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绿色生态旅游公路全长983公里,2012年12月,建始县红岩寺至景阳段绿色旅游公路开工,2016年11月基本建成。
绿色生态旅游公路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缩短了旅客路途时间;促进了旅游及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如今,绿色旅游公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安全舒适、生态环保”的建设理念已广泛运用于我州其他国省道、农村旅游资源路项目建设中,我州绿色生态旅游公路的经验和做法也已在全省、全国推广。
产业因路而兴、群众因路而富、城乡因路而美。这是一条风景观光路、生态环保路,也是一条精准扶贫路、产业发展路……
记者
谭琼辉
一
有人说,她像一串长长的珠链,串连起恩施沿线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一路走来,青山、碧水、绿树、鲜花、蓝天……在眼前徐徐展开,大道蜿蜒其中,如一幅灵秀大气的卷轴,沿途点缀着美丽的农家小屋、笔直挺拔的水杉、沿河而建的观景台等景观。
她,就是恩施市七里坪至浑水河段,长约37公里的旅游公路,宛如一条旖旎的玉带,镶嵌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如诗如画,大气磅礴。
我已记不清曾多少次从这条路上经过,每一次都直奔目的地,却很少关注沿途的风景,要不是有交通部门专业向导陪同讲解,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驻足停留,更别提会去品味路上的每一个细节。
作为从恩施州城通往浑水河码头的必经之路,加上来回红土、新塘和鹤峰方向的车辆,路上车辆不少。记得多年前第一次去红土采访,因为山道弯弯,路面狭窄、颠簸,本来不晕车的我,不得不中途几次下车休息。
可是多年后的今天,弯道半径变大,视线开阔,晕车的感觉已然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是看不尽的风景。
车辆徜徉在黑色沥青路上,很快到达三岔乡阳天坪村。道路两侧的沟坎整齐划一,沿线栽种有胸径约15厘米的银杏、10厘米的桂花、6厘米的樱花,还有三角梅、红叶杨等树种,每到花开的季节,对于司乘人员来说,沿途赏景都是一种享受。
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司机感慨道,以前每逢下雨,山上的泥土被水冲到公路上,经常堵车,而且发生过爆胎事故。现在好了,路边有了堡坎,泥土不会被冲到路面,安全系数大大提高,途中节省不少时间。
路上弯道多,但视线极开阔,再不用担心看不见前方来的车辆而发生交通事故。回头线都变成了绿化带,种上了间隔适宜的林木,林木中间植有花草,花草中间又空出了一条小径,小径全都用石块铺就,方便路人穿行。
最美的景色一直在路上。花开的季节,路边全是五颜六色怒放的花儿,花香扑鼻,在花海里开车的感觉,就像脚下的旅游公路,宽阔、平坦。
时入初冬,恩施市三岔乡燕子坝段的路面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公路两旁整齐的水杉树像列队的士兵,迎送匆匆的车辆。这样的景致,也只能在此地才能遇见,几乎所有从此经过的游客,都忍不住要下车拍照留影。来到燕子坝,不禁让人想起苏轼《赠刘景文》中的一句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是的,此去经年又何时?如此美景,一辈子邂逅一次足矣。
要不是因为阴天,浑水河应该是更美的。不过今儿也不错,至少水都是绿色的。站在半山腰的旅游公路上俯视浑水河,看着长河远去,那种若隐若现的感觉,也很惬意。
游客从恩施前往清江画廊,都要经过这里,在中途停车,遥望浑水河也成为了旅行的一部分。游船在河上荡漾,跨河大桥如长虹飞架两岸,群山拔地而起直冲天际……谁说从我们脚下延伸出来的,仅仅只是一条路?
