集镇二街的涵管堵塞,水流量已经大到可以冲走10多岁的小孩。容不得多想,刘周舍立即跳入齐腰深的洪水中,拼命地进行清淤排洪。看到刘周舍如此不顾个人生命安全冲锋在前,周边的4个村民也自发加入到抢险队伍中。

防汛前线,任务险重。防汛后方,也有默默付出的身影。

7月19日23时30分,在溇水河边,县城管局执法大队大队长田立军对正在巡查的同志们嘱咐道:“夜间巡查一定要注意安全,发现险情及时报告。”

鸡公洞大桥附近的环卫工人王国荣,在本轮大雨中连续坚守岗位3天。他见窨井口杂物、淤泥较多,顾不上用工具,俯身用双手清掏……

把身份亮出来,把承诺做出来,在这场无声的“考验”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积极“亮剑”,风雨中展现的是一幅幅战洪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