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凉城蝶变舞蹁跹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吴华志

2015年,“六城”同创的战役在全州打响。2016年的夏天,回眸“六城”同创中的利川,这座小城正变成一个名符其实的“中国凉城”。

客厅气质大逆变

六月的利川,龙船大道没了往昔的脏乱拥堵,街道干净整洁,鲜花绿树点缀在大道两旁,垃圾桶整齐地摆放在商户门前……

龙船大道连接着中心天桥与南环大道,是城区前往火车站的重要通道,商品批发市场、政府及重要部门、农贸市场、几家大型超市等均位于这条线上。

城市就像是家的客厅,客厅是一个容易被折腾得乱七糟八的场所。2015年7月前,龙船大道乱象横生:商家占道经营、行人乱穿马路、喇叭吵嚷不休,广告牌、牛皮癣、垃圾堆随处可见……

2015年8月,利川以“六城”同创为契机深入治理,龙船大道西边一栋11层的“三违”建筑被依法爆破拆除;车辆停进了新修的停车场;公路黑色化、栏杆白色化……

今年3月,龙船大道被确定为严管街。室外空调机统一位置,遮阳棚统一样式;拆除不规范广告牌,门头招牌一致;绿化树均匀、亮化灯有立体感;各种管线入地……

该市在“六城”同创中,展开了“三违”整治、环境洁净、交通畅通、绿化亮化、噪音治理、空气净化、河道美化等工程。今年初,利川再次确定105个项目,总投资达3亿元,以此打造三轴、厚植一江、建停车场菜市场及公园公厕、擦亮四点、装点四门、扮靓六桥、规范城市管理、提升市民素质。

该市投资3亿元建设大型农贸市场1家、新增停车场27处、新建3万多平方米二手车交易市场1家;自2015年8月以来拆除“三违”建筑物182栋3.1万平方米,近一年来无新增“三违”;消除城区九种乱象,实现了城市洁畅美;出台《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办法》,为城市管理探索出了一套长效机制。

后院形象大革新

6月5日,中国山地马拉松利川站赛事在东城白鹊山村举行。白鹊山系全市十一个重点民宿村之一,利川按照“六城”同创标准,开展乡村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

乡村是家的后院,利川约有80万人生活在“后院”里,利川全力推进“六城”同创“乡村版”,让百姓和游客共享“六城”同创成果。

该市成立乡村洁畅工程专班,制定了《乡村洁畅工程专班综合整治方案》,对12个乡镇按照“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百日综合整洁行动实施常态化管理、宣传情况、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制”等七个方面进行评分排名。

“六城”同创开展以来,全市绿化“四好”农村公路1041.7公里、省道42公里、国道39.4公里;乡村小道、村庄、集镇实现绿化全覆盖,完成道路绿化5255.8亩、村庄绿化37293.6亩,集镇绿化1275亩,15个村申报了绿色示范乡村。

市民素养大提升

5月22日,利川市传媒剧院,3000余名学生、家长和教师在此参加“‘六城’同创、从娃娃抓起”文艺汇演。“演出秩序井然,人员车辆有序出入,结束后场地里没有一片垃圾,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工作人员感叹。

全民参与,干部要带头。每周五的“‘六城’同创日”,34名市级领导、123个市直部门干部职工走上街头开展“五个一”活动:实施一次不良习惯劝导、清除一张牛皮癣、宣传一次文明知识、完成一次大扫除、进行一次商户谈心!

另一场文明劝导则成为全面深入的“持久战”。123个单位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包保路段专题开展“洁畅安宁”志愿劝导活动;宣传部倡导的“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队不定时不定点活跃在城市和乡村;团市委组建的“讲文明、践礼仪,小手拉大手”中学生志愿服务队在校园温馨劝导;交警倡导的“文明交通、你我同行”志愿服务队,每月组织近800名驾校学员、违法记分培训人员、青年志愿者上路在斑马线、人行道附近开展文明出行、文明驾车宣传;各社区“志愿服务进小区”在各小区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劝导活动;城区22支老年劝导队也每天活跃在大街小巷……

另一方面,对市民的宣传教育浸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铺天盖地”;“热爱利川、发展利川、维护利川”主题教育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大讨论等活动深入人心;“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通过网络、电视、LED屏等方式呈现在市民眼中;在滨江路和各个公交站台设置好人牌;开展“六城”同创手机随手拍大赛;举行“日行一善”志愿服务活动;印发《市民手册》、宣传大美利川人传递正能量……

编者按:“六城”同创开展一年来,全州各地涌现出诸多特色、亮点和典型。本报于今起开辟《建设宜游宜居宜业美丽恩施——“六城”同创看变化》栏目,集中展示“六城”同创给各地带来的变化和成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