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午,利川滨江路上,人们三三两两边走边谈,欣赏着雨后的蓝天碧水。“利川这一年来的变化太大了,城市环境变得更加洁净,空气更加清新,清江两边钓鱼的人多起来,从未见过的水鸟、白鹭也来到了江面,就是中午,我们也想在外面走走路,散散心。在这样的城市生活真的感觉很幸福。”“老利川”陈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
欣赏着利川美景的除了利川市民,更有来自重庆、武汉等外地的游人,仅夏天到利川避暑度假的游人即达15万人左右。熟悉利川的人都知道,这满满的幸福感,正是来自于去年7月以来开展的“六城”同创。
一
2015年7月,一个微友在朋友圈里以《这个“客厅”有点“打脸”》为题曝光了利川城区脏乱现象。刚刚上任不久的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沙玉山实地调查后,决定展开一场“洁畅安宁”百日整治行动,跟着,这场行动迅速展开,随后利川的城市环境和秩序悄然改变。
2015年7月,随着全州“六城”同创大幕拉开,利川“六城”同创指挥部迅速成立,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沙玉山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涛任第一副指挥长,市委常委、副市长陈鹏任常务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市“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组、督查一组、督查二组,分别从市城管局、市林业局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专班。
为了提升精细化建设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水平,“六城”同创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迅速出台,并建立了周任务清单制度,每周一下发任务清单,周五验收,在下周一例会通报完成情况。市“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还与中国利川网、利川市电视台合作,建立曝光台,实行每周一曝光、周二整改、周五销号制度。
《利川市“六城”同创工作2016年1月至6月重点项目任务清单》的出炉,成为今年上半年全市“六城”同创的重要支撑。利川市将“六城”同创工作经费纳入财政统筹,全力保障完善城市功能、整修市政设施经费,强力推进“六城”同创各方面工作,确保各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如期完工。
该市“六城”同创指挥部实行督查制,市“四大家”领导定期或不定期现场督办。指挥部办公室实行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确保任务清单的落实;坚持媒体曝光,坚持问题导向和严管重罚相结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按照日会商、周例会、月调度通报制度的要求,适时推进专题督查。
利川市把“六城”同创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建立科学公平、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按照季度检查、半年考核、一年交账的要求,对此项工作进行督查,督查和考核的结果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以及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未完成既定目标的领导干部和市直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按照该市“六城”同创指挥部的安排,市城管局拟定了广告规范管理办法,严管示范街;市住建局拟定了建筑围栏规范管理标准;市规划局拟定了规划管理前置审批标准;市“六城”同创办拟定了“牛皮癣”治理方案,印发了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文明礼仪进校园方案,手机随手拍大赛方案,日行一善志愿服务方案,灯笼对联大赛方案;成功完成了禁鞭工作任务;同时,相关部门正在拟定停车场、菜市场规范管理办法以及文明单位和文明社区助推“六城”同创考评办法。这一系列措施,强化建章立制,为实现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该市展开了“三违”整治、环境洁净、交通畅通、绿化亮化、噪音治理、空气净化、河道美化、全民素质提升、乡村洁畅、城市重点建设攻坚、苏马荡建管等工程,全面系统推进创建工作。
“四化”成为创建的保障。该市倡导人性化服务,投资3亿元建设大型农贸市场1家、新增停车场27处、新建3万多平方米二手车交易市场1家;通过实施法治化的管理,刹停了数十年无法遏制的“三违”,自2015年8月以来,拆除“三违”建筑物182栋3.1万平方米,并实现了近一年来无新增“三违”的目标;通过精细化管理,消除了城区九种乱象,实现了城市洁畅美;通过系统化推进,健全了链条式责任机制、曝光整改机制、全民参与机制,出台了《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办法》,为城市管理探索出了一套长效机制。
从“六城”同创开展以来,全市绿化“四好”农村公路1041.7公里、省道42公里、国道39.4公里;乡村小道、村庄、集镇实现绿化全覆盖,完成道路绿化5255.8亩、村庄绿化37293.6亩,集镇绿化1275亩,15个村申报了绿色示范乡村。依托“绿满荆楚”行动和新一轮退耕还林,新增森林面积13.3万亩,提高了森林覆盖率1.9个百分点,现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450万亩,森林面积347万亩,森林覆盖率60%以上。
扮靓了城区六桥,完成了滨江公园绿化、亮化改造升级,夜景动人;建设高速下线绿化带,风景如画。全面维修城区公厕,改造大北门一中旁旱厕,滨江路新改建公厕3座,南环大道拟建公厕4座,缓解市民如厕难。以“一江、两场两公、三轴、四点四门”为核心的25项任务清单,正在加速建设。
