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瑞勇
郑家朗
田新民
“党建是龙头和风向标,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了企业的战略高度和成长空间。”近日,巴东县农兴职校负责人如是说。
近年来,巴东县农兴职校高举党建旗帜,建强政治功能、骨干队伍、标杆意识、廉洁堡垒和服务功能,形成了“五个建强”党建工作法,健全了企业健康体格,打造出“红色品牌”,有效提振了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建强政治功能
党组织成为主心骨
一个人,有健全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身体才会健康。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有健全的政治机构和功能,党组织成为企业的主心骨,便活了脉络、通了筋骨。
在“创办一流职校,打造红色品牌”这个指挥棒下,县农兴职校从思想、组织、制度、廉洁、阵地五个方面入手,按照“政治功能强,发挥作用优;服务发展强,生产经营优;骨干队伍强,工作业绩优;投入保障强,党建氛围优”5个标准,开展“筑坚强堡垒,树先锋旗帜”系列活动,让能人浮上来、庸人沉下去,让榜样和先进“说话”。
争先进、创先进、做先进,从落后到先进仅一步之遥。党组织作为企业主心骨,解后顾之忧,排心头万难,让职工吃下“定心丸”。该校曾为两名身患癌症的教练捐助资金7万余元,在传统节日组织员工开座谈会、茶话会,组织教职工外出参观学习,关心慰问困难员工……一种“家文化”正逐渐形成,“温馨家园”已取代职工心目中的“企业”概念。
建强骨干队伍
凸显政治引领功能
“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能打败一只羊带领的狮子。”一个团队要想优秀,必须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若把党组织比作“领头雁”,党员就是这雁群中的“尾翼”,它制衡了雁群行进的速度和高度。
该校党支部现有6名正式党员,都是企业骨干,覆盖了教学、行政和后勤各个领域。党支部立足学校实际,把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和提升教学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有机结合,使党组织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目前,“文明诚信,优质服务,打造精品,争创一流”已在该校成为一股潮流,凝聚了“红色力量”,塑造了“红色品牌”,也引爆和释放了“红色效应”。学校先后被授予“省十佳文明示范驾校”“2015—2016年全国行业自律先进驾校”等殊荣。今年1至10月,已培训汽驾学员7599人,收入2444.8万元,创税700万元,就业155人,带动学校周边居民就业200余人。
建强标杆意识
凸显党员模范效应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县农兴职校,党员干部职工就是一个“能量包”和“加油站”。
让党员树标杆,弘扬榜样力量。该校借助“支部主题党日”“两学一做”等主题教育载体,让党员在教学中服务、在管理中示范,引领学校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党支部依托“筑坚强堡垒,树先锋旗帜,促企业健康发展”活动,广泛开展“我为党旗增辉,我为农兴添彩”“党员亮身份,员工树形象”系列活动,在各自岗位上亮身份、明目标、定措施、做榜样,让模范效应凸显出来。
“别人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到。”学校党支部设立了6个责任区、两个党员示范岗、4台党员示范教练车、5台模范教练示范车。在榜样和模范效应引领下,争做“先锋教练”“优秀党员”“优秀教练”等,已成为一种共同追求。同时,不少职工不仅行动,而且“心动”,递交入党申请书,向党员模范和先进标杆靠拢看齐。
建强廉洁堡垒
构筑抵御腐败铁壁
心正则行正,行正则心安,心安方能成事。为在思想上锁好“闸门”、管好“关口”,该校紧扣“政治建校、质量强校、安全兴校、廉洁治校”警言,把“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作为创业准线,构筑一面抵御腐败变质的铜墙铁壁。
除了教育和引导教职员工讲规矩、守纪律外,学校还精编了农兴职校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抽学员一支烟、不喝学员一口酒……从细节和源头入手,杜绝和打击“吃、拿、卡、要”行为,教练授得“干净”、学员学得也“干净”。
守护学校一片“净土”,让“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生根发芽。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以严厉的军纪、军规、军风来严肃校风、教风和学风,管理严格、纪律严明和风清气正的廉洁壁垒已经形成。
建强服务功能
扶贫济困凸显担当
利润,是企业的一个目标,但不是终极目标,它还有一个高大上的目标,就是凸显社会担当和社会价值。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比一只雄鹰的“双翼”,二者缺一不可。该校在追求盈利的同时,积极开展“回报社会、服务农村”“济贫助学”“扶贫济困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把社会服务和捐款献物、助学圆梦、免费传技等牢牢捆绑,彰显学校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为遭受旱灾的信陵镇金竹园村无偿送水1000多吨、为沿渡河镇关田村困难学生刘丽靖资助学费6000元、给水布垭镇安厂村无臂青年陈兹方捐助价值1000元棉被、为困难学员减免学费7800元……一个个感人故事、一串串爱心数字,在服务社会这个主旋律下,该校谱写了一曲与社会弱势群体共患共进之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