二
相对于前往浑水河的旅游公路,从利川城区前往腾龙洞的道路又是另外一种风景。
因为工作的关系,几乎每年都会去腾龙洞,然而从未停车观看过沿途风景,往往心之神往的地方都是终点。因而,一直以来都错过了风景。有时候走得太累,停下来歇歇,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于这条通往腾龙洞景区的公路,这次终于有了深刻的印象。
重新修整后的路面更为宽阔,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沥青铺就的旅游公路车行道,另一部分是彩色沥青铺就的绿道,专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中间有栅栏分开,既美观,又安全。
据介绍,旅游公路起于清江2号桥,经小山包、五匹山、七要口至腾龙洞景区,后经大茅坡至响水洞,与腾龙洞旅游环形公路相接,路线全长7.333公里;绿道路线起于清江1号桥,经小山包、五匹山,在七要口处沿清江边展线,后贴近旅游公路至腾龙洞景区,路线全长4.765公里。路基整体宽度10米,其中旅游公路宽6.5米,绿道宽3.5米。
走在绿道上,脚下软绵绵的,偶尔有骑着自行车的行者擦身而过,向我们微笑致意。放眼望去,路边的河水碧蓝碧蓝的,河边的水杉立于腾龙洞前,遮挡了半个洞口。对于初来乍到的游客,会否产生一种想要前去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绿道沿河而建,河岸边的风景尽收眼底,这对于广大骑行爱好者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为方便行人驻足休息和观景,每隔一定距离建有颇具民族特色的观景台和凉亭,骑行累了,歇息片刻,看看风景。遇到雨天,还可进亭子避雨。如此贴心、惬意的服务,除了此地,别无他处了。
利川还有另外一处出名的景区,叫佛宝山。多年前,去佛宝山的路极差,而且途中需花费不少时间,所以虽然佛宝山风景不错,之后再也无心前往。
在向导的指引下,这次去佛宝山选了条近路,从腾龙洞出来后,直接上高速,在汪营下高速,再往前走几分钟便到了去佛宝山的公路。虽然早得知此路近了不少,原本以为路上怎么也得花上大半个小时,没想到短短20分钟,思想还在开小差,道路两边就突然闪出绿盈盈的湖泊,蓝天和青山倒影在水中,成就了一副多姿多彩的画面。
拐过一道弯,便已到目的地。
我怅然若失,还没来得及仔细品味沿途的风景呢。回去时,心情大不一样,走走停停、边走边看,这才发现路边安装了不少特色标志标牌,哪里有观景台,哪里有弯道,一目了然。对于驾驶人员来说,这样的细节和惊喜无处不在,也让他们省心不少。
靠近道路左手边,有一面石头砌成的墙壁,墙壁上有个大红的“佛”字,下面还有石雕的佛像。这处风景已经成为路边的特色小品。虽然小,人气却不低,大凡到此的游客都会驻足观赏。
下山途中,我们走上观景台,居高临下,弯弯曲曲的公路在山腰间蜿蜒盘旋,远处的良田、房屋,在山水间交错融合,那种入眼处处皆是风景的感觉,荡气回肠,快哉快哉!
三
2012年,全省首条绿色生态旅游公路——建始县红景(红岩寺至景阳)公路正式开工。
2014年10月29日,红景公路全线贯通,全长47.4公里、总投资2.04亿元,由省交通运输厅与恩施州合建,是湖北武陵山区绿色旅游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次经过红景公路,对这条旅游公路印象深刻。
建设过程中,本着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对沿线的历史遗址、民族文化等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并将这些元素与沿线的景观及标示标牌相结合,尽可能地保护沿线的植被和生态环境。
这条生态旅游公路的全线贯通,将“建始直立人”遗址、石门古风、黄鹤桥、野三河等16处风景名胜串联起来。虽然沿途弯道不少,但沥青铺就的路面非常舒服,尤其是在阳光灿烂的午后,开车穿行在群山之间,更是一种享受。累了,路边有停车带可以休息,顺便欣赏风景。
据介绍,为了方便群众和过往游客,道路沿线还设有六处候车厅和一处小型服务区。
在经过景阳关隧道时,向导介绍,隧道使用光伏发电照明,红景公路也因此成为全省首条利用太阳能并网集成技术实现隧道照明的公路。
今年11月,全长983公里的全州绿色生态旅游公路基本建成,犹如一条玉带,在恩施州的群山间蜿蜒飞舞。
我州绿色生态旅游公路由“一主六支”组成:支线一连接巴东神农溪景区,支线二连接建始野三河和景阳河清江画廊景区,支线三连接恩施梭布垭石林景区,支线四连接浑水河清江画廊景区,支线五连接利川腾龙洞和佛宝山景区,支线六连接咸丰坪坝营景区。
这些年来,全州的旅游公路,林林总总,已走过不少。
多数时候,都只是以游客的眼光,走马观花,去审视路上的一切,身边的一切。这次的体验大为不同,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旅游公路的设计,以细节见长,深味其中,身在其境,身心酣畅。
千公里旅游公路,连接起了恩施最美的风景,也将恩施的风景带出了大山,吸引世界的目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