为进一步净化空气质量,该市对成品油加油站进行了全面检查,淘汰22家燃煤锅炉。全市加大对燃放烟花爆竹的管理力度,市公安局各警种将禁鞭工作常态化,先后出动警力2000余人次,开展城区禁鞭巡查工作。安监局对城区禁鞭区内需要搬迁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进行了走访调查,共44户,通过大量做工作,已有40户在禁鞭区外重新选址,搬迁到凉雾乡16户,其余的分布到了南坪、柏杨、建南、文斗等各个乡镇。
“畅通工程”实施以来,利川制定了《利川市城区道路“畅通工程”实施方案》和《“畅通工程”任务推进图》。按照“洁畅安宁”及“六城”同创工作要求,对城区主次干道开展巡逻管控,共录入非现场处理交通违法数据34815起,处理16108
起(其中现场处罚8531起)。共检查各类车辆
43213余台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4383余起,暂扣各类机动车437台次,拖移违停机动车213台次,拖移长期占道“僵尸车”80余台,收缴摩托车非法加装遮阳伞具500余把,处罚各类交通违法人员52187人次,行政拘留167人,记12分266人,查处酒后驾驶90人,醉驾35人。收缴非法装置143件,没收假牌、假证7本、无效机动车号牌13副。
自2015年7月以来,共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改造城区交通设施,新增隔离护栏4500余米,施划标线20000余平方米,新增交通宣传广告牌400余块,更新、新增交通标志标牌300余块,改造、新增红绿灯设施16处,新增违停、逆向抓拍系统57处,安装交通安全宣传大屏3块、LED显示屏16块,改良、渠化交通路口7处,改造老城区欧泰、体育馆港湾式公交站台2处,在火车站前新增人行横道灯1处,对清江大道4个红绿灯路口采取左转弯车道右移的措施,打通了中兴街、大众广场2处微循环,有效改善了城区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了城区道路通行能力。每月组织近800名驾校学员、违法记分培训人员、青年志愿者上路,在斑马线、人行道附近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工作,建成6个社会化停车场,可提供停车泊位3000个。
三
近一年来,通过“六城”同创素质提升工程,利川市民的素养已得到巨大提升。
该市用宣传大美利川人、设置好人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六城”同创宣传工作,相关部门在道路节点、城市闲置区等处合理布置“六城”同创宣传标语;督促设置有LED显示屏的商业网点、出租车及市直各单位,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川精神、“六城”同创工作的宣传。
全市123个单位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包保路段专题开展“洁畅安宁”志愿劝导活动,市委宣传部倡导的“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队,不定时不定点活跃在城市和乡村,团市委组建的“讲文明、践礼仪,小手拉大手”中学生志愿服务队,在校园温馨劝导,交警倡导的“文明交通、你我同行”志愿服务队,每月组织近800名驾校学员、违法记分培训人员、青年志愿者上路,在斑马线、人行道附近开展文明出行、文明驾车劝导,各社区的“志愿服务进小区”,在各小区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劝导活动,城区22支老年劝导队也每天活跃在大街小巷……
在文明劝导的同时,监督整改同步跟上。“周一曝光、周二整改、周五见成效”机制,从2015年7月实施以来,共曝光10次,次次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同时,对市民的宣传教育浸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铺天盖地”;“热爱利川、发展利川、维护利川”主题教育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大讨论等活动深入人心;“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通过网络、电视、LED屏等方式,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在滨江路和各个公交站台设置好人牌;开展“六城”同创手机随手拍大赛;举行“日行一善”志愿服务活动;印发《市民手册》、宣传大美利川人,传递正能量……
把环卫工的心声、交警或协警的酸甜苦辣、的哥(的姐、公交司机)的作为,或退休老干部的乐心事等,在各种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市委宣传部从“百姓宣讲团”中组织优秀成员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行宣讲。深化“三个利川”主题教育活动,紧扣“热爱利川、发展利川、维护利川”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印发《大美利川人》宣讲教材3000册,深入开展市情、乡情、村情教育,开展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广泛挖掘、宣传、学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开展“学模范、增光辉、树形象”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赛、大讨论、“道德讲堂”等活动,充分调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利川、发展利川、维护利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城”同创,“创”出了市民素质的大提升,文明观念入脑入心,文明行为蔚然成风。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成了被议论的对象,坐公汽不让座成了被指责的对象;行人在街上吐痰用纸包着;户外徒步队变成了环保队,他们自带火钳、垃圾袋、手套等,走到哪儿垃圾捡到哪儿,环保资料就发到哪儿。
本版照片均由利川市“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